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郝春曉女士發言
在“邁向零排放交通論壇2023——暨中國清潔交通伙伴關系(CCTP)年度會議”上,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郝春曉女士作題為“非道路移動機械零排放轉型的機遇與挑戰”的主旨發言,以下是對郝春曉女士發言的總結呈現:
PART/ 01
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是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兩大類型。其中,工程機械主要為挖掘機、裝載機、叉車,占比超過95%;農業機械主要為拖拉機、收獲機械,占比超過60%。
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和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的數據,近年來,中國的工程機械的年銷量雖然有小幅度下降和波動,但整體還是處于上升趨勢。農業機械近幾年呈現出大型化發展趨勢,總動力在10億千瓦左右。
從排放來看,《中國移動源環境管理年報(2022)》數據顯示,移動源NOx排放量約占全行業的60%,非道路移動機械NOx排放量占移動源的29%,PM排放量占移動源的57%。工程機械中,約92%的NOx、97%的PM來自于挖掘機、裝載機和叉車。可見,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放占比非常高,且預計在未來保有量仍會有小幅增量的情況下,其碳排放將呈現增長的趨勢,這也是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實現減污降碳和零排放的關鍵原因所在。
圖1 2021年中國移動源NOx排放情況
圖2 2021年中國移動源PM排放情況
PART/ 02
關于非道路移動機械零排放轉型的機遇,目前,《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等引導政策、燃油機械淘汰更新補貼等激勵措施及重點行業績效分級等行業環保激勵政策,為非道路移動機械零排放轉型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設立了零排放控制區,中國部分地區非道路低/零排放區也已有法律基礎,可以在地方實施試點,運用低排放區+經濟激勵的政策組合實現非道路機械的零排放轉型。
但也應看到,非道路移動機械的零排放轉型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比如非道路移動機械種類繁多,工程機械應用場景復雜;零排放化處于起步階段,僅小型叉車有成熟產品;電動農機多數為概念機或樣機,商業化產品較少;歐美園林機械設備電動化程度高,我國電動化率還很低。這些現實情況阻礙著非道路移動機械的零排放轉型的進一步推進。
PART/ 03
加速非道路移動機械零排放轉型,以下政策建議值得思考:
完善法規標準體系,將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控制相關要求納入環境法典、研究制定非道路移動機械管理辦法、升級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等;
完善監管體系,進一步強化部門協同、加強非道路在線監控管理及劃定低/高排放區等;
建立獎勵激勵機制,制定零排放貨運示范區實施方案、對重點行業績效分級評定指標中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清潔化程度提出進一步要求等。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3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3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39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18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