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使用的長大物料種類多、數量大,行業專家詳細介紹了其倉儲物流管理運作特點、存在的痛點、物流優化升級方向。
伴隨著中國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在智能制造趨勢下,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技術的應用推動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升級發展,同時生產物流系統智能化升級也在提速。
方忠民博士,物流工程正高級工程師,中車集團核心技術管理專家人才。他自2020年11月起任職中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智能物流專家,此前為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物流部副部長,長期從事智能物流技術和管理工作,在智能物流項目規劃建設中積累了豐富經驗。
中車制動系統有限公司智能物流專家 方忠民
記者: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使用的生產物料主要分為哪幾大類?
方忠民: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使用的物料,按照物料的屬性,分為四大類:通用件,專用件,輔料,原材料;從物料的長寬高度和重量角度區分(或者從倉儲管理和發運角度來分類),分為中小部件和大部件。中小部件包括一些通用件中小件、輔料、部分中小型專用件。大部件是指尺寸大于2.4m、重量超過30kg的長物料、環型物料、板材、管材及不規則形狀貨物。
記者:這些長大物料主要用于哪些生產環節?請介紹其主要物流作業流程。
方忠民:原材料、電纜主要用于生產準備環節,需要由物流部門配送到指定的生產車間。主要物流作業流程包括:配送前的拆除外包裝以及保護膜的準備工作,配送中的固定和運輸保護,到現場后的卸裝過程。因為長大物料本身的特點,物料吊裝防護和安全尤顯重要。內裝、設備物料主要用于軌道交通設備的安裝制造過程,由物流部門拆箱工裝配送至指定工位進行安裝。
記者:請您分析一下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大件物料的倉儲管理要點。
方忠民:不同類型的大部件的倉儲管理要求存在較大差異:
1.原材料類:包含碳鋼、不銹鋼板材、型材、管子等。其倉儲管理要點,一是尺寸長、重量大,存儲占地面積大,同時由于吊裝和長途運輸的原因,供應商到貨存在外包裝松散、底座不牢等問題,給存儲、卸貨作業帶來安全隱患;二是由于金屬的特性,物料不能混放,需隔離存放;三是積壓久的型材,要盡可能保證地面堆放或懸臂式貨架存放使型材受力均勻,以免出現變形情況。
2.電纜類:電纜是有質保期也有最小包裝量要求的物料,不管是地面堆碼還是采用高層重型貨架,均要采用固定工裝儲存,以防止電纜受壓或者發生移動而受損。
3.內裝類物料:內裝類物料基本為油漆件,需要做好產品油漆防護,因此需要進行場地周轉時,應提前預配去包裝,滿足靜置的環保要求。
一般采用人工作業,較少借助機械設備。
4.設備類物料:項目專用性強,占地面積大,在配送前需要拆包裝,質檢報復核的周期長,上配送工裝綁扎固定作業比較繁瑣。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件受場地空間與地面面積影響較大,批量存貨狀態下,地面堆碼存儲區的大件物料要滿足先進先出,精益管理難度大。
鋼板立體庫
記者: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目前主要采用哪些物流設備處理長大物料?在倉儲作業中有哪些痛點問題亟待解決?
方忠民: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的大部件存儲,一般采用地面堆碼方式,占地面積大;也可以采用懸臂式貨架或者重型(橫梁式)貨架。懸臂貨架的懸臂可以是單面或雙面,結構比較穩定,載重能力好,空間利用率高;貨物存取由叉車、行車或人工進行;一般適用于空間小、高度低的庫房。重型(橫梁式)貨架承重量大,通常采用叉車、堆高車等機械進行貨物存取,揀選效率高,在高位倉庫和超高位倉庫中應用最多。
大部件搬運采用的主要物流設備有電動叉車、電動堆高車、天車。這些設備對于大件物料的倉儲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以下痛點:
1.使用人工電動叉車、電動堆高車進行大件物料的裝卸,常因為大件物料包裝箱重心不一致,容易導致貨物傾倒而受損。
2.大件物料拆箱配盤時,由于受重量、體積的影響,需要人工介入,配盤效率非常低,因此期待有更精準的智能天車協助人工吊裝,避免貨物的損傷。
3.由于庫房地面平整精度達不到電動堆高車的要求,在一些工況下無法使用電動堆高車,因此期待有適應性更強的電動堆高車可在庫房內外工作。
4.大件物料配盤工裝的防護和固定功能的柔性化,以滿足不同項目物料的使用情況。避免大件物料去掉內外包裝上工裝進行生產配送時,由于產品的外觀防護性降至最低,裸露產品還需要汽車短途運輸,造成質量風險很高。
大件物料配盤吊裝
針對以上問題,未來我們在倉儲物流中心規劃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將吊鏈系統、地鏈系統等物流設備用于長大物料的分揀和整合配送工作,以做到作業過程平穩、物料輕起輕放。
型材吊裝
記者:您如何看待自動化物流系統在長大件物料倉儲環節的應用前景?自動化物流系統項目規劃時需要關注哪些方面?
方忠民:目前,中小部件存儲一般采用閣樓式貨架、流利式貨架等輕型或中型貨架,也有企業采用了存儲密度大、自動化程度較高的AS/RS、miniload、垂直貨柜等進行中小部件的倉儲管理。長大物料仍以機械設備輔助人工作業為主,我們期待能有更多適應不同工況的自動化搬運、吊裝等物流設備,滿足大件物料(成品)的倉儲、配送和發運需要。
電纜存取
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企業在自動化倉儲物流解決方案規劃時應關注以下6個方面:
1.物流與生產一體化:從規劃布局、設備設施配置、管理運作、組織績效等方面,充分考慮智能物流系統與智能生產系統的一體化融合,滿足柔性化定制生產能力。
2.全供應鏈信息共享:通過智能工廠物流信息平臺、智能決策與管理系統、智能制造執行管理平臺等,將企業圍繞產品制造的全供應鏈資源和主體納入到工業互聯網中,實現端到端過程數據的實施采集、分析和呈現,使得整個工廠物流運營過程及訂單的交付過程可視,從而支撐企業對交付、成本、庫存、效率、品質等方面過程、風險和差異的透明化管理,實現智能工廠全要素的互聯互通。
3.效率提升:按照產品工藝流為導向的工廠布局,使各生產單元、上下游工序之間形成更加緊密的排布模式,從而減少搬運距離,降低物流強度;同時通過自動化、智能化物流設備將各物流節點進行連接,從根本上改變物流運作模式,提升物流作業效率和員工作業的舒適度。
4.物流安全性:物流路線分離原則,行人路線與車輛路線分離、物流車輛路線與小車路線分離、內部廠房間物流路線和外部車輛路線分離,確保各種路線之間沒有交叉,且盡可能保證各個節點的流量均衡。加強安全生產可視化預警系統集成平臺建設,做好智能物流時代的智能安全防護。
5.智能化技術適用性和經濟性:在實現智能生產和物流精益化、數字化、智能化升級過程中,要結合行業特征、產品及工藝特征、批次批量、標準化程度、場景復雜度等因素,計算每個場景應用自動化物流裝備的總成本,找到最優的成本平衡點,系統化考慮物流技術設備引入的有效匹配,使物流各節點上的效率都得到保證和提升,避免各節點相互無法有效匹配而導致極大的綜合成本差異。
6.企業未來發展的可擴展性:企業在智能物流規劃中需要兼顧未來產品的兼容性,盡可能采用標準化的設計理念和技術去配置資源。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7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1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