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1 信息化管理滯后
1.1物流資源無法及時掌控;
1.2作業效率無法實時跟蹤;
02 信息化管理滯后的原因分析
2.1企業領導對物流信息化存在誤區;
2.2物流市場上缺乏配套的個性化的信息化系統;
03 倉儲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
3.1需求建立;
3.2功能定位;
3.3可行性分析;
3.4系統設計;
04 功能實現
4.1訂單跟蹤,及時掌控作業進度;
4.2掌控資源,使資源得到最合理化的使用
這幾年,三方物流企業的甲方客戶,因為成本壓力太大,部分甲方的采購人員開始與現有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展開一輪新的合同談判,目的是在服務質量不變的前提下,三方物流企業做出價格上的讓步。
那么,如何降本增效呢?今天我們一起探討如何通過信息化建設來實現。
圖源網絡,侵權刪除
01 信息化管理滯后
1.1物流資源無法及時掌控
管理的倉庫面積大,崗位設置細化,每個班次的人員數量較多。由于管理理念上的不同,同時又出于運作效率上的考慮,倉庫的崗位設置沒有像傳統的倉儲企業那樣,倉管員既做收發貨也做叉車司機甚至兼職做搬運工,而是設置更加細化的崗位,倉管員、叉車司機、揀貨員、裝卸工(裝卸業務外包了)。
倉管員的職責是收、發貨操作,叉車司機的職責是產品的上下架以及往散貨排位上補貨,揀貨員的職責是從一層揀貨區做散箱產品的揀貨。
另外,跟傳統倉儲企業不同的是,三大基層操作崗位不固定庫區作業,200多個作業人員被分散到10萬平米的區域,對于主管而言,想要監控所有人員的在崗情況、手中工作的完成情況挺難。
目前的現狀就是,主管人員主要依賴筆記本和對講機,通過詢問和記錄來跟進每個人的作業情況,但顯然,對講機有的時候會“撒謊”,主管并不能如實地掌握每個人的情況。
在進行作業安排的時候,主管人員無法清除的知道:
第一,每個崗位今天上班的是哪些人員?雖然有考勤,但每天班前會點名之后所有的記錄都放在考勤表上了,主管不可能隨時拿著考勤表來安排工作,僅憑腦子無法記憶這么多人員的名字。
第二,在作業的是哪些人員,分別操作著哪些業務?每個人員手中的工作安排大概分為兩種,一種是上一個班次交接下來的,另一種是主管布置下來的,不管是哪種情況,多數都是隨機的安排,而且主管也不會把所有人員的工作安排都記錄在筆記本上。
第三,哪些人員目前是處于沒有工作任務的狀態?主要指的是從上班后就沒有安排工作的以及安排工作完成之后暫時沒有作業的。同理,主管人員也無法清除的知道:今天可用的每種物流搬運設備有多少臺,哪些設備正在使用,哪些設備現在處于閑置狀態?
1.2作業效率無法實時跟蹤
因為每天倉庫的收發貨作業量比較大,24小時的提卸貨車輛在100輛以上,為了保證所有的車輛能準時卸貨提貨,必須要對每輛車的提卸貨信息進行研究。因此,倉庫就制定出了車輛預約流程,讓所有的承運商提前對第二天的到車情況按照倉庫設定的不同的作業輪次進行預約。倉庫調度會根據每天庫內正常上班的各崗位的人員情況以及客戶的特殊要求,對預約進行回復。回復完的預約便意味著倉庫對承運商的承諾。
車輛到達倉庫,在倉庫調度室辦理登記入庫手續,隨后車輛停靠至指定的垛口。庫內的作業效率基本上就由倉管員來跟進了。倉管員會根據作業進度,通知倉庫調度安排裝卸工人,通知叉車班長安排上下架。當車輛沒有按照既定的時間辦理出庫登記的時候,倉庫調度會用對講機找到指定的倉管員進行詢問,此時,會了解到五花八門的原因。比如:車輛到達垛口的時間比較晚、司機清點貨物的數量比較慢、貨物在車廂中碼放混亂等等。顯然,盡管了解到了各種原因,卻無法改變車輛不能準時出庫的問題,除了可能導致下一輪次的作業延后之外,也存在車輛無法準時送達客戶處的情況。
在作業效率跟進的過程中,倉庫調度只是在了解到車輛沒有準時出庫時才去追蹤效率,為時已晚。他們無法清楚地知道:第一,車輛是否在規定時間內停靠到垛口?第二,司機是否在規定時間內清點完貨物;第三,裝卸工是否在按照既定的效率裝卸車等等。
信息化滯后的現狀總結如圖:02 信息化管理滯后的原因分析
2.1企業領導對物流信息化存在誤區
有一些領導認為,只要有一套WMS系統,物流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便做到位了。其實不然,WMS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倉儲貨位管理上,能跟蹤到每個代碼、批次、質量狀態的產品存放在什么排位上,什么時候做的收貨,什么時候做的發貨,收貨的訂單與收貨人信息,發貨的訂單與發貨人信息。
但WMS并不能做到物流資源狀態的管理(上班的是哪些人/設備、哪些人/設備在工作、哪些人/設備在閑置),也無法管理到每輛車在每個關鍵點的作業是否準時完成。
還有一些領導認為,除了WMS系統之外的投資,都屬于亂花錢。筆者曾見到過一些小型的物流公司為了節約成本,目前還在用手工進行記賬,通過貨卡和excel表來管理庫存。
確實,相對于這些小型物流企業而言,能上一套WMS系統確實已經算是高大上了。但我也確實見到過,一些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投資信息系統,使得產出大于投入的,比如:叉車防碰撞系統,通過在主要的通道口設置感應線圈,使叉車在經過此處時自動減速,確實降低了叉車安全事故的發生率。
2.2物流市場上缺乏配套的個性化的信息化系統
第三方物流企業對信息系統的需求占主流的還是WMS系統,比如:曼哈頓、CDC、SAP、富樂、info、甲骨文、用友、金蝶等,因為市場需求量大,容易推廣,這些大型的系統集成公司也樂于開發此類軟件。
相對而言,能做到資源的及時掌控、效率的實時跟蹤這兩個功能的少之又少。最好的途徑便是跟系統開發公司進行合作,做一套定制化的系統。
圖源網絡,侵權刪除
03 倉儲管理信息化解決方案
3.1需求建立
對于信息化管理滯后的現狀:物流資源無法及時掌控、作業效率無法實時跟蹤,只要針對性地解決上面所拆解出來的五個方面問題“哪些設備可用無法掌控、設備分配給哪些人員無法掌控、上班的人員是哪些無法掌控、哪些訂單有人員在操作無法掌控、訂單的狀態完成進度無法掌控”即可。
從這5個無法掌控中,又可以歸納成資源和訂單2個大類,資源包括人員和設備兩種。業務部門在開始一天的工作之前,就需要清晰地知道所在班組每個崗位的人員名單、哪些人員正在工作、哪些人員在等待;可以正常使用的每種不同叉車設備的編號、哪些設備在使用、哪些設備在閑置。
訂單的情況包括:當天所有的訂單編號、在作業的訂單編號、哪些訂單未開始作業、每個正在作業的訂單的完成進度(開始備貨/備貨完成/倉管員清點/車輛是否到達/司機清點/雙方交接/開始裝車/裝車完成/車輛離庫等)。
由于設備是分配給叉車司機和揀貨員崗位的,他們需要駕駛設備來完成發貨作業中的某個環節,而人員是圍繞發貨的訂單作業的,因此,想要解決以上問題,需要開發出來一款基于PC端和手機端的操作系統,讓所有的操作者都參與進來(倉管員、叉車司機、搬運工、叉車等),倉庫調度便可以實時地掌控倉庫的運作數據了,這樣,對于收發貨過程中的問題就能及時發現、及時解決。
另外,所有參與倉庫運作的資源的使用情況也可以在應用上顯示出來,倉庫調度就能清楚的知道目前有多少人在收發貨、多少人在等待。
3.2功能定位
新建立的這個系統,需要以收發貨訂單作為基礎任務,通過組織協調各種資源人員、設備、車輛,實現在計劃的時間完成訂單的管理。
以過程化管理為核心,以實現高效、標準化管理為最終目標。通過對任務的過程跟蹤管理、即時交流協作、執行精度的控制,實現管理的透明化、扁平化、實時化、協同化、標準化。更細化的功能:
1)基于預約表信息,系統自動推算車輛預計進庫的時間和預計離庫時間,并通過LED大屏進行通報;
2)圍繞整個收發貨的流程,將完成訂單的過程分為幾個重要部分,任何一個環節出現效率超標,系統便會報警,在調度的報表上進行顯示(事后控制轉為過程控制);
3)自動統計同一崗位不同人員的作業量,并在系統內進行通報排名;
4)實施通報各作業資源的使用及閑置情況;
3.3可行性分析
如果系統能按照預期,實現上面所羅列的優點,那么接下來就要測算出系統開發的投入和產出情況。
按照測算的數據,節省主要來自于效率提高之后的人員數量減少。引入系統的手機應用之后,系統會每隔一小時在平臺上通報每個操作者的作業量,類似于現在我們看到的“微信運動”的功能,作業量排名會刺激每個操作者,每個人都想當今日之星。
無形中創造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環境,作業量排名讓那些平時干的好的職工越干越好,那些干的不好的無地自容。作業效率自然而然提高,每天的工作任務會提前完成。如果任務量沒有增加、作業時間沒有減少,那么以新的作業效率來計算,用的人數自然就會比以前的要少。
3.4系統設計
首先,系統需要具備定義的功能,要將參與項目運作的人員的資料放到系統的數據庫中,包括:姓名、班組、崗位以及其他的基本信息。同時,系統也要維護出來搬運設備的信息,比如叉車。
每個班組的人員上班以后,要在系統中簽到,同時,操作設備的人員要關聯相關的叉車編號信息,這樣,倉庫調度就可以在系統中清楚地看到當天可以使用的資源有哪些了。
其次,以卸貨為例,圍繞卸貨的整個流程,在每個關鍵節點進行時間確認,比如:預約卸貨時間、司機到倉庫調度室登記時間、車輛停靠垛口時間、安排裝卸工人卸貨時間、卸貨完成時間、車輛離開垛口時間、車輛到達調度室登記出庫時間。
由于系統對每個模塊的作業效率是提前定義好的,一旦發生效率超標的,系統會馬上進行提示,并反映在調度中心的監控報表上。
發貨的設定再次不做贅述,邏輯同收貨相似,只不過比它多一個提前安排備貨的環節。
第三,基于一些大數據,調度會通過查看各種報表對倉庫的作業情況進行管理,報表包括:LED大屏報表、垛口占用報表、倉管員使用報表、叉車司機使用報表、裝卸工使用報表、效率監控報表等等。
圖源網絡,侵權刪除
04 功能實現
最終,通過系統設計,預計可以實現了兩大功能:
4.1訂單跟蹤,及時掌控作業進度
在系統中維護各種效率數據,超過時間限制后自動報警。實時掌控作業進度,及時解決異常問題,確保訂單及時完成。
4.2掌控資源,使資源得到最合理化的使用
通過查看叉車、車輛、裝卸工、發貨垛口等資源使用報表,及時了解各種資源的使用、閑置和異常情況,使資源得到最合理化的配置。
通過以上4個部分的深入研究,目前來看,以倉儲管理信息化建設為切入點,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倉儲運營成本,最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于在倉儲信息化建設方面探索的朋友能有所啟發。
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觀點,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49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1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4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