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競爭仍是行業主基調,伴隨旺季來臨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韻達在經歷22年困境后持續進行網絡質效提升及加盟商賦能,同時持續收縮主業周邊業務,實現費用端優化,23Q2盈利中樞已出現回暖跡象,下半年具備向上彈性。
? 行業仍具韌性,格局分化加速。件量端,2023年以來行業件量實現復蘇,6、7月份件量增速分別為11.4%、11.7%,預計2023年全年業務量增速為15%;價格端,7月行業單價同比下滑5%、環比下滑3.3%至8.8元,但近期產糧區相關引導頻出,或推動行業價格企穩,我們認為政策端對行業單價仍有托底效果,而伴隨旺季來臨,價格邊際改善信號或已出現;格局方面,高質量競爭仍為主旋律,對企業的經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在網絡精細化管理、服務質量、末端賦能、市場積極性等方面均具備優勢的企業方能決勝未來。
? 網絡底盤扎實,看好網絡及費用端改善帶來的向上空間。2022年受到疫情沖擊和公司網點管理問題,經營表現整體承壓,韻達與中通的市占率差值擴大至6.2個百分點,但從歷史發展看,韻達在核心資產構建、長期服務水平、網絡均衡性等資源稟賦方面底盤扎實,公司前期資本開支投入水平僅次于中通,核心資產的搭建具備前瞻性。23年以來公司積極調整經營策略,一方面通過召開網絡大會,進行加盟商考核等方面調整,另一方面持續進行戰略聚焦,收縮快遞周邊業務,實現銷售和管理費用的優化,23Q1公司單票銷售費用和單票管理費用分別環比改善0.01/0.03元,預計相較同行在費用端仍有0.02元左右的優化空間,23Q2公司預計實現中樞單票歸母凈利0.11元,環比提升0.03元,改善跡象已現。
? 投資建議。行業方面,部分產糧區發布相關引導倡議強調抵制行業惡性競爭,高質量競爭仍是主基調,伴隨旺季來臨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上游電商平臺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如何提升快遞服務質量、保障快遞時效成為競爭壁壘之一,判斷后續頭部快遞企業與電商平臺之間的賦能及合作將持續深化,實現優勢互補和協作共贏。韻達持續進行網絡質效提升及加盟商賦能,同時持續收縮主業周邊業務,費用端實現優化,23Q2盈利中樞出現回暖跡象,旺季來臨下公司下半年具備向上彈性空間,綜上,上調盈利預測,預計23-25年歸母凈利潤為23.1/33.0/39.0億元,對應23年PE為12.9x,PB為1.6x,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 風險提示:快遞價格戰惡化、政策調整風險、加盟網點不穩定、人員成本、運輸成本大幅上漲。
件量端,2023年快遞行業業務量持續修復。受到春節錯期以及疫情感染高峰影響,2023年1月業務量同比下滑17.6%,1-2月合計業務量達到164.0億元,同比增長4.6%,3月行業業務量持續修復,同比增長22.7%,4月受到去年低基數影響,業務量增長較為顯著,達到36.4%。5-6月份,伴隨電商平臺促銷,行業日均單量達到小高峰,6/7月份行業增速分別為11.4%、11.7%。根據交通運輸部,近一周(8.7-8.13)快遞攬收量為24.3億件,環比增長3.7%,投遞量為23.9億件,環比增長1.6%。
從上游消費情況來看,伴隨疫情防控政策緩解,宏觀經濟及社會零售總額均出現一定程度的復蘇。2023年7月,中國社零總額達到3.7萬億元,同比增長2.5%,4-6月份同比分別增長18%、13%、3%,7月增速環比有小幅下滑,2023年7月份,我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到9233億元,同比增長6.6%,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為26.4%。
從各品類消費數據來看,看好后續可選消費修復彈性。從2020-2022年社零數據來看,必選消費(如農牧漁食品、個護用品等)零售收入同比增速在疫情沖擊較為嚴重的年份仍然保持相對穩定,糧油食品2020/2022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9.9%、8.7%;日用品2020/2022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7.5%、-0.7%。可選消費(如服裝鞋帽、家電等)零售收入同比增速在疫情沖擊中受到沖擊較為明顯,服裝鞋帽2020/2022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6.6%、-6.5%;家電等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3.8%、-3.9%。進入2023年,可選消費中如服裝鞋帽、化妝品等零售收入在前6月累計同比分別增長12.8%、8.6%。
價格端,近期產糧區相關引導頻出,單票價格具備一定支撐,預計旺季來臨價格邊際向好。疫后行業發展態勢回歸常態化,長期仍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在前期行業監管政策持續下,22年行業單價穩中有升,核心區域義烏單票價格同環比波動趨緩,23年以來,3月起單價環比持續下行,6月在“618”節日等帶動下行業單價有小幅回升,達到9.15元,同比下滑3.9%,環比上升2.3%,同比降幅收窄,環比有所回暖,7月行業單價同比下滑5%、環比下滑3.3%至8.8元,局部地區價格競爭下行業單價有所下行。但近期產糧區相關引導頻出,或推動行業價格企穩,7月,《金華市快遞行業合規指引》對外發布,強調了規范快遞收寄和堅持有序競爭等行業關注問題;8月,揭陽市快遞行業協會發布了《關于切實保障快遞員合法權益、共同維護快遞市場經營秩序的倡議書》,倡議權利推動行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對各快遞品牌提出包括:1、加強內部管理;2、遏制“以罰代管”;3、承諾不隨意降低派費;4、杜絕惡性競爭等在內的要求。我們認為政策端對行業單價仍有托底效果,而伴隨旺季來臨,價格邊際改善信號或已出現。
利潤端,行業龍頭表現分化。回顧前期,各家自21Q4起單票凈利開始出現明顯改善,利潤進入修復期,22Q4中通、韻達、圓通、申通單票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2元、0.16元、0.24元和0.04元,較21Q4同比分別增長14.3%、24.8%、1.9%、122%,利潤實現增長的同時龍頭表現分化,中通及圓通表現穩健,申通加速追趕實現扭虧,韻達受到一定疫情影響,仍處于修復期。進入23年,23Q1中通、韻達、圓通、申通單票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30元、0.09元、0.20元、0.04元,同比分別+50%、+16.3%、-13.3%、-5.2%。我們認為23年行業在存量博弈背景下,龍頭企業硬實力+軟實力護城河將愈發穩固。
資本開支端,主要快遞企業渡過投入高峰期。主要企業在經歷20-21年的大規模資本投入期后,產能進入穩定階段。2022年中通、韻達、圓通、申通資本開支分別為72.3億元、35.2億元、47.4億元和35.9億元,除申通仍處于產能擴張期外,中通、韻達、圓通2022年資本開支分別同比下降22.4%、57.3%和14.8%,主要快遞企業資本開支渡過高峰期,產能投入趨勢趨緩,逐步進入資源維持期。在此基調下,頭部企業集中度持續提升,截至2023Q1,行業CR8提升至84.9%,CR4提升至66.7%,CR2提升至40%。
1、歷史中穩健的戰略布局奠定扎實的網絡基礎
2018-2021年持續保持市占率行業第二,2022年后市占率表現承壓。韻達在2018-2021年期間保持市占率行業第二水平,2021年市占率達到17%,超越后一名約1.7個百分點,但從21年起,受到疫情影響,公司市占率與中通差距已經開始提升,21年中通韻達的市占率差值同比約提升了0.2個百分點,而進入2022年后,在疫情沖擊部分網點運營的負面影響下,韻達與中通的市占率差值擴大至6.2個百分點,23Q1來看,這一差距持續拉大,與中通的市占率差值擴大至9.2個百分點。我們認為市占率承壓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影響:1、上游電商平臺增速減緩疊加疫情影響,帶來成本及費用壓力;2、存量競爭下對企業經營的要求更高,而韻達以往的戰略以穩健為主,因而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仍需要時間來轉變經營管理,從而應對沖擊。
但從歷史發展看,韻達在核心資產構建、長期服務水平、網絡均衡性等資源稟賦方面底盤扎實。回顧公司發展歷程,韻達較早開始進行資本開支,在核心資產、服務質量和網絡能力方面具備較好基礎,韻達資本開支由2016年的16.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82.5億元,期間復合增速達到37.4%,公司前期資本開支投入水平僅次于中通,核心資產的搭建具備前瞻性。從資本開支投向來看,韻達主要在自有轉運中心投入和自動化設備投入上持續發力,不斷提高網絡運營效率,保障服務和時效水平。
管理層長期重視研發投入,加強科技賦能。管理層重視信息化建設,公司持續加大科研投入,致力于以科技賦能全鏈路管理,提高服務質量。韻達研發人員數量領先通達系,截至2022年底公司共有895名科研人員,研發投入由2016年的0.32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3.65億元。科技賦能能夠顯著提升全鏈路的運營效率和處理能力,提高各環節的協同效應,從而促進快遞服務質量的提升。
(1)中轉環節:公司自營樞紐轉運中心由2016年的55個增長至2022年的76個,位居行業第二水平,并持續保持樞紐轉運中心全自營,2017-2021年期間公司單個轉運中心處理業務量持續領先行業;同時韻達持續在轉運中心自動化設備方面進行投入,截至2021年自動化設備處理能力超過1800萬票/小時,同比提升13.2%,綜合操作效率同比提升35.2%。
(2)運輸環節:通過持續增加自營車占比,整合全網運輸資源,韻達全國干線線路日均發車頻次由2017年的2680次提升至2022年的4300次,同時,公司通過持續優化路由規劃和線路拉直率,不斷提高網點直跑日均發車趟次,從而提升轉運中心運輸拉直率,2018年網點直跑車次占總發車趟次比重達到11%,預計到2020年公司網點直跑車占比有望持續提升,從而進一步減少中轉環節成本。
(3)網絡建設: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網絡搭建相對成熟,截至2022年,公司在全國擁有4224個加盟商及33301個網點和門店(含加盟商)。
22年之前韻達單票核心成本已接近中通。對于加盟快遞企業來說,網絡管理的細化對成本節降的作用是顯著的,但前提是具備一定的網絡基礎優勢。根據前文所述,韻達經過前期的資本投入,在核心環節的網絡基礎能力已具備一定優勢,2016-2021年單票快遞服務成本復合降幅達到10.8%,伴隨規模化效應提升,公司快遞服務成本持續下行,其中2021年單票運輸成本甚至低于中通,而單票分揀成本僅與中通有1分錢差距,但2022年以來,行業單量受到疫情影響有所下滑,同時行業防疫成本普遍提升,疊加韻達網絡管理問題導致的部分網點關停,公司單票運輸和單票分揀成本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分別高出中通0.1元和0.05元。綜合看,即使在成本明顯增長的基礎下,受益于行業單價在政策影響下有所提振,公司2022年單票毛利仍實現同比增長。
2、看好網絡運營+費用端改善帶來的向上空間
網絡運營方面:23年來韻達持續進行網絡管理改善,積極進行加盟商及網絡調整。公司于年初召開網絡大會,在網絡服務體系建設、加盟商管理方面進行完善;3月,公司召開全國網點會議,提出優化考核、提升售后服務相應、普及數字化工具等手段;6月,公司召開全國網點代表會議,提出要繼續推進網絡質效提升工作。年初以來,公司對網絡運營能力提質增效重視度不斷增強,并持續提升對加盟商網點賦能,細化加盟網絡運營顆粒度,強化供應鏈協調能力,打造靈活末端,從而提升全鏈路時效。
費用優化方面:韻達在費用端與同行相比仍有優化空間,截至2022年,職工薪酬占韻達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比重分別達到72.7%、39.3%。而對比韻達和同行的銷售及管理人員數量,銷售人員數量自2020年起超越圓通,行政人員數量自2018年起超越圓通,從單票費用來看,韻達單票銷售費用于22Q4達到0.03元/票,比圓通高出0.02元,單票銷售費用達到近兩年最高,單票管理費用于22Q4達到0.1元/票,比圓通高出0.05元。公司持續進行戰略聚焦,收縮優化快遞周邊業務,實現銷售和管理費用的優化,截至23Q1,公司單票銷售費用為0.02元,環比改善1分錢,單票管理費用為0.07元,環比改善0.03元。我們認為后續韻達相較同行在費用端仍有0.02元左右的優化空間。
利潤實現修復:成本及費用優化疊加單價相對堅挺,23Q2單票盈利能力實現修復。2016-2019年韻達單票凈利始終保持領先地位,自2020年起受到行業價格戰影響有所下滑,但隨著行業政策監管逐漸趨嚴,21Q2開始行業各家單票利潤均開始上行,韻達單票利潤同樣實現增長,但進入2022年后,受到疫情及網點經營問題,公司單票盈利能力下滑明顯,單票扣非凈利由21Q4的0.13元下滑至22Q2的0.03元。2023年以來,1-5月公司單票價格領先通達系,同時伴隨公司及時調整網絡運營,成本及費用端持續優化,單票盈利能力企穩回升,根據23H1業績預增公告測算, 23Q2公司實現中樞單票歸母凈利潤0.11元,實現中樞單票扣非歸母凈利潤0.1元,環比分別提升0.03元/0.02元。
1、盈利預測
(1) 營業收入:根據月度業務量數據,考慮到23H1公司業務量同比增速約為-1.6%,但隨著下半年行業整體進入旺季,全年件量或實現高個位數增長,預計2023-2025年公司快遞業務量增速分別為5%/17%/12%。單票收入方面,4-6月韻達單票快遞收入分別同比下滑3.95%、2.01%、9.73%,判斷23年公司單票價格受行業影響小幅下滑。綜合以上,預計公司未來3年營業收入增速分別為3.1%/18.8%/14.1%。
(2) 營業成本:在經歷22年網點經營沖擊后,23年以來公司持續提質增效,優化費用,提升精細化管理能力,預計總營業成本同比增速分別為1.64%/17.21%/13.81%。
(3) 毛利率:在公司持續優化網絡管理的基礎下,毛利率有望迎來增長,預計2023-2025年毛利率分別為10.43%/11.60%/11.85%。
2、投資建議
行業方面,部分產糧區發布相關引導倡議強調抵制行業惡性競爭,預計后續政策對單價托底效果仍存,伴隨旺季來臨行業有望迎來量價齊升。上游電商平臺進入存量博弈階段,如何提升快遞服務質量、保障快遞時效成為競爭壁壘之一,判斷后續頭部快遞企業與電商平臺之間的賦能及合作將持續深化,實現優勢互補和協作共贏。韻達持續進行網絡質效提升及加盟商賦能,同時持續收縮主業周邊業務,實現費用端優化,23Q2盈利中樞出現回暖跡象。我們認為政策的邊際變化或成為行業企穩回升的信號,疊加旺季因素,公司下半年具備向上彈性空間,綜上小幅上調盈利預測,預計23-25年歸母凈利潤為23.1/33.0/39.0億元,對應23年PE為12.9x,PB為1.6x,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快遞價格戰惡化:快遞行業同質化程度較高,市場集中度仍有提升空間,如果快遞行業價格戰惡化,公司業績可能受到較大影響。
政策調整風險:若未來國家對快遞行業的法律法規、監管要求或標準發生較大變化,快遞行業格局將收到影響。
加盟網點不穩定:加盟網絡仍然是電商快遞的基礎,如果公司對加盟商管理不善,再次導致網點波動情況,將對公司業務形成影響。
人員成本、運輸成本大幅上漲:快遞行業運輸成本、人力成本占比較高,如油價大幅上漲、人力成本大幅上漲,將對公司業務造成較大影響。
附:韻達股份基本情況回顧
歷史沿革:1999年,韻達品牌在上海正式成立,1999-2006年間,韻達進入發展奠基期,公司主要以為企業提供物流服務為主,2002年官方網站正式上線。自2006年起,公司主要提供電商快遞配送服務,依托電商大發展的紅利快速發展,2007年與淘寶網簽約,成立淘寶事業部,正式開啟電商快遞的配送服務,2008年,正式在全網絡實施有償配送,2009年與阿里巴巴簽約,成為阿里巴巴誠信通首批戰略合作加盟物流商。2014年宣布將攜手中外運進入跨境電商領域,并在2015年投資創建豐巢。2016年公司發展進入快車道,宣布借殼新海股份,2017年更名“韻達股份”正式上市,同年進軍快運市場,2018年正式入局大件快遞及同城配送領域,2019年回歸核心主營業務的運營,并上線韻達特快,布局時效產品,2020年阿里巴巴正式入股韻達,持股2%,2021年韻達提速農村快遞布局,并攬下拼多多退換貨取件業務。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公司部分網點經營承壓,2023年以來,公司持續進行管理改善及網點政策調整,優化成本費用,提升網絡運營能力,進入恢復增長期。
股權結構: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為聶騰云、陳立英夫婦,阿里巴巴有限公司目前持股2.06%。
營收:韻達股份營收增長迅速,2013-2019年營收穩步增長,CAGR達41.4%,主要得益于行業發展紅利及公司的網絡優勢和較強的網絡管理能力。2020年在價格戰影響下,營收同比有所下滑,2021年以來,由于行業政策監管趨嚴,非理性價格戰得到遏制,行業格局有所改善,公司營收同比上漲25%至 417.3億元,2022年受到疫情影響,公司部分網點經營受損,營收增速有所放緩,2023年以來公司仍處于恢復期,23Q1實現營收104.7億,同比下降9.3%。
業務量:韻達業務量增速自2016年起持續高于行業平均增速,2022年受疫情影響,韻達業務量同比下降4.3%,業務量增速六年來首度低于行業增速,2023年上半年,公司業務量逐步修復,23H1實現快遞業務量84.0億件,同比下降1.6%。
成本費用端:23Q1公司營業成本同比下降9.3%至93.7億元,韻達持續優化費用,2023Q1銷售/管理/研發費用分別同比分別下降5.1%/20.2%/1.6%,公司持續推進精細化管理,期間費用不斷優化。
毛利:2016-2018年,韻達股份毛利快速增長,2018年后受行業競爭激烈增加等因素影響,公司毛利率水平基本維持在9%左右,2023Q1受益于公司降本增效,毛利率有所抬升,達到10.6%。
利潤端:2013年-2018年公司歸母凈利潤CAGR達73.8%,2019年后,受疫情影響及行業競爭加劇,公司業盈利能力承壓,2022年歸母凈利潤僅同比增長1.6%。2023年以來,公司主動優化包裹結構,提升全網服務能力,盈利能力有所恢復,23Q1實現歸母凈利潤3.6億元,同比增長3%。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6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6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3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99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9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3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4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5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