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進軍當下最火的咖啡消費品,可能守著“中國最大的成品油零售連鎖終端”稱號的易捷便利店,近期不會在業內有如此頻繁的關注度。
9月3日,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宣布推出全新品牌“易捷咖啡”,一周后,中石化又公開招聘總裁、副總裁等多個高管崗位,負責“新業務的開發運營”。
接二連三關于中石化非油業務的訊號放出,在《靈獸》看來,或許是中石化面對營收和毛利紛紛下滑,想要再次發力非油業務,從中尋找突破點的救贖。易捷便利店加快進軍咖啡市場的步伐意即在此。
其實,中石化非油業務創立了11年,期間不斷把對新零售的理解,運用到易捷便利店中,從電商到O2O業務,從自有品牌到區域直采,從無人便利店到拼團,零售領域的“新玩法”易捷都有以身試法,還與國內知名零售、互聯網、物流和電商等領域的巨頭企業牽手,計劃在便利店業務上為中石化的營收和毛利,創造更大的貢獻。但現實卻頗為骨感。
另一重無奈的是中石化營收的下滑之勢。財報顯示,中石化2019年上半年的營業利潤為492億元,同比減少了27.6%,凈利潤為313億元,同比下跌24.7%。
而如今能“吸引”消費者走進易捷便利店消費的,卻往往是與售油業務捆綁的8毛錢巴黎水。易捷便利店的神話,也只有在“中國便利店TOP”榜單發布時,讓一些人驚呼,“原來,易捷便利店才是中國便利店老大?”
1
易捷便利店有27259家門店、數量全國第一,占比高達25%,但其一年的營收卻僅有167億元,占比僅為7%左右(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顯示,2018年中國前100家便利店實現銷售額2264億元)。
或許是受到國外便利店業務的啟發,或許是想要滿足顧客變化的需求,亦或許是中石化尋求更好的盈利角度,2008年,中石化正式成立非油業務處,推出易捷便利店品牌。
第一年易捷以瘋狂的速度擴張,迅速開到19200家便利店,實現非油業務11億元的收入。三年過后,收入達到82.6億,在2012年收入超過100億。
彼時,在國外,加油站的非油業務已進入成熟階段。歐美開設便利店的加油站占總數的85%,非油業務對加油站的毛利貢獻率穩定在60%左右。但對于中石化而言,非油業務的占比在當時還不到1%。
增長空間的確有,但最終把它填實并不容易,只能通過內部治理和運營機制的改革才能實現。
當然,在中石化的非油業務中,不僅涵蓋易捷便利店,還包括餐飲、洗車、修車等業務,但即便都將收入視為便利店,以2.7萬家門店計算,每家門店的單日平均銷售額6185元,僅僅達到行業內的平均水平。
而市面上的一些主流便利店,比如羅森,全家等便利店的日均營業額均在8000元左右甚至更高,7-11日均銷售超過2萬元。
一位易捷便利店的員工告訴《靈獸》,易捷中40%的營收來自于香煙,燃油寶等產品的占比也不小,其余為包裝食品。
背靠“金主”,在選址和消費人群中都占據強有力優勢的易捷便利店,這些年并沒有打好這張牌,甚至,還在憑借與中石化加油站捆綁,進行銷售便利店中的商品。
但中石化對易捷便利店的雄心卻不小,多年來構建宏偉藍圖,吸引了騰訊、京東、大潤發、順豐等各領域巨頭的進入,在非油業務中,中石化通過外力和自己,試圖一次次自我“救贖”,卻始終并未得法。
而事實的另一面是,很多優秀的區域零售商都想和中石化合作,接手易捷的經營權。“如果你熟悉他們的高層,請轉告他,我們非常有興趣,也完全有實力和能力接手這些網點并為雙方創造更大的價值。”北京一家知名零售商對《靈獸》說。
然而,中石化在便利店業務這塊,似乎暫時仍然只想“自力更生”。
2
在最新的財報中,中石化的非油業務的確為營收創造了巨大貢獻。
2019年上半年,中石化非油業務收入167億元,利潤19億元,同比增長11.8%,而中石化整體的營業利潤為492億元,同比減少了27.6%,凈利潤為313億元,同比下跌24.7%。
而開啟咖啡的生意,多少也有點從非油業務上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在易捷咖啡的規劃中,不僅要在加油站開設咖啡門店,未來計劃堂食+外賣的形式,入局咖啡市場。
其實,在加油站開咖啡店的形式并不稀奇,中石油早就推出自有咖啡品牌“好客咖啡”,而國際石油巨頭殼牌集團的優選便利店每年在全球售出約2.5億杯咖啡。
易捷的此番操作,是通過增加咖啡的消費場景,吸引更多的客人進店,繼而引發其他消費的可能,提升客單價。
據悉,易捷咖啡整體的價格在12~28元之間,其定價相較于星巴克和瑞幸咖啡具有優勢,但仍要看其最終定位,如果更傾向于便利店咖啡,那在價格上與便利蜂、全家等知名便利店中售賣的咖啡相比,優勢并不明顯,甚至在品牌上也還任重道遠。
除了在咖啡的嘗試,這些年,易捷便利在零售業趟過了不少坑,但凡零售業的新業態、新模式都可見易捷的身影。
2012年年底,中石化進軍電子商務,推出B2C網購平臺;2014年陸續引入大潤發、順豐快遞、1號店、騰訊等十多家業務合作伙伴,業務領域涉及醫藥、保險、零售、物流、電商等。
新零售風起后,易捷試點了澳托貓無人值守洗車網點,在南京易捷開設50家免稅店,與京東合作無人便利店,在北京開設體驗館等等一系列“跟風”布局。
然而,盲目跟隨加上沒有零售專業人才的支撐,而風口下的產物本就一地雞毛,截至今天,易捷并沒有從其中任何一個賽道中跑了出來。
在易捷所有嘗試的零售業務中,相對成功的是自有品牌開發,也是最貼合需要盈利方式的“手段”,目前,易捷便利店的自有品牌商品品項多達20余種。或許憑借2.7萬家門店,易捷有資本可以嘗試大量的自有品牌,從源頭掌控供應鏈,亦確保消費者的體驗,也能夠在未來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
但問題是,如何避免以前的種種折騰之后的不了了之?
3
易捷便利店在過去通過“海店”戰術,迅速在全國鋪開了至今讓巨頭垂涎的網點數量,但與此同時也難以揭開中石化套在易捷便利店身上的枷鎖。
首先,易捷便利店對消費者缺乏深刻的洞察力。這些年,憑借遍布全國的加油站的選址優勢和中石化背景,易捷便利店內的商品價格對普通的便利店高出不少,且選品均以大眾商品為主。
一位消費者打趣的說:“堅挺的商品定價如油價一般”,讓消費者只能解決暫時的剛需而已。
其次,在“海店”戰術后,易捷便利店盤子鋪設過大,使得管理半徑過長,管理難度也大。由此也引發出配送難題,便利店商品需要拆零配送,且大部分商品是日配,這對整個供應鏈能力是極大考驗。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易捷便利店似乎并沒有辦法實現統一配送,不少消費者反映便利店長期存在缺貨現象。
另外,眾所周知便利店毛利最高的品類就是鮮食。
根據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調研的樣本企業鮮食,其中接近一半的便利店生鮮及半加工食品銷售額占比小于10%,中國便利店生鮮及半加工食品銷售額占比平均值為15%,日本則為30-40%。
7-Eleven 的鮮食甚至占到銷售額 60%以上。大部分的便利店試圖通過增加飯團、豆漿、午餐等快餐的比重,甚至是冰淇淋、甜品等自有品牌提升自己的毛利。
但鮮食品類的基礎設施和技術門檻,都是易捷便利店難以跨越的,在快消品供貨方面還成問題,又怎能做好8小時的鮮食、短保商品呢?
中石化想要通過易捷便利店為其創造毛利,首先易捷自身就要能盈利,解決了規模難題,易捷更難的是經營,因為便利店內售賣的產品價格相對透明,很難有較大的利潤空間,而易捷坐擁中石化的背景,或許通過汽車增值業務比苦心經營便利店更容易創收。
就像在2011年,時任中石化集團董事長傅成玉,自揭“加油站便利店”的尷尬形容的那樣:守著中國最大的成品油零售連鎖終端,你們怎么會窮得要飯吃?
但事實就是這樣。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6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2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81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1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8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6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