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末端正在迎來一場巨變,身處一線的網點卻正在焦慮中倍受煎熬。
前幾天跟友人聊天,特別提到了當下一線快遞網點的生存現狀和出路。友人感慨且直言,現在最難的恐怕就是這些身處末端和一線的網點老板。
這個群體平均年齡大致在40到50歲,從業在5到10年之間,甚至更長,他們把人生中最青春的年華都給了快遞,想要再轉行做其它,要么人生歸零從頭再來,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他們而言,快遞不僅是生計,更是一種難以割舍的情結。”
友人說,就是這樣一個可敬可愛的群體,今年以來一直深陷困境苦苦掙扎,內心深處的彷徨和迷茫從未像現在這樣濃烈。
總部要活下去,網點也要活下去。兩者的區別在于:總部是不惜一切代價活下去,網點是忍辱負重地活下去。
老鬼的朋友安德華說,在這場“持久戰”中,一線網點的老板們最該關心的,就是如何避免成為總部的那個“代價”。
不想成為那個“代價”,就要為自己多尋幾條開源門路。老鬼經常跟大家提及的快寶驛站就是這樣一個值得嘗試的選擇。
01自帶桐廬基因的快遞平臺快寶驛站是誰?關于這個提及率很高的問題,老鬼之前曾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來深扒快寶驛站的背景。心存疑惑者,不妨重讀:很多人都在打聽“快寶驛站”,這家快遞末端平臺有何過人之處?
縱觀快遞江湖過往二十多年的風云,能夠有所大成者,“基因”真的很重要。這其中,又以桐廬系的幾大快遞最為典型。
快寶驛站就是一家自帶“桐廬基因”的快遞平臺。
桐廬人創辦母公司快寶(上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就是土生土長的桐廬人,雖然其本人沒有做過快遞,但與通達系幾家快遞的“掌門人”私交甚篤,積累了豐富的資源,為人處事也低調務實。
桐廬人操盤快寶成立后幾任總經理和核心骨干,不少均來自通達系,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快遞老人”,干一行、專一行,為快寶的技術底盤和業務布局打下堅實基礎。
桐廬人加持2015年,快寶成立三年后,桐廬系快遞的“老大哥”申通和新晉“扛把子”中通,聯手注入千萬巨資,并導入了大量資源和業務。截至目前,申通占股25%,中通占股20%。
2015年真的是個“神奇”的年份。
這一年,順豐聯手中信推出共有品牌“中信順手付”及APP,開始搶道移動端;
這一年,菜鳥裹裹1.0版本正式上線,打響快遞末端場景爭奪戰;
這一年,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即聯合發布公告,宣布正式成立豐巢,快遞江湖影響最大的一次連橫大戲就此上演。
……
在老鬼看來,申通和中通在這樣一個時局下聯手注資快寶,并不僅僅是因為“同鄉情誼”,而是一次面向未來的商業合作,同時也是獨立于裹裹和豐巢之外的一步隱棋。
四年后的今天,新零售驅動下的新物流暢行其道,桐廬系的這步“先手棋”也聞風轉向,以“驛站”為使命,潛行快遞末端,賦能和助力一線網點突圍求生。
私域流量這個話題在今年很熱,尤其是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公域流量”的推廣費用越來越高的現狀與趨勢下,私域流量在商家的眼中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香餑餑”,可控,精準觸達,且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這也意味著,誰擁有的“私域流量”多,誰就越受歡迎。
快寶驛站眼下正在做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幫助末端快遞網點獲取和積累更多的私域流量;二是將私域流量進行商業變現。
1.公眾號定制
思路很簡單,就是為快遞網點開發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疊加寄快遞、打面單、查單號等常用功能。
做這個有什么用呢?一是增強用戶粘性,把與客戶之間普通的收寄關系向熟人快遞這層關系進行升級和轉變;二是有了熟人關系的基礎,建立起足夠多的“粉絲群體”,網點就可以圍繞本地生活進行相關業務拓展。流量雖小,但積少成多,只要用心,總能探索出“變現”的機會和渠道。
2.做了一個開放平臺(快寶驛站),且所有的技術和軟件系統全部免費
快寶社區驛站的快遞流量,通過定制公眾號快遞寄取服務,建立高價值高頻的區域化精準流量,搭配快寶 新零售工具,打造末端閉環商業場景,一站式生活圈。
對網點而言,更難能可貴的是,快寶只提供系統,自主商城,不干涉經營,分享共享,即使本地零售商還是全網供應商。比如
庫存管理:出人庫數量、問題件、滯留件等一目了然,高效管理;
大數據支撐:提供專業包裹數據對接,解決包裹入庫即代收,出庫即簽收,方便快捷。
多人共同管理:網點老板可以對員工授權,員工掃過二維碼就可以幫助打理站點,授權隨時可解除;團隊成員數據共享,相互可見聯系方式,方便處理棘手問題等。
新物流時代,消費者正在成為驅動供應鏈變革的權力中心,這個過程離不開兩個支撐:
一是積累用戶,二是靠近用戶。
一方面快寶“快遞全家桶”產品集群上近億級的海量C端用戶,無疑就是一個最直接的流量入口,而且這個入口的規模還在快速擴張;另一方面,通過快遞員和快件鏈接起商家和用戶的快寶驛站,在優化末端攬投流程、提升消費體驗上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脫胎于快寶驛站的快寶云店,其產生的社區團購就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托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
作為社交電商平臺,快寶云店主要通過與消費者的朋友圈、社交圈、人脈圈高度、緊密聯系,實現高信任、易轉化的成交。
老鬼想要說的是,快遞大洗牌來得越快、越猛,末端就越重要。作為末端的“中堅力量”,加盟商和網點們必須要意識到這一點,然后依托自身的本地優勢,經營和打造自己的勢力范圍。
公眾號定制和小程序開發的核心邏輯是市場網格下的商圈/生活圈經營。尤其是在新零售的變革大潮下,加盟商和網點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耕耘好了,即便自己手里沒有太多資源,也會有其他巨頭來替你撒種子。
多年前的快遞江湖大戰時,老鬼跟朋友經常念叨的一句話:
“優勢再大,也打不過趨勢。”
現在看,這句話依然適用。既然末端的生態體系面臨著重塑的可能,那現有的快遞網點該如何應對?
當然是要順勢而為:
快遞服務站對主要服務C端的末端網點的替代性將越來越強。如果末端網點只做C端業務,未來恐怕很難與快遞服務站競爭。有能力的末端網點不妨未雨綢繆,在正常開展現有業務的同時,嘗試兼營快遞服務站。
快寶驛站不是唯一的選擇,但確是不可多得的機會。有機會就別猶豫,因為這個時候慢半拍,就有可能錯過一個時代。
卡位之后,切記一定要用心做服務。
未來能夠活得好的快遞末端網點,一定是立足本地生活的綜合服務平臺,是社區商業為數不多的流量入口。在這個商業趨勢爆發之前,好服務帶來的“金口碑”是誰都搶不走的資源。只有把人民服務好了,人民幣才會為你服務。
可以肯定,隨著許可制度在全國范圍鋪開,未來幾年,快遞末端服務站領域的平臺競爭會越來越大。除了菜鳥驛站和快寶驛站等第三方玩家,幾大快遞公司也不會坐視。然而所有這些競爭的焦點,都是末端網點能夠觸達或者說積累的私域流量。
服務越好,能夠吸納和盤活的流量就越多,價值也就越大。
在此過程中,挑戰不可避免,但機遇同樣難得。由“點”變“站”,真的不要再猶豫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6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564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4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2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7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