10月11日,中通快遞發布了漲價告客戶書--“關于旺季高峰應對預案的告客戶書”,稱為了確保旺季期間快遞服務安全、平穩,保持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應對旺季場地、運輸、用工等費用的上漲,中通快遞將從2019年11月11日起調整快遞費用。
這些,伴隨網購發展的是快遞公司的成長壯大,每年的雙十一購物節,讓很多電商和快遞公司生意十分火爆。但火爆的同時,也帶來了快遞送到時效的打折。日常時間只要兩三天就能貨,雙十一這樣的高峰期少也得一個周左右。這期間,各大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簡直就到了白熱化程度。
而我國現在的六大龍頭快遞企業,三通一達以及順豐和百世,在2019年上半年的財報數據中,都有著耀眼的業績。其中,順豐2019年上半年凈賺31億,超越中通和韻達,一舉登上了國內最賺錢的快遞巨頭的寶座!
順豐在2019年上半年速運業務總營收高達476.37億元,大大高于其他快遞企業,凈利潤31.01億元也幾乎接近是圓通和申通的3倍多。
雖然利潤排在了中通之前,但數據顯示順豐市場占有率跟中通相比還不具有優勢。中通2019年上半年市場占有率為19.35%,順豐僅7.27%。
這樣一來,低市場占有率,高收入反映出順豐單價收入高,利潤空間大的實際。中通半年送出53億件包裹,單件收入只有1.64元,而順風單件收入則高達23.21元。
有人拿順豐和其他快遞跟蘋果手機和國內手機廠商作比。蘋果手機出貨量雖然少,但是利潤卻不少。
不過順豐雖然定價高高在上,但還是有客戶愿意會出高價,這當中是因為順豐在資本優勢,服務規范、送達速度以及送貨上門等各種服務優勢。雖然京東也在打造跟順豐一樣的服務品質,但短期內其業務量還是無法對順豐構成威脅。
同時,2019年上半年,三通一達業務量增速均達到了35%以上,但順豐只有8.54%,在這樣的態勢下,順豐依然保持公眾眼中的地位。當然應該看到的是,順豐業務量增長放緩受到了國際形勢以及國內需求增速放緩的影響,這種態勢短期內是一直存在。
應該來說,順豐是在快遞業跟優質客戶做生意,而優質客戶所要求送達的快遞物件利潤更高,能夠抵消順豐單價偏高的影響。而一些普通用戶,在面對客戶用最快的速度寄過來時,順豐也就成了首選。
不管到什么時候,客戶在選擇快遞公司時,總是在價格,服務,速度等方面進行抉擇,而順豐正是樹立了一種高大上的服務品質,也成了一些優質客戶的不二選擇。
順豐價格高還有人選擇,這件事你是怎么看的?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3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7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