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產能跟不上訂單量,是客戶的問題,還是工廠的責任?
1.供應方的問題
1)不知道自己有多少產能
老板知道自己有多少設備,多少員工,但是沒有精細化的產能管理,一方面喊產能緊張,來不及做訂單,另一方面發現產能就像是海綿里的水,擠一擠還是有的。
客戶對此也感到很困惑,供應商到底有多少產能,除了工廠最資深的計劃員,沒人能說得清楚。
2)沒有產能管理計劃
老板以前沒把產能管理當回事兒,需要統計產能的時候就把生產經理抓過來問個大概的數字。生產是負責管理車間現場執行的,不會知道客戶在未來的需求數量,也不清楚產能是否可以滿足,于是就拿不出產能管理計劃。
產能管理需要由供應鏈負責牽頭,通過中長期的產能規劃,來告訴公司高層應該使用什么樣的產能策略,才能保障客戶訂單的交付。
3)缺少需求溝通機制
顯然供應商的溝通是滯后的,在發現苗頭不對的時候,被迫向客戶進行溝通,而且沒有留給對方緩沖余地。
供應商如果有更好的溝通機制,客戶就能盡早地獲知產能不足的問題,那還有時間采取其他措施,比如尋找其他貨源,開發替代商品或原材料。
進一步說,客戶喜歡的供應商,是那種會主動來溝通問題的,而不是等到出了問題,發現瞞不住了,搞不定了,最后才來和客戶反映情況。缺少和客戶主動溝通的思維方式,是國內很多供應商普遍存在的問題,急需改進。
2.采購方的問題
1)是否有Plan B
面對供應鏈的中斷,采購方是否提前做好了預案?顯然做得不夠好。
在全球采購大背景下,供應集中到成本最低的“洼地”,一旦供應商進入了跨國公司的采購系統里,意味著可以承接客戶全球的訂單,不管是在歐美,還是在中國本地,都可以向這家供應商下單,最終就變成了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這種策略有助于降低采購成本,但存在供應風險。如果沒有Plan B,采購方就會把自己的供應鏈暴露在風險之中。
根據2021年BDO制造業CFO前景調查發現,50%的美國中等規模制造商計劃尋找替代或后備供應商,以克服疫情帶來的供應鏈斷裂風險。有遠見的公司都會給自己留一手。
2)是否提供了滾動的需求預測
滾動預測是指從本月開始,向后12-24個月的需求預測,從下個月開始,再提供一版最新的數據,如此反復,不斷更新實時數據給供應商。
關于更新預測的頻率根據雙方協商而定,有些公司是每周更新,而還有些每個季度一次,并沒有強制的規定。
定期提供預測,可以幫助供應商獲得未來需求信息。我們不在這里討論預測準確性的問題,有一點大家要保持一致,那就是有預測要比沒有預測要好,記住“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
3)是否指導供應商做好產能管理
如果供應商沒有產能管理方面的經驗,客戶也應該進行指導,比如提供一些基礎知識的培訓,現場產能統計,提供標準模板,指導如何使用預測信息等等。
前文已經介紹過了產能管理,點擊閱讀:
什么是產能規劃,主要的方法有哪幾種,如何來創建產能規劃流程?
從客戶角度,如何在戰術層面做好供應商的預測管理?我給大家介紹一個方法供參考。
1.把供應商分為ABC
A類為原材料需求量大,根據以往經驗產能或者交付有問題的供應商。
B類是原材料需求基本穩定,交付基本穩定的供應商。
C類是幾個星期或者幾個月交付一次的供應商。
2.針對A類供應商
需100%檢查預測的準確性
1)與上月的預測進行對比,浮動超過50%的,立刻反饋到主管以及主生產計劃(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簡稱MPS),由MPS 計劃與客服人員再次確定下個月的實際出貨需求。
2)MPS計劃得到相關生產主管的生產安排確認。
3)MPS計劃當天調整預測并及時通知給物料計劃員。
4)物料計劃員將更新的預測發送給供應商。
5)物料計劃必須當天就得到供應商的回復,若無回復,必須電話給相關人員。若有回復交付有問題的,必須深入了解是什么問題(人員問題,模具問題還是二級供應商的問題等),如果是產能問題,則立即反饋至采購部門,需要他們協調或者派人去現場了解生產狀況。
3.針對B和C類供應商
可以根據之前的采購經驗及上個月的實際生產產出看看預測是否準確,如果浮動在10%-20%則可以在發送預測后通知供應商稍備些庫存。
4.針對每月有客戶額外增加的需求(預測之外的)
1)MPS 計劃必須第一時間將成品相應的原材料零件號及需求量通過郵件發送給大家并告知到貨時間。若在每月15號之后得到增加需求的,MPS計劃必須與客服溝通發貨時間(盡量在下個月發貨),通知到物料計劃。
2)物料計劃員通過郵件以及電話通知供應商交貨最遲期限,當天得到郵件回復。出現問題按照上述第二點第五條處理。
針對臨時會議決定的需要增加生產量的(未導入預測的),需在當周與相關供應商確定下周交貨。出現問題按照上述第二點第五條處理。
產能管理是供應雙方都需要參與的事情,客戶需要定期提供預測信息,幫助供應商把握未來需求的走勢,給了靠譜的信息,才有希望打消伙伴的顧慮,讓供應商安心投資未來產能,最終克服產能不足的頑疾。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4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4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