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盡管上半年周黑鴨的利潤情況表現欠佳,但營收重回增長軌道稱得上是一顆定心丸。陣痛在所難免,但公司的戰略調整有目共睹,在轉舵的過程中,周黑鴨不斷的探索新口味,新模式,已為公司再添動能。
8月27日晚,周黑鴨(1458,HK)發布2019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總收入16.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相比去年的萎縮狀態,今年上半年公司在營收規模上重回增長軌道。具體來看,鴨及鴨副產品實現收入14.20億元,占比87.3%;鹵制蔬菜等其他產品實現收入2.06億元,占比12.7%。利潤方面,上半年公司實現凈利潤2.2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2.4%,凈利率為13.8%,凈利率同比下降7個百分點,環比下降3.2個百分點。盡管在凈利潤的表現讓市場為其捏了一把汗,但好的消息來自于經營利潤率,上半年周黑鴨經營利潤率為14.85%,盡管同比表現不佳,但環比去年下半年提升1.65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公司總營收增速開始重回增長軌道,盡管在利潤上遇到了一些困難,但相較去年下半年已經出現了一些改善的跡象。
凈利潤的大幅下降讓周黑鴨的財報蒙上了一層憂愁,同時也困擾著關注該公司的投資者。因此,凈利潤下滑究竟是暫時性因素還是持久性壓力至關重要。
從毛利率上看,自2016下半年開始,周黑鴨的毛利率一直處于下行區間。截至去年下半年,其毛利率從已從62.7%的高位下滑至55.2%。公司方面表示,原材料成本上漲,加工工廠擴張導致折舊成本增加以及勞工成本的增加是導致毛利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長期:原材料價格的上揚
其中毛鴨的價格由供求關系共同決定,鴨子網的監測數據顯示,自7月開始,毛鴨價格又出現了新一輪的上漲(7月10日4.02元/公斤-8月28日4.75元/公斤),原材料價格的價格的增長在短期內仍然難以緩解。
但是,毛鴨價格的波動性卻仍然給了周黑鴨應對價格增長的調節空間。通過與更多優質供應商簽訂戰略協議,周黑鴨目前正在通過低價位時的大宗戰略性采購應對原材料價格的上揚。
可以看到,相比18年下半年的困境期,今年上半年周黑鴨的毛利率出現了小幅的回升,如果該趨勢得以延續,周黑鴨在凈利潤上的壓力也將相應減輕。
短期:工廠擴張使得折舊增加
除了原材料價格的增加,報告期內,位于湖北的華中工廠一期(自2018年10月投產)、位于河北的華北工廠(自2018年4月投產)相繼投產,使得成本中的設備和廠房折舊增加也是造成18下半年和19上半年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周黑鴨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由去年同期的3475萬元上升至4,874萬元,同比增長40%。
工廠的投建雖然短期內會影響公司的財務表現,但是隨著公司營收規模重回增長軌道,該影響將逐步減少。相比之下,新工廠可以幫助公司提升配送效率,改善產品貨架期,優化顧客體驗。
擴張速度回歸理性
對比之前,今年上半年周黑鴨的擴張速度終于回歸理性,這一點對于身處逆境中的公司至關重要。
財報數據顯示,2019上半年公司總店面數量為1,255家,對比去年同期的1,196家同比增長5%,該增速創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公司的擴張步伐重回理性。
回顧過往,2019年之前,公司的店面數量均處于快速擴張期。然而,由于擴張速度過快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的出現。選址不當的新店在剛開業的冷啟動狀態中可能會面臨銷售額較低,租金成本過高等一系列問題,進而造成單店的虧損,拖累公司整體財務表現。
好在公司也發現了快速擴張帶來的問題。今年上半年,門店擴張速度快速下降至5%說明公司正在積極的轉舵,開始從追求速度變為追求質量。
門店優化勢在必行對比門店的擴張步伐和總營收的增長速度可知,在2017下半年之前,門店的擴張速度還和營收增速保持著正相關關系,這說明在這個時期,公司可以通過新增門店增加營收規模。
然而,在此之后,隨著店面擴張速度的進一步加快,營收增速卻出現了下滑的情況。這意味著,自2017年下半年開始,門店的效率不斷下滑。
在這樣的背景下,門店優化勢在必行。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新開門店84家,關閉門店117家,總門店數量首次出現減少的情況,這意味公司不只在有意識的放緩擴張速度,還在有目的開始對門店進行優化。通過關閉部分低效率門店,總體門店效率將得到改善。
更為欣慰的是,關店并不是公司著手提升門店效率的唯一方式。除此之外,公司還積極推動了店員激勵政策,通過PK賽等活動激勵店員做好服務,激發銷售積極性。
總體來看,盡管周黑鴨在2017下半年開始走了一些彎路,加上原材料價格攀升以及租金上漲等客觀因素又雪上加霜,但值得肯定的一點是,自今年上半年開始,公司的整體運營狀況出現了好轉的跡象,總營收重回增長軌道,開店速度放緩,開始著手門店優化。
由此看來,雖然凈利潤的下滑讓人憂心,但如果公司能夠及時調整戰略規劃,用更靈活的方式應對宏觀變化,用更審慎的態度追求增長,或許轉機就在前方。
陣痛已經出現,公司能做的就是縮短陣痛的時間,并快速轉舵找到更合適的發展路徑。對周黑鴨來說,未來還有機會嗎?未來的機會又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重迎輝煌的機會一直存在,而這個機會就掌握在公司自己手中。
創新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對公司來說同樣適用。新零售、新娛樂、新教育,但凡涉及到存量如何增長的問題,“新”就是最根本的解決方法。
面對當前的困境,周黑鴨也在變“新”。
新口味、新嘗試
“辣中帶甜,辣得過癮”,周黑鴨最初就是憑借其標志性的“甜辣”味,征服了全國吃貨們的味蕾,給外界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然而,自今年8月起,“甜辣味”不再是周黑鴨上的唯一標簽了。
8月10日,周黑鴨推出了不辣口味的產品——鴨掌、鴨翅、秘制黑鴨。這些綽號“掌不辣”“翅不辣”“鴨不辣”的新產品,首期將面向華南市場,針對廣東、福建等地的清淡口味特別定制。
如同互聯網領域的千人千面,休閑食品領域也一樣是千人千好。但總體看來,歷史傳承的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閩菜、蘇菜、浙菜、湘菜、徽菜),就代表了我國不同地區人群的口味偏好。
針對廣東、福建等地的清淡口味定制“不辣系列”產品便是周黑鴨在口味多樣化上的一項新嘗試,如果該嘗試能夠成功,其經驗還可以復制到更多地區,更多樣化的滿足用戶的味覺,通過不同的食材搭配不同的口味,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和依賴度。
口味不是最終的結果,賣貨才是目標。為了能更好的服務新的產品線,周黑鴨斥資3個億,在廣東東莞市麻涌鎮建立周黑鴨華南工業園,并于今年年中正式投產,未來一年將釋放3000萬盒產能,可有效覆蓋廣東、福建地區,同時擔負未來香港區域及對外出口的生產任務。周黑鴨華南工業園配備了更先進的設備,可以更好的提高產品品質,接軌國際標準。
財報數據顯示,華南地區已經成為周黑鴨營收增長最快的地區,2019上半年,華南地區總營收達到2.25億元,同比增長29%,較去年下半年增長19%的基礎上再加速。隨著“不辣系列”的加入,華南市場的或許能再創佳績。
“不辣系列”體現了周黑鴨在產品開發上的新嘗試,也是其對用戶口味的新探索,而這正是周黑鴨的新機會。
新管理、新戰略
除了口味上的多樣性,管理層的更迭也為周黑鴨帶來了新的動力。
5月,周黑鴨發布管理層變動公告,其生產運營首席官程容然、市場開發中心總監周帆先生成為公司新晉高級管理層人員。8月27日晚,周黑鴨發布行政總裁變動公告,任命張宇晨為行政總裁。
而在此之前,周黑鴨執行董事胡佳慶辭職,公司原行政總裁郝立曉辭任,繼續擔任公司執行董事。這是在上市近三年后,周黑鴨迎來第一波高級管理人才的接棒。
周黑鴨董事會主席兼行政總裁周富裕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此次管理層的調整與公司的戰略目標有關。”
據了解,現年44歲的張宇晨于今年5月初加入到周黑鴨,時任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周黑鴨顯然對張宇晨寄予厚望。不過三個多月,張宇晨便晉升為周黑鴨新任CEO。周黑鴨公開的信息顯示,張宇晨曾在寶潔、歐萊雅等國際品牌公司,擔任中國市場營銷總監和銷售總監等多個職務,在消費品領域擁有20多年運營及管理經驗。
通過財務數據我們就可以看到,新的管理層意味著新的戰略,除了在店面數量、效率、擴張上的一系列調整,公司還將在人才結構上下足功夫。
隨著國際化腳步的臨近,人才成為了公司最需要積累的儲備資產。2018年開始,周黑鴨開始從一些跨國企業引進具有產品管理經驗的跨國性管理人才。現在,國際化戰略已經箭在弦上,面對這樣的變革公司需要吸納更多擁有跨國企業從業經驗,并對中西方文化融會貫通的人才補充到現有管理體系中來。
隨著新管理層的到位,周黑鴨的各項戰略舉措或許將能夠得到更有利的推進,而這關系到公司的未來。新管理層指導下的新戰略或許就是周黑鴨逆轉困境的終極王牌。
新渠道、新商業
直營一直是周黑鴨的標簽,在直營模式下,公司可以更好的對產品質量進行把控。但是,這種商業模式卻是重資產的典型代表,投入多但收益周期長是直營模式的主要特點。
與直營相對,加盟在品控把握上相對處于劣勢,但對總公司來說風險較小,初期投入由加盟商自行承擔,總公司可以用最少的資本投入,最快的實現店面的擴張,進而擴大品牌效應,節省營銷支出。
直營和加盟沒有優劣之分,但的確代表著完全兩種不同的商業模式,關于兩種商業模式的探討也不絕于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物流行業中以京東物流和順豐為代表的直營模式與四通一達為代表的加盟模式之間的爭論。
自遇到困境以來,周黑鴨做出了一系列的探索,除了上述提到的新口味、新管理、新戰略之外,最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周黑鴨將特許經營提上了日程。與單純的加盟不同,特許經營對于特許經營商的把控要更加嚴格,這有利于集團控制末端的服務質量并進行深度品控,同時又可以減少店鋪開設初期的高額投入。
以特許經營模式獲得成功擴張的案例包括麥當勞和肯德基。放開經營渠道、變革經營模式,并不代表著周黑鴨將放松對品牌的維護、對產品質量的高標準,周黑鴨表示堅持原有核心理念的同時,也將以開放的心態來拓寬未來的經營道路。
雖然特許經營并不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但對于周黑鴨這個以直營為代表的公司來說,新經營模式的加入或許將給周黑鴨注入新的動力。新的模式意味著新的考驗,但如果在特許經營模式下,周黑鴨依然能夠發揮其在直營上積累的優勢,新模式的加入或許將成為新的轉機。
總體來看,盡管上半年周黑鴨的利潤情況表現欠佳,但營收重回增長軌道稱得上是一顆定心丸。陣痛在所難免,但公司的戰略調整有目共睹,在轉舵的過程中,周黑鴨不斷的探索新口味,新模式,已為公司再添動能。
公司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機會無處不在,但機會需要把握。在新管理層的帶動下,暫時的困境看起來并不會成為鎖住周黑鴨的牢籠,相反,不斷的探索或許能幫助周黑鴨在困境過后更上一層樓。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8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0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9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6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5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