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I(奧樂齊)于中國上海開出的首批兩家門店,越看越震撼。
它的背后意義不在于判斷ALDI于中國能不能成功,而在于中國商業的一個新時代開啟。
這個時代在線上線下有不同的名詞來描述,但說的其實是同一件事。
就是一個“貨找人”、一個精選時代的來臨。
按羅森中國區副總裁張晟的話說,就是當下無論新零售,還是傳統零售,都面臨一個瓶頸:“自有品牌+買手制+極致供應鏈”的挑戰。
在線上出現了很多“嚴選”,出現了拼團的“貨找人”讓顧客承擔買手職能來尋找消費群,以及中心化電商平臺的“千人千面”,這些作為的背后努力方向都是“精選”。但是他們的挑戰也很大,比如“嚴選”的品項越做越多,出現了大量庫存。
ALDI則為線下實體零售業,給出了一個自有品牌+買手制+極致供應鏈的答案,一個“精選”的路徑。由于當下中國消費零售的主體仍在線下,ALDI又是貼近社區,代表未來的小業態經營,所以,ALDI在中國的探索,可能為中國線下零售業帶來革命的“火種”。
說它是火種,是因為“精選”要比擴品、“一站式購齊”難得多。零售要做減法更難,也更具門檻價值。很多零售商只要精選,客流就下降。
做高性價比,ALDI橫掃全球是通過三條核心商品線自有品牌商品、市場上二三線品牌、每周特價商品。由此,實現ALDI的低價形象:比一般超市低35-40%,比沃爾瑪低15-25%。
走訪奧樂齊上海兩家店,《商業觀察家》認為,奧樂齊在食品、鮮食、日雜用品等品類上展現了價格競爭力,非標的生鮮“四品”(肉、蔬菜、水果、水產)暫稍顯平平。由此,也令得我們很期待,奧樂齊后期在生鮮領域的突破。
奧樂齊上海門店,蔬菜54個單品,水果30多個單品,包括常用食材和部分季節商品,價格帶以20元為主,主要以小包裝為主。蔬菜水果都是預包裝,商品鮮度很好,但價格一般。三文魚都是未切片的簡易包裝,做到價格低。水產以冷凍為主。與其它冷凍食品比如冰淇淋一起陳列在立體冷柜里。肉品以350克-400克小包裝為主。整體生鮮區陳列面積有限,水產與豬肉、牛肉陳列在一組冷柜中。
整體來看,奧樂齊給中國零售商上的第一課,應該叫正確認識自有品牌。
奧樂齊貨品大部分是自有品牌,表現出了三個層面的競爭力。一是品類寬,做自有品牌都能覆蓋消費者日常生活的80%以上需求,這些大部分都是獨有商品。由于能覆蓋消費者日常生活,奧樂齊其實是在打造生活方式的整體升級。
二是,品質優,奧樂齊有一套成熟的驗廠驗貨體系。跟供應商是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商業觀察家》試用奧樂齊從休閑食品到調味品到日化商品。從我們的體驗看,質量很好。我們在用其他零售商的一些自有品牌商品時,很多都用不下去。比如掛面等,跟市場同類消費品牌產品一比,口感、質量都差了很多。
三是,買手精選能力。看奧樂齊的自有品牌商品,還是覺得有些驚喜,它做自有品牌對本地消費需求的理解能力,甚至,比很多本土零售商都好的。奧樂齊會有專家團隊盲測商品。
國內商超整個自有品牌商品的發展則尚處于起步階段,商超的自有商品,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價廉質廉”的貼牌產品,主要是作為抬利的手段。
奧樂齊上海兩家門店,單店1300多個SKU,商品外包裝盒(袋)上注明“本產品由ALDI奧樂齊專賣”的定制商品、和原裝進口的ALDI自有品牌商品,覆蓋了店內全品類。僅有少部分貨架陳列TOP品牌商的通路貨。比如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歐萊雅、寶潔、花王、洋河、云南白藥、樂事薯片等。
大部分商品的小分類,奧樂齊都只提供一個品牌。選擇一家廠商合作獨家定制、專賣,找不到第二個品牌。只在啤酒等少數商品上,提供兩三個價格帶的選擇。定制專賣商品系列價格比較統一。
從顧客端來看,這是真正為消費者做出了“精選”。幫助消費者省去了挑選的時間。商家端看,一家工廠供應整個品類,更能以單品規模量競爭成本。
奧樂齊食品類、日用洗護類、調味料等諸多核心自有商品,和上海的商超、線上電商平臺對比,都還是有價格上的誠意和競爭力。比如550ml飲用純凈水售價1元,4L飲用純凈水售價6元,都比同類市場瓶裝水農夫山泉、怡寶等便宜35-40%。ALDI原裝進口的澳洲純牛奶1L售價只要8元。比如,調味料領域,醬油一般是超市不敢自己做自有品牌的,不敢下架一家獨大的海天醬油,提費則是想都別想。海天醬油各種500ml裝售價都在9.5元-11.9元。奧樂齊的醬油則是自有品牌,500ml特級釀造醬油售價8元。
奧樂齊的日化用品也是如此,自有品牌洗發水、沐浴露的香味,選取的是祖馬龍旗下最受歡迎的香氛氣味,定價在29-39元。售價15元的Friscodent系列牙膏。咖啡自有品牌EXpressi靈感取自于雀巢膠囊咖啡機,售價僅為雀巢的一半左右。
這類價格優勢明顯的自有品牌進口商品、定制專賣商品,其實可以舉出非常多例子。
重點是奧樂齊的定制專賣商品不是只打“低價牌”,很重視品質、安全的宣導。
以雞蛋為例。
雞蛋,通常是一家超市的引流“大器”。很多超市都會拿雞蛋做低價促銷,或做“拉新”,雞蛋也是價格幾乎打到了比較透明的程度。奧樂齊上海店蛋類三層貨柜只做了兩款商品,一個是雞蛋,一個是咸鴨蛋,作為夏季銷量較大的應季商品陳列在底層。雞蛋占據兩層貨柜,10枚裝450克重的保潔鮮雞蛋陳列在了第一層,售價10.90元;最便宜的12枚540克營養谷物蛋售價9.9元,陳列在中間第二層,用紅色電子價簽突出“本周特價”。對比盒馬定價最低的日日鮮雞蛋,400g8枚裝初產柴雞蛋9.9元,營養谷物蛋318克6枚裝盒馬售價是8.9元。叮咚買菜的叮咚安心蛋8枚12.80元。也就是說奧樂齊的特價雞蛋要比市面上便宜40-50%。
9.9元12枚裝的營養谷物蛋,價格打到了最低,但不會讓消費者覺得低價低質。“紫外線滅菌,清洗涂膜。雞種安心、雞糧安心、喂養安心、潔凈安心、追溯安心”,每一款商品上都有二維碼,包括對飼養的水源都有表述:“天然深層地下水飼養,來自蛋雞全產業鏈農場自產”,強調是營養健康的好雞蛋。
對比來看,《商業觀察家》看到國內商超的自有品牌商品開發,則無法做商品功能的分級,大都只能做到以包裝、規格來做系列開發。
這其實體現的是奧樂齊的供應鏈和自有品牌運營能力。
奧樂齊自有商品的低價來自:去除不必要的花哨包裝,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以穩定價格,精選商品實現提高周轉,減少庫存和人員開支。做自有、定制專賣商品。為此積累下百年經驗的品控能力、驗廠標準能力等一套供應鏈能力。
在奧樂齊專賣商品外包裝上標注的生產廠商名稱,基本上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來自二三線城市的中小工廠。比如生鮮和主食,奧樂齊上海門店的專賣產品大部分供應合作廠商都是來自南通、上海周邊郊區縣。食品、日化則是來自全國各地二三線城市,比如香腸來自河南駐馬店,調味料來自山東臨沂,大米來自東北。
國內零售商做自有品牌商品則有難度。一是不懂消費者,沒有買手能力,因為剛從聯營二房東轉型而來。二是國內商超進場費、陳列費、廠家促銷員為主的一整套傳統KA渠道促銷費用制支撐的前后臺盈利模式缺乏自有品牌生長的土壤。
用一位零售業老總的話說,“就算把超市的自有品牌商品做到了價格極致,店內那么多廠家促銷員,他會讓你的自有品牌賣好嗎?”
除了商品力展現的供應鏈能力,奧樂齊展示了一家實體店的生意可以通過運營的精細化做到極致。
在一些零售業內人士眼中,奧樂齊上海門店在精細化運營上已經做到極致,基本將成本管控到了每一個環節。
比如,定制商品割箱式陳列、蔬菜水果全部用物流周轉筐陳列是被提及較多的。奧樂齊的生鮮商品基本都是用周轉筐直接陳列。周轉筐在物流配送中心已經過標準化裝筐,不需要經過人手,直接到店陳列。
店內則可以看到很多簡化人工作業的內容。
奧樂齊自有品牌、專賣商品外包裝上大都擁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條形碼,比如薯條等膨化零食甚至是側面一整條都是條形碼。為的是收銀員無論從哪個角度拿起商品都能最快看到條形碼,完成掃碼收銀,提高收銀效率。
成本管控到極致的一個細節是:以奧樂齊門店蔬果貨架的促銷端架來看,其是明確了促銷貨架的斜面假底可以移動,非促銷貨架假底固定。這樣在常置性商品做輪轉延伸或特賣促銷時,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門店的上貨頻次、減少人工操作,也減少物料的損耗。
斜面假底可以移動,意味著想促銷出量的時候,可以大規模把量擺起來,減少上貨頻次、減少人工;平時正常售賣就固定假底,不會出現把假底拿掉后找不到的物料損耗。
業內人士認為,從奧樂齊門店前端來看,后期隨著門店復制展開規模,后期員工會非常少,少到1家門店不超過4-5人。
滿足消費者每日生活所需,到底需要多少商品,需要一家多大的店面?中國零售業過去一直是在追求“大而全”上做盡了文章,卻讓消費者和商家兩頭都“叫累”。
奧樂齊的答案是500多平米,1100-1300多支SKU。只有標準大賣場的1/10到1/5,但奧樂齊集中了高復購率和家庭消費占比大的商品。每個品類分類可能只有一個品牌,但基本可以滿足消費者日常生活所需。
即食即烹、水果蔬菜、肉禽蛋類、休閑零食、酒水飲料、乳飲沖調、家清百貨、糧油調味等日常生活高頻所需全部覆蓋。在德國,ALDI的“特賣商品”功能強大,是要起著輪轉、延伸到“非食品”品類的商品動態補充,比如電器、百貨、服飾、戶外、家裝、園藝、文具、工具等店內日常不做的常規性品類會采取“特賣爆品”的形式做延伸。這使得一家500多平米的奧樂齊門店,能因為特賣主題和場景的輪轉、迭代更新,而完成堪比專賣店的購物需求。
小業態店,意味著要高頻。幾乎所有的小業態店都圍繞消費者的“一日三餐”、日常生活所需。由此,需要一定比例的生鮮功能。生鮮商品和日常生活所需商品,無疑都需要價格親民、平價低價。奧樂齊的解題是自有品牌、專賣商品成為引流和聚客的目的性流量品類。
奧樂齊的解題,“精選品類”背后其實是完全不同的零售經營能力。需要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把控,和對選品、開發商品、驗廠等一整套供應鏈的能力。
由于能自控供應鏈,自己選品,奧樂齊能在小面積店鋪內真正做到“小而全”。這與中國過去的“大而全”的大賣場零售是完全不同的理念和模式。
一些零售業內人士直言,奧樂齊上海門店,核心在于商品力的打造,這是一套全新的不同于中國零售業以費用制驅動的大賣場KA渠道的手法,于是,給消費者呈現出的差別也是如同“恒河兩岸的區別”。
盡管奧樂齊中國門店在蔬、果、肉、水產等生鮮領域表現一般,尚未展露與其食品、鮮食、非食等領域的低價折扣的“價格屠夫”的一面,但畢竟是首批門店的測試。在華的全新體系的供應鏈打造需要時間積累,尤其是本地化的生鮮供應鏈。
奧樂齊售賣的生鮮商品都是基本款。海外市場,奧樂齊的生鮮只要滿足居民日常烹飪所需的基本原料即可,本身西式餐飲沒有太多的精細加工分類。在奧樂齊上海門店,奧樂齊已經開始兼顧到中國餐飲烹飪的復雜程度,及中國飲食精細化、對食材挑剔的需求。
本身模式上對生鮮的定位有所差異。大賣場、生鮮店都是將生鮮做引流,食百來賺毛利,由此生鮮會做得更極致,甚至商超的生鮮已經進化到與農貿市場“爭客流”的階段。
不過,看得到奧樂齊在努力變化。在開店1個月后,《商業觀察家》看到,奧樂齊店內豬肉的陳列面積,開始超過牛肉和水產。其次,奧樂齊店內的豬肉做了很匹配中國消費者烹飪習慣的細分。
由“奧樂齊中國專賣”的豬肉,做的是優質黑豬肉。由奧樂齊專賣的黑豬肉品類是引進沙烏頭黑毛豬,品類細分為10個單品,分別按豬夾心肉、小排、大排、五花、后腿5個黑豬肉單品;新鮮豬肉單品更多,到了10個,分類更細:帶皮豬后腿、切片豬大排、帶皮豬五花、豬肉糜、豬爪、豬湯骨、帶皮豬肘、豬肋排、豬小排、帶皮豬前腿。豬肉每份都在350克-450克重之間。價格每份以18-20元左右居多。雞肉,則只有專賣的冰鮮黃羽雞、雞翅中、雞爪、雞翅根、琵琶腿、雞胸肉6個單品。
同時,很值得一提的是,奧樂齊對生鮮的理解是更強化了即食熟食、主食,這是奧樂齊上海門店特色很突出的部分。
以便當為例,尤其在奧樂齊上海靜安體育中心店體現明顯,這家店區別于奧樂齊上海閔行店周邊以上海本地拆遷戶、本地居民為主,是個外籍人士、年輕人、寫字樓白領聚集的商圈店,由此這家門店進門就是便當、三明治、沙拉、果汁、甜點的島柜,給予了不亞于便利店的中式、西式的早中午晚餐及下午茶的豐富選擇。提供的便當主食有法式烤雞餐、德式豬肘酸菜燉土豆、意式肉丸烤蔬菜、印度式咖喱雞肉飯等30款便當產品。也有適合當下年輕人及全國無辣不歡的川味小龍蝦三明治和便當。便當、沙拉、三明治等鮮食價格帶與便利店便當持平,口味品類比便利店更豐富,一半西式,一半中式。臨近保質期的“五折”標簽看上去都不失品質感。蔬菜水果預包裝,肉類水產都只有基本款,但加重熟食、主食鮮食來看,奧樂齊似乎對抓住“不做飯”的年輕客群更感興趣。
美國哈佛商學院零售專家M麥克爾教授提出過著名的“零售輪轉理論”(Wheel & Retailing ),即零售業的業態變革有一個周期性的像車輪一樣的發展規律。
推動零售業態如車輪般滾滾向前變革的內動力一直未改變,那就是零售業的革新者都是以低成本、低毛利、低價格替代舊業態。“成本領先戰略”是所有成功零售業的通用武器。
大賣場、折扣店、倉儲式商店的迭代,都是沿著這一規律發展起來。
大賣場曾是中國零售市場的主流業態,但由于“成本領先戰略”武器的日漸鈍化,在購物便利性及性價比上,與消費者的真實需求漸行漸遠。可例證的是,大賣場曾經寸草不生的“3公里死亡圈”內,相繼復蘇雜貨店、水果店、專業店等小業態。正是大賣場喪失了價格和便利的優勢。
大賣場過去都靠“一站式、大而全”集客,但現在中心商圈商業逐漸飽和,城市人口結構與消費習慣的變化,工作節奏加快,消費已經進入個性化時代,年輕人不再囤貨,目的性購買在減少,在浩如煙海的上萬個sku中去尋找自己要的商品似乎是上一代的購物方式。現在的消費者,更需求“就近購買”。全球零售業都有越來越小型化、精細化的趨勢。
在大賣場,不僅現在消費者需要支付層層加價的KA渠道的溢價商品,整體仍是需要在浩如煙海的商品中去大海撈針般尋找自己的商品,而現在的年輕消費者已經沒有耐心去找商品,他們更需要商品來找人。
奧樂齊是“貨找人”的理念,每一個品類都是經過奧樂齊精選過的品類,消費者不用費心選擇,只顧相信奧樂齊,時間本身有成本價值,而奧樂齊還是“好貨不貴”的高性價比的商品,如此時間的累積就是顧客忠誠度和黏性的養成只有“精選”,才能以單品起量競爭成本;只有做出成本優勢,才能許顧客以低價折扣。顧客被“性價比”黏住,才能還以商業的成功。
奧樂齊,背后不僅是超市由大到小、如何做減法,本質是整套費用制盈利模式的切割。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奧樂齊的到來,目前還看似不起眼的兩家小店面,我們卻分明看到一場商業變革的潮水正在席卷而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12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4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85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3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1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6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2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