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以“數字升維 聚鏈成網”為主題的“2019第三屆合同物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中外運物流華南區總經理王楚杰作為第一個演講嘉賓預測未來的合同物流在產業渦旋、技術渦旋及政策渦旋下會呈現四個方面的趨勢:重構、智慧化、平臺化、國際化。
隨后王楚杰總結無論是產業渦漩、技術渦漩還是國家政策渦漩的推動,根本的渦漩還是靠人。
中外運物流華南區總經理王楚杰
以下為王楚杰的演講實錄(根據錄音整理):
在場的各位嘉賓,大家上午好!
首先今天非常榮幸有這個機會參加羅戈網的合同物流峰會,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些個人的想法和觀點,今天到了以后我也很開心,因為有很多老朋友,又難得再聚到一起,互相問候,互相溝通我們物流的發展情況。當然更開心的是認識更多的新朋友,今天我也希望說盡我綿薄之力,拋一些觀點,跟大家做一些分享,但是不一定都是正確的。
講到未來,其實未來永遠都是那么樣的模糊,要預測未來其實是很難的,所以我想在開篇用一句話來說,大家知道所有經書的第一句話都是開宗明義的,這句話叫做“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其實做預測,做事情,最重要是能夠抓住事物的本質,能夠挖掘事物發展中的一些客觀規律和變化的趨勢,所以我想合同物流是一樣的,一定要做預測的話,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觀天之道,然后去執天之行”,今天有三個觀點,一個是渦漩,第二,趨勢,第三,篤行。
渦漩這個概念也是我從數字化的一些領域可以把它引入到我們物流行業領域這個概念。邊上這個渦漩就是一個巨大的漩渦,那么在數字化時代,大家知道不同的企業處于數字一個渦漩里面去,大家都知道,隨著這些年數字化的變化,我們感觸最深的比如說滴滴、攜程,國內對傳統行業的顛覆在前些年發生了,隨著整個數字化的渦漩逐步會把傳統企業帶進來,其中就有合同物流。
所以就觀察,我認為我們的合同物流也有三個渦漩,第一個渦漩叫產業渦漩,第二,技術渦漩,第三,政策渦漩。我打了一個小廣告,就是說在通篇的結束我還有最后一個重要的渦漩會分享給大家。
第一個渦漩產業渦漩,大家都很熟了,這個不用講了,從60年代的碎片化,供應鏈整個80年代和2000年后的一體化,到今天的數字化,實際上這里整個都是一個供應鏈的情況,今天隨著數字化的來臨,是圍繞著客戶搭建平臺,通過為客戶的全方位數據的整理收集,通過對客戶的刺激,客戶的需求和快速反應,形成了目前整個產業渦漩里面最前沿和發展最快的數字供應鏈。
由于數字供應鏈的影響,作為我們合同物流,也是整個供應鏈的一份,自然而然合同物流被卷入了產業鏈的渦漩里面來。具體來講,我們做物流的同志們大家會感受到,我們這些年我們的客戶越來越難伺候,我們客戶的變化越來越快,我們的客戶甚至他們慢慢會擺脫,或者說他會去中間化,有時候我們合同物流就是去中間化,所以整個供應鏈,整個客戶的需求應該說變得更快,變得更順利化。
客戶的多元化需求,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客戶的異地化需求,這個渦漩的趨勢應該說這些年在持續的加深加快。在這個圖的右側,實際上怎么去應對我們整個市場的變化和需求,實際上資源、資金和標準化服務,也要求合同物流的供方要加快,或者叫比市場更快的速度去投入這些事情。目前中小型的合作伙伴最痛的痛點就是缺錢,所以今天的合同物流誰有錢誰就能從今天走到明天,我想由于整個的產業渦漩的變化和快速資金的一些注入,應該說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所以隨著這個產業的發展相信整個產業在這個渦漩的作用下會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二個渦漩,就是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這里就講到一個數字的概念,在未來整個數字化可以分成兩個界面,一個是物理空間,一個是合同物流,我們更多的物流數據的交換,預算,產品的交割,甚至貨品的轉移,首先會在虛擬空間發生,在虛擬空間里面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主要支撐的一個技術渦漩點。只有通過這個虛擬空間的大數據的預算以后,最終會在物理空間產生作用,那么最后執行一個更加精準的配送,更加少頻率的搬運,更加智能化的運輸,通過機器人和互聯網的技術推動這一塊的發展。
具體來說,人工智能對合同物流影響,對調度、預測、庫存配置、線路安排帶來的影響。在數據層面處理方面,有區塊鏈、數字孿生、云計算,最后是在5G層面,最終會帶來無人車,帶來智能化的倉庫,最后就是在傳感器和RFID方面的應用,這塊技術產品的加深和技術渦漩,對合同物流底層的運作和管理會帶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也做了一個統計分析,大概從行業來講,目前到未來十年有可能會影響供應鏈的一些技術,機器人和自動化,專家認為在未來十年以內會影響供應鏈是91%,預測分析、物聯網、傳感器和自動識別、人工智能到最后3D打印,大家可以看一下在未來十年應用的可能性是有這樣一個比例。
屏幕的右手邊,應該說2018年的使用率像云計算與存儲、傳感器與自我識別都是60%、40%,在未來的使用里面,像云計算、庫存和物流的網絡優化都是90%的使用率。應該說隨著IT互聯網技術逐步的深入,應該說整個數字化的渦漩對整個行業的影響也會加快推進。
第三個渦漩就是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國際和國內的環境,大家知道目前中美的貿易戰,大家知道目前“一帶一路”的變化,包括大家也知道目前我們唯一貿易戰所采取的對西方,對歐洲,對其他國家更大的開放,應該說這一塊政策的渦漩,最后為整個中國的產業鏈帶來變化,同時相應的對服務于產業鏈的合同物流帶來更快速的影響。
在國內大家知道,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這一塊是作為供應鏈側改革的一些著力點,那么這一塊的變化也會對我們整個合同物流的發展帶來更大的影響。具體來說,比如說看到倉庫里面的裝卸工都是40歲、50歲的這些人構成的,比如說看到我們政府去買土地,可能提出一畝要幾百萬,稅收要多少多少,那么對這種簡單的倉儲用這種排測來影響,隨著這些因素的變化和持續的加深,對整個合同物流面貌的改變在國際的影響也會更加深遠。
以上就是跟大家分享的我認為可能對整個合同物流未來發展的三個主要的影響點,三個渦漩。
基于這三個渦漩它們相互的影響和對行業帶來的這種推動力,和這三個渦漩相互的作用,我們認為最終對中國合同物流的未來會帶來四個方面的影響。
第一,重構。
第二,智慧化。
第三,平臺化。
第四,國際化。
一,重構
每一塊內容是基于前面三個渦漩的作用力我們推導出來的一些未來發展的趨勢。這四個方面的變化都將由資金、技術和民生,包括行業的甲乙方各方理念的影響。為什么做重構?
我這里把一個數據列出來,中國大家知道在2018年我們整個的中國的世界五百強的企業數量我們是129家,全球是500家。所以中國的占比已經超過了25%,超過了四分之一。大家知道中國的物流企業其實在世界排名是靠后的,在我的屏幕上的右手邊,在全球物流50強里面,前15名的排名里面只有1家,就是中外運,應該說中國物流企業在整個中國的五百強里面也就只有19家,處于中國的體量在世界的地位,那么和中國物流企業在世界的地位我覺得是有不匹配的,這是第一個觀點。
第二個觀點,物流作為整個行業,大家知道占GDP的比例是16%到18%,但是中國的物流企業和供應鏈企業在中國本部的500強里面也是很少很少的,500強里面就是四、五家,那就是說5%都不到。所以我們隨著物流行業信息化的加快,會引發深度的整合,在中國的物流為什么走不上世界,是因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企業都是五百強企業,恰恰物流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所以走向世界的物流企業不多,但是我們相信隨著中國整個經濟水平的提升,經濟重心從西方轉向東方這個過程中大型的、巨型的、有世界影響的物流企業一定會出現。
二、智慧化
智慧化前面講到了技術渦漩的持續發力最終會產生智慧化的發展。3S,就是短鏈去中間化,智慧物流,協作共生,它的表現形式線上化、智能化、AI化、無人化,這些都是大家很熟悉的發展特征。這里就不一一細說了。
三、平臺化
由于這些變化對合同物流本身的變化會帶來幾個,所有的物流,合同物流采購將會把它服務結果、成本核算和效率動態會通過技術手段更快來呈現給客戶方,使得物流整個信息更加清晰,從而會促發整個合同物流的商務模式的變化,這里面主要是框架合同+物流服務采購智能合約+動態成本加成制,這塊的變化我們已經感受到了,特別是我們在很多的合作伙伴,原來是一年的合同現在可能是半年的合同,甚至有些客戶會采用季度的合同,應該說整個動態合同,從客戶方會更加掌握成本的具體數據給到合理的回報給到合同物流,實際上這個趨勢也會對整個合同物流未來發展帶來新的挑戰。
我想隨著數字化的發展,合同物流會通過和客戶方和終端和物流服務商本身橫向的一些我們所謂的車隊,比如說我們的裝卸隊等等,這些資源的有效連接,實現一個信息的互聯互通,那么通過互聯互通形成一個數字化,通過數字化最后形成一個數字化的資產,讓這個合同物流整個行業變得可以賦能,可以為資本的進入,為其他行業的進入提供一個基礎。
隨著整個的發展我認為在未來平臺化方面,第一,超級大倉,第二,線上線下一體化,第三,供應鏈延伸。
超級大倉,我認為在未來的倉庫,由于政府對土地集約用地的要求,大家知道目前我們的倉庫最多是一層到兩層,對土地的利用率是很低的,除了電商有交易的在里面產生之外,倉儲本身帶來的附加值和稅收是遠遠達不到政府要求的,那么怎么樣去破這個局是需要我們合同物流的業界有一些新的想法。
未來隨著5G技術的出現以后,大家知道無人駕駛一定會在我們的物流上面采用,如果我們設想一下未來5G時代,充分實現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充分實現所有車輛,車與車智慧互聯的話,我想公路上運輸的速度一定會突破目前人的安全,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安全,我們每天貨運車速是行駛60公里,未來通過無人駕駛,通過車與車的互聯,車的速度有可能達到100公里甚至200公里,也意味著我們配送的周期在未來可能只要2個小時,也就是說在未來更多倉庫的覆蓋面一定會被集中起來,因為隨著運輸速度的加快,這個運輸有效半徑的延伸,我們認為超級大倉會出現。
在東京的和平島他們有一個流通基地,有一個超級大倉,它是把商貿流通,把物流里面的像冷鏈、恒溫等等整合在一塊,它實現了所有倉庫所有跨界的客戶,實現了虛擬網絡的交割,從而大大減少交易的路徑和食品運輸的成本。同時我們認為除了超級大倉合同物流的出現,那么在未來,大家知道線上線下在一體化,中外運在推進的一個業務,我們把我們的物流運作和客戶在電商運作一體化。就是我們除了做物流,我們還把客戶在平臺上,在電商上的應用,把它一體化,通過一個團隊打通全鏈條合作,實現了電商倉和普通倉統倉共配,實現了我們人員一起辦公。平臺化,我們會提供供應鏈金融方面的服務。
四、國際化
中國目前已經從國內的產能過剩慢慢走向世界,而我們在“一帶一路”和中歐班列開通,中國對外商貿流通的需求和便捷性大大提升。在中間部分是5到50億美元,中國這些年在整個“一帶一路”上的投資規模是非常大的,同樣由于我們的客戶,我們的合作伙伴走向國外,走向中亞,我們也相應的物流服務,這種服務需求就出來了。我想這一塊的速度和布局會持續的加深,特別是貿易戰發生以后,我們中國對未來“一帶一路”的依賴和投入力度會更大,相應會帶來合同物流的機會。
具體從物流數據來看,大家看到中歐班列的變化,從2013年80列,2014年308列,現在到了2018年達到6300列的規模,這個發展的速度基本上是以每年100%的倍增發展,可以想象在未來這一塊國際化業務這一塊,將是中國合同物流企業新的增長點和新的發展方向。
以上是我們認為的四個發展趨勢。那么為了應對前面三個物流的影響力和四個趨勢的一個發展,那么中外運做了布局,中外運應該說我們在整個行業里面,我們在2015年中外運進入了招商局,在2018年的10月份,招商局物流和中外運股份實現了一個合同物流版塊的重組,目前應該說是整個的5A級的企業,在全球的排名里面都是排在前面的。在未來中外運提出來一個“一三五”戰略,三個業務流程的轉型,三個協同發展,三位一體模式,三大業務轉型,五化發展,五個驅動,構成了中外運物流在數字化時代所做的部署。具體來說三位一體的模式,我們中外運是一個物流的整合商,也是一個物流的提供商,我們作為三位一體的發展態勢去推動這樣一個商業模式,三大業務轉型,我們向全供應鏈轉型,從專業物流向價值鏈整合發展,從電商業務也是平臺化,向生態鏈轉型,這三個協同發展,線上業務和線下業務去并購,去推動整個的協同發展。
規劃里面中外運會基于自身的資源和招商局的要求,我們有五個通道,水運通道、陸運通道等等提供一個全面綜合化的服務。同時在數字化上我們加快智慧物流的投入,主要是信息技術引領、業務場景應用,深挖數據價值,作為中外運在未來整個數據化方面的一些布局。具體來說有幾塊構成,數字化管控,智能化應用,柔性自動化的應用。數字化的管控,主要是應對供應鏈的預測分析,主要對供應鏈的協同、決策的支持,在數字化運營優化,就是大數據、可視化。
講到最后,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通篇演講最后的一個渦漩,我認為無論是產業渦漩的推動,還是技術渦漩的推動,還是國家政策渦漩的推動,根本上靠人,我認為我們今天能聚在這個地方在一起,羅戈網提供一個非常好的這樣一個物流思想的渦漩給到我們,實際上我今天也是第一次參加這個論壇,我覺得這個渦漩是越轉越大,所以我相信這個渦漩的力度、影響力會更加的深遠,而且我們整個行業的發展一定是有賴于在座的各位,作為物流人,我們這個渦漩去引領我們整個合同物流在未來的發展和影響力。
好,我的演講就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3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89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7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5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70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