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匯總:雙碳政策
據生態環境局官方微博消息,為引領公民踐行生態環境保護義務和責任,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攜手共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6月5日,生態環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等五部門聯合發布新修訂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
新修訂的《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十條》包括關愛生態環境、節約能源資源、踐行綠色消費、選擇低碳出行、分類投放垃圾、減少污染出行、分類投放垃圾、減少污染產生、呵護自然生態、參加環保實踐、參與環境監督、共建美麗中國等十條內容。通過宣傳引導和政策推動,對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公民踐行綠色低碳行為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促進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科學合理利用能源,新修訂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2023年第2號)(以下簡稱《辦法》)經國家發展改革委頒布,自6月1日起施行。
《辦法》指出,國家發改委核報國務院審批以及國家發改委審批的政府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在報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前,需取得省級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國家發改委核報國務院核準以及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的企業投資項目,建設單位需在開工建設前取得省級節能審查機關出具的節能審查意見。
杭州印發《杭州市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支持工業企業實施傳統能源改造,推動能源消費結構綠色低碳轉型,鼓勵開發利用可再生能源,持續提高光伏、風電、水電等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開展工業綠色低碳微電網建設,鼓勵工廠、園區加快屋頂光伏、分布式風電、多元儲能、高效熱泵、余熱余壓利用、智慧能源管控系統等一體化系統開發運行,推進多能高效互補利用。
每周匯總:雙碳新聞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重要一年。國務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在工信部、廣東省政府和廣州市政府共同舉辦的“2023產業綠色發展高峰論壇”6月1日在廣州拉開帷幕。《工業綠色發展白皮書》在會議上發表,全面介紹了中國工業綠色發展的實踐和效果。《白皮書》將中國近幾年工業綠色發展的經驗和成效概括為:產業結構高級化加速推進,能源消費低碳化顯著推進,資源循環利用水平穩步提高,產品裝備供給的綠色化優勢加速形成,數字化賦能效應持續凸顯,綠色制造和綠色服務體系建設加速推進,綠色發展政策機制不斷健全,工業綠色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世界環境日之際,由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滴滴發展研究院、中環聯合認證中心、商道縱橫聯合編制的《2023數字出行助力零碳交通》研究報告發布,探索數字平臺如何在交通領域低碳轉型與綠色發展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推進智能交通和綠色交通融合發展是實現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在交通領域乃至全社會范圍內達成“雙碳”目標的重要構成。概括而言,交通出行零碳轉型節能降碳潛力大、帶動影響范圍廣,是做好“雙碳”工作的主戰場之一。
在中關村論壇林草碳匯創新國際論壇上,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李高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正在抓緊啟動全國統一的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系統各項工作,爭取今年內重啟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4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4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