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著疫情結束,過年后的2月份物流市場會迎來開門紅,沒想到整個2月物流市場普遍反應比較冷清,這讓專線市場里的物流老板們有點慌。問了武漢、廣州、北京、成都等幾個城市的朋友,他們也普遍感覺到今年專線市場生意比較冷清。本以為疫情結束了,生意會好起來,沒想到現在的生意和前2年疫情期間也差不多,甚至有的專線公司業務比去年還差。
究其原因,有人認為是快運公司和那些平臺型公司搶了專線企業的業務。的確,前幾年幾大快運公司和貨運平臺的確搶了不少本屬于專線的活。但老漂判斷這一波冷清行情和平臺關系不大,從多個渠道得到的消息,今年以來快運及平臺型企業們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過,貨量也并沒有比去年增加多少,他們的生意也比較冷清,也就是說這波行情是整個市場的貨量減少的原因造成的。
說實話,快運企業搶專線平臺的業務大多也小貨為主,該搶的業務已經搶的差不多了,有些業務快運也搶不動了,即使搶過去了,自己也消化不了,專線本身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壁壘的,比如專線企業“夫妻店”模式的低城配,專線企業的高效配貨率、專線企業的靈活性和直達線路的時效性都是快運企業所很難超越的,也就說客戶對這類貨品有要求的貨源,快運企業是搶不去的。
就目前來看,快運和專線的業務競爭性也趨于一種平衡,誰也很難搶誰多少業務,存量業務也就那樣了,只有市場總體貨量增加了,大家才能有飯吃。
而現在市場冷清這種現狀,主要還是由于外貿出口下行嚴重,加上國內消費動力不足,從而造成一部分制造企業生產量下降等情況出現,既而傳導到貨運行業,導致貨運量增長乏力。
而在存量市場上,單個專線企業現在要想業務有增量,除了要穩住老客戶外,更多的還得要改變過去的老思想,要學會主動去市場上找貨,去主動開拓新的業務,而不能像過去一樣在家坐等貨主上門,或只守著那幾個老客戶,市場環境變了,那些所謂的老客戶你是守不住的。
另外,像杭州專線市場,專線企業搬遷頻繁,很多專線都搬到了遠郊外的物流場地,已經沒有以前在石大路老市場那邊的專線高度集聚情況了,專線園區相對分散了,由于專線搬遷,發貨距離發生變化,一些三方和貨主企業也開始重新尋找新的合作專線了,專線和貨主及三方物流的合作也正在發生重組,你不去主動出擊尋找客戶,你不去做宣傳,做推廣,老客戶丟失,新客戶找不到你,你的客戶就可能越來越少了。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專線們只能一邊等待市場的復蘇,一邊主動出擊去尋找新客戶,市場沒有增量,只能在市場存量中去挖掘你的新業務。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66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6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3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99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9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3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4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5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