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認為,即時零售是零售業態終局,最終會占據零售市場80%份額,成為前所未見的巨型零售業態。
以上結論,是通過一個“公理”和一個“假設”推導出來的,本文解析整個推導過程,展望未來路徑。
所謂公理,是不用證明的事實道理,比如“1+1=2”這就是一個公理,不用證明,絕對正確。
“1+1=2”是數學大廈的公理,那么零售業的公理是什么了?
零售業的公理是:“零售業態進化方向是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這是公理嗎?是不用證明的事實道理嗎?
當然是 ,因為零售業的目的是滿足人類需求,人類需求就是“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目前主流零售業態,都能從“多、快、好、省”四個維度解析。
淘寶和拼多多,滿足的是“更多、更省”的需求。
便利店,滿足的是“更快”的需求。
大型超市和菜市場,介于電商和便利店之間,比淘寶“更快”,比便利店“更多”和“更省”。
目前的即時零售,滿足的是“更快”的購物需求
你發現了嗎?目前的主流零售業態,只能滿足“更多、更快、更好、更省”某些方面的需求,不能同時滿足這四個需求。
如果未來某個業態,能同時滿足“更多、更快、更好、更省”這四個需求,那么這個業態就是終局零售業態。
如果你同意以上“公理”,那么看接下來的“假設”。
本段介紹一個“假設”,提出這個假設之前,還需要介紹另外一個零售業的公理,這個公理是:“技術是零售業進化的基礎?!?/p>
大型連鎖超市,出現的時間不過幾十年,為什么在幾十年前出現,原因是什么?
是因為出現了計算機,數據庫等技術,如果沒有它們,那么就不會有收銀機和進銷存系統,就沒有連鎖管理上萬商品的能力,就不會出現大型連鎖超市。
電商平臺,出現的時間不過二十年,為什么不是五十年前出現,而是二十年?
是因為有互聯網技術,如果沒有互聯網,就不會出現電子商務,就不會有淘寶、京東、拼多多。
連鎖超市、電商平臺之后的下一代零售業態是什么?未來會出現什么技術變革,催生出下一代零售業態?
本段的“假設”就是假設出現技術突破,假設無人倉和無人配送技術成熟,低成本的使用在零售行業。
如果無人倉和無人配送技術成熟,最受益的是即時零售,是前置倉。
我們一起暢想,如果無人倉,無人配送技術成熟,那么前置倉即時零售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目前樸樸超市、小象超市(美團買菜)在毛利率23%的情況下,已經有部分倉實現盈利。
請看下表
上表是樸樸超市、美團買菜的單倉損益表,僅算履單成本(倉內+配送),不算營銷、研發,總部成本。(數據來自公開媒體,老張經驗推導)
上表顯示,毛利率23%,履單成本20.17%,履單成本分為2類,一類是不會受到無人倉,無人配送影響的成本,此成本占比4.28%。
第二類是受到無人倉,無人配送影響的成本,此成本占比15.8%。
可以推測,如果無人倉,無人配送技術出現和成熟,那么15.8%的成本降低最少一半,那么整體僅需12.25%的履單成本,履單成本下降8%。
動態看,即時零售成本降低,競爭力增強,銷售增加,前置倉立體化,會進一步推動成本降低,未來即時零售售價會低于目前的折扣店。
老張認為,如果“無人倉、無人配送”技術成熟,未來經歷如下三個階段變化。
第一階段:首先是現有前置倉使用無人倉無人配送技術,履單成本降低,購物門檻和商品價格降低,吸引更多人使用即時零售購物;
第二階段:更多的消費者帶來更多的銷售,更多的銷售不僅推動成本進一步下降,還會推動商品豐富度大幅提升;
第三階段:商品豐富度大幅提升,于是出現超大面積的前置倉,比如出現2萬平米前置倉,經營10萬SKU商品;
新技術的出現,開始階段會幫舊業態提高效率,然后會重塑業態,出現基于新技術的全新業態。
老張認為,符合無人倉、無人配送技術的新業態就是2萬平米的超大前置倉。
因為2萬平米的超大前置倉,才符合零售業的基礎公理:“零售業進化方向是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可以想象,如果出現2萬平米的前置倉,那么我們的購物體驗會變成:10萬SKU能滿足90%的購物需求,下單后30分鐘內收到貨物,價格極低,平均毛利率只有12%左右,敏感商品的毛利率低于10%。
有了如上的購物業態,你還會去淘寶等電商購物嗎?有了如上的購物業態,你還會去超市和菜市購物嗎?
所以,老張認為,零售業態的終局是即時零售,即時零售未來會占據80%的購物份額。
本文用一個“公理”和一個“假設”推導出一個結論:“零售業態的終局是即時零售”。
如果你相信,以下三點:
1、零售業態進化方向是更多,更快,更好,更?。?/p>
2、技術變革是零售業態進化的基礎;
3、無人倉和無人配送技術未來會成熟,會低成本用于零售業;
那么你就應該相信本文的結論:“零售業態的終局是即時零售,即時零售會占據80%市場份額。”
以始為終,現在即時零售還處于初級階段,未來很精彩,過程很有趣。
老張寫作《即時零售傳》,是為了梳理即時零售的前世今生、終局和過程路徑,通過體系化梳理即時零售信息知識,完善思維導圖,提升對即時零售的認知。
認知就是生產力,認知是判斷什么時候做什么,選擇比努力重要。
正確的判斷是建立在大量信息和思考的基礎之上的,老張專注于積累這些信息和思考。
歡迎對即時零售有興趣的伙伴找老張溝通交流,共享信息,共同提升認知。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24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59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1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43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399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49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289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299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1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