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22日,中國資本市場的大日子,科創板25家企業“批發”上市了,也許將成為中國市場的轉折點。今天我們重點談談“加盟制”的韻達 申通 圓通和德邦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7月22日,中國資本市場的大日子,科創板25家企業“批發”上市了,也許將成為中國市場的轉折點。今天我們重點談談“加盟制”的韻達 申通 圓通和德邦在資本市場的表現。
與科創板完全不同的是,在另一個市場,我們驚喜的看到韻達股份和申通快遞創出了新高,截至7月22日,韻達股份市場達到760億,申通快遞市值達到440億。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圓通速遞市值僅有335億,德邦股份市值125億。
接下來一個月,對快遞股來說,屬于相對真空期,誰會成為“空窗期”的明星股呢?
有意思的是,今年以來,A股上市的快遞公司中,業務量增速最快的韻達和申通,也是股價漲幅最大的,申通快遞漲幅高達79%,投資者不斷下注該公司的原因歸結有二:其一是資本開支的加大,服務提升明顯;其二是阿里巴巴入股,同時對其進行“全面改革”。韻達股份的股價在投資者眼里,最為意想不到,猶如其公司的業務排名,看似無聲,最終用結果說話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圓通速遞的股價在Q1表現還是不錯的,進入Q2以來表現令人失望,同時其業績增速、人事變動,服務質量,網絡輿情等使得投資者極其失望,期望圓通股價絕地反擊的投資者沒有等來鮮花。圓通19年最終的表現怎么樣,就看未來兩個月了。
德邦股份在所有快遞公司中,是唯一下跌的公司,年初至今股價大跌20%,這也與Q1業績過于失望密切相關,同時德邦18年年報顯示,德邦將堅持“快運+快遞”并行的策略,但是德邦物流又更名為德邦快遞,我們在2018年德邦更名前明確談到,德邦需要向市場明確清晰的戰略方向,公司只能“二選一”或者有明確“主次”,德邦最終決定參與競爭更為激烈的快遞市場,但是沒有從行業解決方案著手,而是選擇所謂的“大件快遞”,這個在國內市場是很難有明確的定位的,猶如洗發水或飲料的“大小包裝”,都出自同一家公司。另一方面,德邦上市以來,董事會和高管都進行了洗牌,讓投資者無奈,H1財報一個月后發布,讓市場很難樂觀起來,德邦的股價也連續創出新低,緊接著德邦的理財也“踩雷”了,涉及金額1.6億元。德邦掌門人緊急“補倉”(質押股權660萬股),但是這個力度明顯過小,其公司股價依然沒有止穩的跡象,我們維持一個月前的判斷:德邦股份100億市值的分界線。
最新的機構研報顯示,華泰證券給予申通快遞“增持”評級,
最新的機構研報顯示,國金證券給予韻達股份“買入”評級,
最新的機構研報顯示,國金證券給予圓通速遞“買入”評級,
最新的機構研報顯示,中金給予德邦股份的評級下調為“中性”(原因是理財“踩雷”),此前并未有中性評級的出現。
來源|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2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0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7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6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50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6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