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快遞服務站正式納入監管,申請新業態快遞許可證后,快遞末端的另一種新業態智能快件箱,也正式開始了相關試點工作。
根據老鬼掌握的消息,國家郵政局早在6月14日就發布了關于企業運營智能快件箱經營快遞業務許可試點工作的通知,推進相關工作扎實落地。
通知指出,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是當前快遞末端服務的重要形式,智能快件箱網點是快遞末端網點的類型之一,適應了人民群眾便捷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
企業運營智能快件箱經營快遞業務許可試點工作是順應行業發展需要,健全完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制度的重要舉措,對于快遞新業態、新服務、新模式納入監督管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通過開展試點工作,總結對企業運營智能快件箱經營快遞業務實施省內許可的工作經驗,細化優化核定規則,暢通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與快遞末端網點備案的工作關聯,為全國全面實施奠定基礎。
需要指出的另一個大事件和時間線是,該通知發布后的6月20日,交通部部長李小鵬正式簽署2019年第16號令,發布了一部重要的行業法規《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該辦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
試點工作都在哪里開展,有何具體要求?誰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螃蟹的人”?快遞準入的許可制度實施后,對智能快件箱江湖會帶來哪些影響?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幾個話題。
老鬼梳理了國家郵政局發布的《企業運營智能快件箱經營快遞業務許可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總結出了幾個要點,供大家參考。
1.試點區域及期限
方案明確,選取江蘇、廣東、四川三省為試點省份。其中,每個試點省份選擇不少于3個設區的市作為試點城市。
試點期限為2個月。如果以通知和方案發布之日為起點,具體的時間段為2019年6月14日至8月14日。
7月份馬上就要過完,也就是說再過兩周,該試點工作就將結束。這也意味著,接下來這段時間,江蘇、廣東、四川三省肯定會有“頒證”信息發布。
2.牌照的屬性
首先,同屬快遞新業態。
智能快件箱快遞牌照與之前試點和頒布的快遞服務站許可證一樣,都是新業態快遞許可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次,該牌照是省級許可證。
方案明確指出:
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在江蘇省、廣東省、四川省設立公司,申請所在省的省內快遞業務經營許可。
其中——
在試點城市設立分支機構、開辦智能快件箱網點的,可以依據其分支機構和智能快件箱網點的情況核定其是否具備服務能力。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申請經營快遞業務的地域范圍核定到設區的市。
在試點城市未設分支機構,但設有僅承擔服務管理功能、不實際提供快遞服務的管理機構的,可依據服務管理機構和智能快件箱網點的情況核定該企業是否具備服務能力。
這里面提到了一個新概念智能快件箱網點。何為“智能快件箱網點”,具體是設置在住宅小區、高等院校、商業中心、交通樞紐等區域的,由智能快件箱組成的快遞末端服務設施。
智能快件箱網點可以由多個主柜、副柜組成,但不應少于一個主柜。
3.申請條件
最核心的指標有以下幾個:
服務能力核定
一是數量:參與試點的每個市符合要求的智能快件箱網點一般不少于20個。
關鍵詞:不少于20個
二是查詢:能夠提供寄遞快件的業務咨詢、電話查詢和互聯網信息查詢服務;同時還要提供設置在設區的市的分支機構(服務管理機構)名稱、辦公地址、對外聯系電話、負責人等信息。
關鍵詞:寄遞快件,不僅僅是派送
三是場地:除了基本條件,還要為實名收寄提供技術條件和技術服務;為收件人驗收、拒收快件提供技術條件;安裝監控設備。
關鍵詞:實名制,驗收/拒收,監控
四是信息存儲:能夠保存快遞服務信息不少于3年。
五是書面協議:有與所合作的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簽訂的書面協議或者意向書。
服務質量管理和業務操作規范
一是服務種類、服務時限、服務價格等服務承諾公示管理制度。
二是投訴受理辦法、賠償辦法等管理制度。
三是運營智能快件箱提供寄遞服務的查詢、收寄、投遞等操作規范。
安全方面的要求
對現有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具有一定“挑戰性”的,主要是以下幾條:
一是安全檢查。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第三十二條委托第三方企業對快件進行安全檢查的,具有委托安檢的協議。
二是數據接口:配備統一的計算機管理系統,配置符合郵政管理部門規定的數據接口,能夠提供快遞服務相關數據。母公司應當滿足與國家郵政局的接口要求。
快遞服務站許可試點中的“首證”毫無意外被菜鳥驛站拿下,參與試點的浙江、山東和福建三省都將第一證頒給菜鳥驛站當地的分公司。
不同于菜鳥驛站在快遞服務站領域的“一家獨大”,智能快件箱領域有實力的玩家可以說很多。因此,對“首證”的爭奪相對更加激烈。
誰最有可能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試點的三個省份來看,這種競爭的“火藥味兒”也頗濃
廣東省坐擁豐巢總部;
四川則是中郵速遞易的誕生地,被整合后總部雖然遷入北京,但大本營仍在成都;
唯一看上去實力“較弱”的是江蘇。但江蘇在智能快件箱應用與推廣方面卻有一個“明星項目”鹽城智能信包箱的改造和普及。
2018年9月13日,為了總結智能信包箱建設經驗,突破智能信包箱建設的制度難題,提升郵政普遍服務水平,國家郵政局還在鹽城專門組織過一次智能信包箱建設推廣會,力圖將該模式復制到全國。
此外,除了智能信包箱這個明星項目,江蘇也是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的老家,今年2月份京東正式宣布投放自營快遞柜,來勢洶洶,絕對是不可小覷的玩家。
除了上述提到三個試點省的“明星企業/項目”外,智能快件箱有實力去申請快遞牌照的玩家也還有很多,比如
阿里系的菜鳥驛站快遞柜:菜鳥除了入股中郵速遞易之外,還于2018年1月推出菜鳥驛站智能快遞柜,并在雙11前夕對快遞柜進行升級。雖然時間不長,但目前的投放數量據說也很可觀。
在高校場景有一定優勢的遞易智能柜,目前已在上海、廣州、北京、浙江、江蘇等地超過120所高校內建立服務站,并在繼續高速擴展中;深耕北京的近鄰寶等等。
……
玩家集聚,而且都具備申請條件,最終誰能摘得花魁,拭目以待。
“持證”上崗意味著市場準入的門檻在提升;統一納入管理部門監管,也意味著對運營企業的服務要求和能力要求更高、更多。在這種情況下:智能快件箱江湖的新一輪洗牌會開啟嗎?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準入制度的實施,智能快件箱行業有望駛上“快車道”。因為未來能預見的市場太大了。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8年度快遞市場監管報告》:
2018年,全國共投入運營智能快件箱27.9萬組,新增7.3萬組,箱遞率達8.7%,同比提高1.9個百分點。
前景誘人,空間巨大。但對智能快件箱運營企業來講,卻有著更為現實的問題和挑戰
一是遲遲走不出虧損困境,盈利模式始終跑不通。智能快件箱確實是好東西,方便了消費者,也有效緩解了快遞公司的末端壓力和派送之痛,但因為成本和運營費用高昂,收入渠道相對單一,即便是頭部的這幾家企業,依然承受著巨大壓力。
二是服務要求越來越高。最近發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后,對能力和服務的要求更加細化,運營企業如何從這些硬性要求出發,去協調和平衡與快遞公司、快遞網點以及快遞員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將是一個普遍存在的難題。
三是資本對智能快件箱這個領域的態度越來越冷淡。重投入、盈利難且回報周期長,資本的熱情早在前幾年就已經消磨殆盡,未來也很難再重燃。
站在這幾個角度,智能快件箱的存在更像是為巨頭“做嫁衣”,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從屬或者依靠一個大的生態體系,是某一個生態體的配套設備。諸如豐巢、菜鳥驛站快遞柜、京東自營快遞柜等玩家的布局,都遵從了這個邏輯。
剩下的玩家,要么站隊,要么清退,貌似已經沒有其他出路。你說呢?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84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41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27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10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67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95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9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8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86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