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四周內,集裝箱現貨運價再度“腰斬”。船公司可能被迫停掉更多亞洲至美西環線,以及部署在這些環線上的船舶,以阻止集裝箱現貨價格的雪崩。
10月6日,波羅的海集裝箱運價指數(FBX)的亞洲至美西線(FBX01)的即期運價為2145美元/FEU(即40尺集裝箱),而9月30日的運價為2943美元/FEU,一周之內暴跌27%,相比今年5月的高點更是約下降了87%(5月3日的即期運價為16346美元/FEU。要知道,一年之前,在一箱難求、一艙難求的盛況下,亞洲至美西線的溢價高達20000美元以上。
德路里的全球集裝箱運價指數(WCI)同樣在一路下滑,10月6日,上海至洛杉磯航線的運價為2995美元/FEU,一周之內下降了9%,同比去年下跌了73%。
據部分媒體報道,盡管船公司激進削減運力,推出空航,但從亞洲到美國西海岸的船舶只有不到四分之三是滿載的,而且下周集裝箱現貨價格有望跌破2000美元/FEU。
除非船公司采取更為激進的行動,在亞洲到美西線上削減更多運力,否則在合同續約之前,運價就可能降至新冠疫情之前的水平(作為對比,2019年10月7日的FBX01運價為1327美元/FEU),這會削弱船公司在該航線上的談判地位。此外,在這期間,據說部分直客(BCO)由于合同價比現貨市場高四倍,可以從船公司處獲得臨時的費率減免,以保證合作關系。例如,9月初,陽明海運業務運營官張紹豐就承認,有客戶要求修改合約,由于過去運價高漲時公司并未要求修改合約,運價暴跌時部分長約客戶也沒要求改約,對于要求修約的客戶,陽明海運首先給出短期優惠價。
Xeneta公司的首席分析師Peter Sand稱該航線上的費率崩潰頗為“戲劇性”:“長期以來,貨主在合約談判中幾乎身臨絕境,但市場的變化比許多人預期的要快得多,幾個月前運1個集裝箱的錢,現在可以運3個。”
亞洲至美西運價跌跌不休,亞洲至歐洲的運價同樣在滑坡,10月6日,波羅的海集裝箱運價指數亞洲至北歐線(FBX11)為6287美元/FEU,9月30日,該數據為7125美元/FEU,下降了12%;10月6日,亞洲至地中海線(FBX13)為5825美元/FEU,9月30日為6328美元/FEU,下降了8%。
與此同時,本周WCI指數上海至鹿特丹線(即北歐)下降了13%,為4724美元/FEU,上海至熱那亞(即地中海)下降了6%,為4912美元/FEU。相比去年,上海至鹿特丹線即期運價下降了68%,仍比2020年10月高50%。
但一名英國承運人聯系人向The Loadstar透露,未來幾周亞洲到北歐的訂艙前景可畏:“除了新冠疫情剛剛流行的時候,我不記得何時市場轉變如此之快,而且看不到好轉的跡象。”事實上,船公司不急于讓船返回亞洲,英國費利克斯托港舉行第二次為期8天的罷工期間,2M聯盟把運力19,224TEU的MSC Erica號留在該港,就是證明,還有海洋聯盟運力為20,338TEU的Ever Golden相伴。
為應對集裝箱航運市場旺季不旺的現狀,船公司不斷削減運力以救市,往年黃金周期間,船公司都有減班,但多是在10月前兩周,今年則是全月減班。根據德路里的運力周報,第41周(10月10日-16日)至第45周(11月7日至13日),跨太平洋、跨大西洋、亞洲到北歐、地中海航線共取消77航次,約占計劃航次的10%,其中,60%的空航位于跨太平洋航線,25%位于亞洲到北歐、地中海航線,15%位于跨大西洋西向航線。
對船公司來說,唯一的亮點是跨大西洋航線,該航線起初運價上漲落后于跨太平洋航線與亞歐航線,但去年運價大幅飆升,從1800美元/FEU漲起,今年8月份達到了8500美元/FEU的高點。10月6日,波羅的海集裝箱運價指數北歐至美東線(FBX22)仍有7736美元/FEU,而根據WCI指數,過去一周只有跨大西洋航線處于上漲趨勢,鹿特丹至紐約線(即北歐至美東)上漲了4%,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17%。
據德路里分析,船公司正處于運力不足到需求下降的過渡期,這意味著船公司必須把運力管理放在首位,以支撐運費,主要船公司在跨太平洋航線甚至終止了環線。不過托運人與直客仍然面臨供應鏈延誤,尤其是在跨大西洋貿易中,由于仍然存在供應鏈瓶頸,以及該航線貿易相對較小,相對較少的船公司控制了大部分市場,即期運價仍然很高。
相應于船公司推出空航,今年第一艘被送拆的集裝箱船舶也成了新聞。近兩年由于運費高漲,幾乎所有的新老船舶都投入了實際運營,今年還沒有集裝箱船被出售并報廢。不過9月25日,亞洲區域內船公司RCL已將旗下Mathu Bhum號集裝箱船出售用于拆解回收,Mathu Bhum號建于1990年,運力為1248TEU,預計銷售價格可能超過310萬美元。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2021年僅有19艘船舶被拆毀,共計16,500teu。
2016年是集裝箱船舶拆解的歷史高點,回收了超60萬TEU運力,當時的跨太平洋運價平均高于1100美元/FEU。隨著運價與租金持續下滑,再加上更嚴格的碳減排法律法規,Alphaliner預計,到2023年可能會有運力超過25萬TEU的集裝箱船舶被拆毀。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42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7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0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3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1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8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