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如今的全球商貿發展,就會想到全球港口貿易的擴建與運營,港口是很多地區的“發家”行業,也是最核心的支柱產,港口的重要性從未淡出人們的視野,亞洲的港口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和關注,全球班輪公司正在將更多的資源和人員分給印度,不斷增長的箱量推動印度諸多集裝箱碼頭的發展,而這也從兩個方面顯示了未來的走向,預示著航運業未來的高科技運營走向,而亞洲的經濟也將因此發生重大改變。上世紀海運興起后, 港口物流業的投資折射了全球生產與消費的貿易版圖的變遷,現在未來很明顯,更簡潔、更亞洲、更東方 。
亞洲無水港的投資指向一點:港口業務重心的東移。幾十年來,集裝箱載著廉價勞動力生產的商品前往發達經濟體,再空載而歸。上世紀90年代,占亞洲出口貨值70%的商品都流向亞洲之外,在供應鏈轉移與市場增長后,現在約有60%貨值的貨物在亞洲內部流轉,因此港口物流業正在押注亞洲市場將繼續增長。
在全球貿易格局變遷中,港口物流投資有時看起來會落后一步,但當所有玩家都全力奔跑時,就足以證明亞洲港口將成為全球商貿的中心,而且這次,投資可能沒有落后。亞洲其他地區的港口需要大量投資,以匹配未來的貿易量,數據顯示,中國有76個港口碼頭可以靠泊1.4萬標箱的大船,其他國家則合計只有31個,以此佐證亞洲其他國家還需要大量時間與資金投入。不過實際上,這一指標服務的是亞歐貿易,這些大船一般都行駛在亞歐航線上。
上世紀海運興起后,港口物流業的投資折射了全球生產與消費的貿易版圖的變遷,現在未來很明顯,更簡潔、更亞洲、更東方,在全球貿易格局變遷中,港口物流投資有時看起來會落后一步,但當所有玩家都全力奔跑時,就足以證明亞洲港口將成為全球商貿的中心,而且這次,投資可能沒有落后。
大士港從兩個方面顯示了未來的走向。它展示了在面對土地緊缺、環境關切等擴建新設施的障礙時,全球的港口運營商如何部署智能技術來滿足市場對港口服務的需求。更根本的是,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的這項投資(估計造價達150億美元)是整個物流業在重要性日漸上升的亞洲的巨額投資潮的一部分,尤其是東南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2022年至2027年期間,該地區五個最大經濟體——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泰國——將成為全球貿易量增長最快的集團。其結果是全球商業版圖和關鍵節點藍圖正在被同時重繪。
亞洲其他地區的港口需要大量投資,以匹配未來的貿易量,數據顯示,中國有76個港口碼頭可以靠泊1.4萬標箱的大船,其他國家則合計只有31個,以此佐證亞洲其他國家還需要大量時間與資金投入。不過實際上,這一指標服務的是亞歐貿易,這些大船一般都行駛在亞歐航線上。當亞洲內部發生供應鏈轉移,同時內部市場飛速發展時,首先要求的是幾個樞紐型的巨型轉運港,其他亞洲國家將制造業商品轉運到這些港口,再運往歐美,以大士港、釜山港和越南印度等港口為代表的工程已經動工;其次是各國內部,包括無水港在內的內陸疏運網絡的構建,以支撐進出口貨物運輸,本文中也列舉了一些內陸物流場站的投資。轉移需要時間,但轉移已經加速發生。
如果環視印度所處海陸地緣環境的就不難發現,世界上可能再沒有比印度更適合發展遠洋運輸的國家了。印度所處的南亞次大陸背靠歐亞板塊,但卻像楔子一樣深深嵌入印度洋之中,擁有東西兩側長達7000多公里的海岸線,且向南一路再無阻隔,直接與南極洲大陸相望。
作為世界上增長最快的主要經濟體,印度接收掛靠的大型集裝箱船也越來越多,因此有必要建造更大的港口。在東西方主要貿易航線不景氣的情況下,2022年最大的噸位轉移到了中東和印度的相關服務,到2035年,印度將在各種港口項目上投資總計820億美元 。
圖|印度主要港口
這里距離東亞、西歐等的工業核心地帶,及非洲、大洋洲的能礦主要產地都距離相似且不算太遠,同時又比全球任何其他主要經濟地帶更接近中東能源產區。印度占據了北半球工業地帶的地理核心,又坐擁得天獨厚地理區位優勢,單靠聚焦發展物流服務和中轉倉儲,足以打造一些世界級的港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外貿易的增加,港口和航運業在印度貿易和商業增長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促進港口進一步發展,印度政府引入了多種財政和非財政激勵措施。盡管如此,過去10年,印度沒有一個港口實現20%的增長,或許對于印度而言,更需要對港口進行更為專業性的規劃,加大改革力度,才能進一步釋放港口經濟發展潛力。海上貿易占全球貿易的90%。全球前20大港口中,歐盟有3個,馬來西亞有2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和阿聯酋各有一個,但印度港口沒有上榜。
圖|Alphaliner最新圖表數據顯示,部署到中東以及印度次大陸的運力規模正在快速上升
印度多數港口的貨物停留時間問題仍在繼續,如果要實現無縫貨物運輸,降低交易成本,大規模機械化尤其是集裝箱運輸勢在必行。為實現這一點,印度海關必須創新和充分整合其IT系統。此外,提高基礎設施建設也是提高運營效率的重要方面。多式聯運是現代貨運的需要,無縫物流是快速外貿的本質。孟買和金奈是印度主要港口所在地,但卻交通擁堵嚴重,無法實現快速物流。
加大最新科技在港口物流方面的應用。利用區塊鏈的技術好處,運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更大的規模上發展獨特的端到端的港口物流解決方案。港口在這方面仍需做大量工作,未來港口貿易的東移成為了必然趨勢,而商貿格局也將改變。
資料來源:港口圈、財經雜志、華爾街見聞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53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561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47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12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26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23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102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101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101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97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