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線上再造一個銀泰百貨,打造1000個坪效翻番的新零售品牌,打造100個年銷千萬的新零售商品。”
2019云棲大會上,銀泰商業CEO陳曉東分享了過去三年的銀泰新零售之路,他也給自己定了這個小目標。
一圖看懂銀泰新零售戰略發布
陳曉東夸下“海口”的底氣,在幾天前得到揭曉。
“今天,我們送走了銀泰最后一臺服務器。TA圓滿完成歷史使命,光榮‘退休’。自此,銀泰百貨100%實現了云化。基于復雜的商業操作系統完成了從0到1全面升級的過程,讓銀泰成為全球首家完全架構在云上的‘云化’百貨公司。”
最后一臺服務器下線
陳曉東宣布的這則消息,迅速引發了廣泛討論。如何借力互聯網擁抱新零售?這些規模化、可復制的銀泰經驗,或許每家傳統線下百貨公司都可以借鑒。
其他百貨商場還在數字化面前搖擺不定的時候,銀泰百貨早已跑在了前面2017年銀泰私有化退市,納入阿里麾下。如果說盒馬平地起高樓,那么銀泰就是一場“舊城改造”,它的意義在于“賦能”傳統百貨,打造數字化升級的百貨樣本。
目標在前,可是路還要自己趟。
從2016年開始,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因為沒有一個全面上云的規劃,那時銀泰做出了大多數傳統企業面對云改造時都會做出的選擇:先把部分業務模塊上云,在云上跟阿里的一些系統進行結合。于是,銀泰與阿里云合作產生了百貨行業的第一個混合云樣本。
可在實際操作中,還沒上云的老系統,卻成為實施新項目的累贅。
“我們要建設復雜的線上線下系統,整合和遷移老舊數據,就要保證新舊系統結合的穩定性,就要投入大量的運維成本。”銀泰百貨新商場產品技術部資深技術專家熊超(花名曉浪)說。
新舊業務之間的銜接需要花費大量人力,就像老驢拉破車,后面拉的東西越來越多,商業效率被嚴重拖累。
漸漸地,所有技術人員形成一個共識,要搞新零售,就必須啟動全面上云,否則穩定性、安全性、研發效率都會有問題。
銀泰集團CTO鄢學(花名三七)隨即提出了全面上云的第一個項目三通計劃,即線上線下要實現會員通、交易通、營銷通。
“只有核心業務全部云化,我們才能完成對人貨場數字化的最基礎的‘舊城改造’的要求。”曉浪說。
三七在PPT中總結,上云的過程就是要“耐得住失敗,填得了天坑”
銀泰本身的線上線下會員打通,通過喵街App早已實現。2017年7月,銀泰數字化會員與淘系會員也實現全面打通,手淘App與喵街App一同成為銀泰數字化會員身份與會員權益端口,用戶線上與線下行為綜合起來。基于淘寶ID,數據按OneData體系標準建設,這些服務均運行在阿里云上。
為了實現商品的數字化,銀泰打破了百貨門店不碰貨的先例,顧客可以在喵街找到銀泰百貨門店幾乎所有的商品,能夠取得跟與實體門店同樣的商品和服務。
如今,喵街日銷售額同比去年有8倍的增長。百貨門店與品牌柜臺實現了雙贏。
喵街訂單
在商品和會員都數字化了以后,就需要運營管理了。而運營管理的數字化,主要體現在對場內外顧客的洞察和對交易流程的便捷化。
通過洞察,銀泰發現門店5公里之內的消費者更愿意到店自提,5公里之外的消費者更愿意線上購買。于是,銀泰根據進店顧客的動線圖,改變了門店的店鋪搭配,并根據線上顧客的距離,提供了定時達服務。
在交易流程上,銀泰改變了傳統百貨購物結算需要在不同柜臺完成的模式,在商場里布置了17000多臺云POS。商場里沒有收銀員,收銀由導購完成,收銀效率從原來1單兩三分鐘縮短到1單58秒。
新零售導購
“三通”的實現,是對零售人、貨、場三要素的各個環節的數字化,銀泰百貨至此解決了線上線下商品、會員、運營、服務割裂的問題,過去是通過不同渠道服務不同顧客,現在是基于門店全方位服務不同顧客。
會員、營銷、商品的核心交易數據庫上云后,云上數據庫堅挺地支撐住了線上會員大量增加帶來的沖擊。
見識到云數據庫強大的能力,銀泰決定將其余的線下數據庫也搬遷上云。
2018年,銀泰的核心營銷數據庫、支持型數據庫(包括OA、財務、BI報表等)、行政類數據庫相繼搬遷到云上。核心系統的搬遷應用了阿里云工具,對原有數據庫業務邏輯代碼進行了優化;支撐型數據庫應用PPAS數據庫,其能夠在兼容傳統數據庫存儲過程中,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除了云數據庫的強大,另一個讓銀泰做出上云決定的關鍵因素,是傳統數據庫太貴了。
支持型傳統數據庫需要采用集群+存儲的硬件設備,一套硬件價格就要200萬左右。每臺機器的使用壽命,大概是三至四年。期間,還要算上機架和軟件維護等費用,成本高得離譜。
“在傳統的硬件數據庫時代,要支撐天貓雙11期間的大流量,只能多買服務器,數據庫資源也不能根據商業場景來調整,流量高峰過后就會造成服務器的閑置。”曉浪說。
云數據庫則能完美避開傳統數據庫的短板。為了應對2018年天貓雙11,銀泰在10月開始進行數據庫擴容。根據全鏈路壓測數據,技術團隊決定將數據庫擴容到原來的3倍,而當天最終的交易峰值是平時交易峰值的20倍。
數字化門店倉
消費者持續的購物熱情一直延續到11月下旬,技術團隊則在當月開始決定“縮容”,云上數據庫最終資源保留了原來的一半。
數據和計算資源從固定分配變為靈活調配,運維成本從線性增長變為高效可控,銀泰2018年的IT成本保持在與2017年相當,但數據的使用和計算量超過兩年前的30倍,而運維人效提升4倍。
除了降低運維成本,規模化、可復制也是上云帶給銀泰的巨大收益。由銀泰創造性沉淀出的適用于百貨業的“新商場商業操作系統(MOS)”已經規模化復制到西安開元商場和廈門國貿。
“把整個銀泰搬到云上之后,所有的運營工作實現軟件化、互聯網化、云端化,銀泰模式就實現了規模化地迅速復制。”三七指出,去年在廈門落地生根的銀泰百貨,數字化部署只用了一個半月,“未來新的商場項目,可能只需更短的時間,就能具備杭州武林店的所有新零售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武林店長出的所有新能力,全國所有的銀泰百貨將在同一時間具備。”
所有的交易全部依賴網絡,網絡的穩定性,自然是企業上云的重要保障。但這個問題在三七眼里,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不需要擔心的,“WiFi和聯通、移動、電信等4G網絡可以自動切換,四套網絡全部失效的可能性太低了。”
在三七印象中,曾經由于地面施工等原因,銀泰60多家家門店在11.1-11.18的18天時間里斷了17次網絡,幾乎相當于每天有一家門店斷了一次網。“因為有多重網絡的保障,銀泰的收銀系統完全沒有受到影響,我們基本上是無感的。”
銀泰百貨
即便云端真的出了問題,或者外部網絡完全斷掉,銀泰也可以直接用本地的應用進行交互收銀,這就是銀泰與阿里云IoT部門合作的邊緣計算節點服務器,而這也是銀泰為備戰今年天貓雙11所做的技術儲備。
“就是在云里面放一個無差別的服務器,把云上的東西直接同步一份在這上面。只要商場還有電,我們就可以收銀,可以保證用戶正常使用。”曉浪說。
而這個服務器最大的優點就是即插即用,不需要運維,個頭不過一臺筆記本大小,“每個商場找合適的地方掛兩臺就行,這就是一種云的能力,因為有云,連數據備份都非常簡單,這在以前必須要有個復雜的機房才可以。”三七說。
隨著5G發展和網絡帶寬的拓寬,未來的數據服務一定是優先選擇在云上的遠程服務,只是云真的出現異常情況下,才會用就近的邊緣節點做替代。三七認為,這就像一棟需要通電的房子,一定是首選連接大電網,為防止斷電就選擇儲備一塊大電池。
而在數據安全問題上,曉浪認為,全面上云就是把異構系統變成一個同化的系統,數據安全性是得到強化的。舉例來說,老的OA系統、ERP系統,需要不停地升級補丁,不同的系統需要找不同的供應商,由供應商下載補丁包,再派人到機房或者遠程接入機房把補丁打上,然后回歸測試,整個周期就要1到2周,足夠讓人找到漏洞,入侵數據庫。
系統云化之后,只需要對接阿里云一家供應商,縮短了問題處理的時間。因為阿里云的數據安全能力,數據密鑰掌握在自己手里,數據也擁有了天然的安全保護層,通過網絡監控和訪問審計,不用擔心系統數據外泄,系統在安全防控方面得到完善保障。
武林銀泰
“現在大家對云的恐懼就像200年前人們對電的恐懼,電如果不規范使用同樣很危險。就像電的普及一樣,云一定也是我們百貨行業面向未來的解決方案。”三七說,“我們的上云周期花了三年,之前一直在還債,就是進行銀泰的‘舊城改造’。現在,銀泰的技術基礎能力已經追平了一個互聯網公司,今后我們會更多地考慮未來發展,考慮后面迭代性的創新產品。”
在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加持下,數字化的銀泰要在接下來五年時間走完銀泰過去20年的歷史,這一挑戰確實值得期待。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644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8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