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意小天鵝。”飛了60年,終于抵不過“后生”的來勢洶洶。嫁入美的,對它來說應該算是個不錯的歸宿。
5月8日,小天鵝A股開始停牌,57.39元成為它在A股留下的最后身影,之后它將會向深交所申請終止上市。
5月27日,小天鵝B股先于其A股股票終止上市,離并入美的集團又近了一步。
在正式終止上市前,小天鵝給股民們派發了大紅包:每10股派發40元現金紅利。
從此小天鵝退居幕后做美的的“賢內助”。
小天鵝曾是中國人最熟悉的洗衣機品牌。
1958年,無錫陶瓷廠創立,這是一家國有企業。20年后,無錫陶瓷廠與無錫第二機床電器廠進行了合并,成為國內第一家生產洗衣機的公司,名稱也更改為“無錫洗衣機廠”。
這一年,它制造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臺全自動洗衣機。
不過,當時的中國,洗衣機還是奢侈用品,一般家庭根本消費不起。所以,這個歷史上第一臺,并沒有給洗衣機廠帶來效益。
進入上世紀80年代,無錫洗衣機廠又一次更名,成為后來中國人都熟悉的無錫小天鵝。
1987年,小天鵝引進了日本松下公司的技術和設備,解決了此前國產洗衣機故障多又噪音大的問題。進入1990年代,小天鵝繼續引進吸收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在國內的洗衣機行業始終保持技術上的領先。
技術保證了小天鵝的品質,廣告宣傳成為它后來家喻戶曉的法寶。
小天鵝在中央電視臺打出廣告“全心全意小天鵝”,之后又在全國各地的地方電視臺投入廣告。這句廣告詞幫小天鵝打出了知名度。如今提起小天鵝,還有很多人立馬能想到這句話。
廣告之外,小天鵝還有過一次經典的營銷。
改革開放后,年輕人結婚的“三大件”升級為冰箱、電視機和洗衣機,而在1990年代,洗衣機的選購上,新婚夫婦的首選就是小天鵝。因為,他們只要拿著結婚證,就能用非常優惠的價格買到小天鵝洗衣機。
所以,短短幾年時間,小天鵝就讓自家的洗衣機走進了大部分中國家庭,成為一個國民品牌。在很多80后與90后的兒時記憶里,家里都有一臺綠桶的小天鵝洗衣機。
1996年,小天鵝在深交所上市,發行B股。1997年,小天鵝的年利潤已經過億。同年,小天鵝發行A股,成為“中國洗衣機第一股”。
1998年至2002年,小天鵝的銷量已經占了國內家電市場的一半,達到了巔峰期,那時候格力、美的和海爾難以對它形成威脅,完全被它“吊打”。
在發展勢頭良好的時候,小天鵝栽了跟頭。
2002年,在洗衣機業務最好的時候,小天鵝意外出現了6億元的虧損,股票名稱前被加上了“ST”。
接下來在引進投資上,又遭打擊。
2003年,南京斯威特集團入股小天鵝。但是,斯威特集團沒有按照承諾交付股權轉讓費,不但沒有注入優質資產,反而還挪用了小天鵝的資金,最終導致這場股權轉讓失敗,斯威特董事長嚴曉群被刑拘。
同時,小天鵝內部管理人員投資股市違規曝光,時任小天鵝董事長朱德坤和小天鵝集團的其他4位高管被宣布退休。
遭遇一系列變故后,小天鵝的業績快速下滑,以至于后來需要售賣一些資產來償還債務。
在競爭少,缺乏技術的年代,小天鵝依靠引進的技術和自身的創新,成為洗衣機行業的代表。過去的幾十年里,小天鵝連續11年銷量全國第一,也曾征服80多個國家的市場,一度成為全球第三大洗衣機生產商。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競爭者入場,國內技術發展,在西門子這樣的強敵之外,海爾、美的等國產品牌也快速追上來。
進入21世紀,中低端洗衣機占主流的小天鵝,在面對越來越多的競爭對手時,過去的優勢一點點喪失,市場份額逐漸被蠶食。
2008年,美的集團收購了小天鵝24.01%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之后通過多次收購、換股,美的集團不斷提高持有小天鵝的股份。2010年,美的電器將榮事達洗衣機業務注入小天鵝。2013年9月,小天鵝的控股股東變更為美的集團。據公開數據顯示,在合并前,美的集團直接和間接持有小天鵝的股權比例為52.67%。
不過,因為實施雙品牌策略,美的集團旗下的其他洗衣機業務,與小天鵝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同業競爭和關聯交易。2016年,關聯交易金額為54億元,之后逐年增加,到2018年雙方的關聯交易金額已經突破100億元。
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合并小天鵝成為雙方最佳選項。
去年10月23日,雙方董事會通過了美的集團以143.8億元吸收合并小天鵝的方案,并且在今年初獲得證監會通過。
根據小天鵝在5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在換股吸收合并完成后,小天鵝將終止上市并注銷法人資格,美的集團方面將承接小天鵝的全部資產以及一切權利與義務;另外,美的集團因此次換股吸收合并所增發A股股票,將申請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流通。
從經營來看,近3年來小天鵝的業績比較穩健。2016年凈利潤為11.75億元,2017年為15.06億元,2018年則是18.62億元,實現了20%以上的增幅。今年一季度,小天鵝實現凈利潤6億元。
對美的集團而言,小天鵝在洗衣機行業多年的發展基礎,能夠幫助其進一步提升家電行業的地位。至于小天鵝,它的單品經營模式,很難與競爭對手的多品類競爭。
對于雙方的合并,美的集團還明確表示,美的集團洗衣機業務將繼續實施“雙品牌”經營。
美的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去年就曾表示,小天鵝私有化之后,雙方未來的洗衣機業務,從產品到研發等,都將會形成更強的協同效應。
對于小天鵝而言,2014年開始,市場份額在逐年加速下滑。去年,小天鵝的銷售收入為112.14億元,比青島海爾整整少50.68億元,利潤也要比海爾少22.5億元。
從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小天鵝很難再通過單打獨斗獲得很好的生存空間里。
近年來,家電行業的增速明顯放緩,各品牌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
根據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發布的數據,2018年家電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49萬億,增幅為9.9%,利潤1225.5億元,增幅為2.5%。這其中,家電市場零售規模增速明顯放緩,僅同比增長1%。
在眾多家電業務中,美的的競爭對手很多。但在洗衣機行業,今后需要對標的競爭對手是青島海爾,后者占市場份額優勢明顯。
美的對小天鵝的合并,能不能對海爾發起挑戰?單純比較數據,美的似乎還遠沒到能追上海爾的程度。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發布的洗衣機行業2018年中數據來看,海爾的市場份額為33.2%,小天鵝與美的占的份額分別是18.3%和6.2%,即使合并仍然有10%左右的差距。
另外,從細分產品的角度上看,得出的結論似乎也大同小異。
去年,小天鵝向中高端市場發力,海爾趁勢在中低端市場又拿走了部分市場,再次拉開與美的的距離。在高端市場,海爾并沒有失去多少份額,仍然大幅度領先美的系超過20%的份額。
不過,未來的競爭不是簡單的數據疊加。
目前看來,美的集團已經制定好了合并后的打法:旗下幾個洗衣機品牌各有優勢,比如美的洗衣機在輪播技術領域儲備雄厚,小天鵝在高端洗衣機中有技術優勢。今后幾個品牌洗衣機業務之間資源、技術打通形成合力,小天鵝的產品走高端市場,協同2016年收購的東芝白色家電打開海外市場,美的洗衣機則主打中低端市場。
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深度的資源整合,各個品牌有的放矢,相互之間又形成更好的協同,勢必會給海爾造成壓力。
美的與小天鵝,到底是1+1大于2,還是仍然等于2?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2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3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1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