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經測算,2022年8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11,環比提高12.9%。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和發展能力指數分別為362.6和200.8,同比分別提高4.7%和6.2%;服務質量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450.8和67.6,環比分別提高33.9%和下降1.8%。行業整體運行平穩,恢復勢頭良好。
8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362.6,同比提高4.7%,從分項指標來看,全國快遞業務量預計達到96億件,同比增速為4.5%。8月,快遞發展規模穩定增長,主要得益于以下三方面:一是重點地區快遞規模迅速恢復。作為全國快遞重要增長極,義烏市快遞業務在疫情之后快速恢復。8月18日分撥中心恢復試運轉,8月21日全市全面恢復收派服務,當天快遞業務量達3477萬件,較疫情前的日均收件量增長了16%。二是農產品上行進入旺季。夏末秋初農產品寄遞需求旺盛,芒果、梨、松茸、黃桃、李子、蜜瓜、獼猴桃等農產品迎來豐收旺季,快遞企業深耕田間地頭,冷鏈快遞服務不斷完善,農村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三是電商促銷釋放消費需求。電商平臺“七夕”“超級農貨節”“818購物節”等促銷常態化,鮮花、家用電器等產品銷售增長迅猛。四是跨境寄遞服務提速。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工作機制著力疏解已消殺進口郵件快件。全國進口郵件快件積壓大幅削減,積壓30天以上的實現清零。
8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450.8,環比提高33.9%。從分指標來看,快遞有效申訴率預計為百萬分之0.34,環比改善超三成。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預計為82.3分,環比提高0.7分。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預計為78.2%,環比提高0.6個百分點。服務質量的變化,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郵政業保通保暢工作成效顯現。全國關停縣級以上分撥中心、封停網點、積壓郵件快件、被隔離從業人員大幅減少,行業保通保暢工作成效顯著。二是各地應對疫情經驗更加豐富。國家郵政局下發《進一步做好疫情期間郵政快遞業保通保暢工作指導意見》,各地結合案例匯編,更加有效開展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三是企業扎實助力抗疫保供。快遞企業積極發揮網絡優勢,做好應急物資保障,調派人力車輛資源,主動申領通行證件,有效支援海南、貴州、西藏等地戰疫保供。
8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200.8,同比提高6.2%。從分指標來看,支撐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預計同比增長8.7%,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超過四分之一。網絡建設不斷完善,運能保障能力不斷增強。一是智能化節點與區域中心布局加快。快遞企業加快區塊鏈、智慧云倉等新一代技術的應用,加速電商快遞物流園智能化節點的投產運營,廊坊、徐州等地規劃企業總部項目的投資建設,帶動地區轉運功能升級,提升區域輻射能力。二是航空貨運能力不斷增強。新增“烏魯木齊—莫斯科”全貨機航空專線,國際航空網絡渠道逐步拓寬。規劃建設皖南航空轉運中心吸引多家快遞企業入駐,加快航空樞紐網絡建設。三是境外基礎設施加快完善。老撾、以色列等海外分撥中心投產運營,增強海外快件分撥流轉能力,提升國際快件時效。
8月,發展趨勢指數為67.6,環比下降1.8%。在持續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暢工作的基礎上,預計9月將逐步走出行業淡季,快遞業務量單月將有望達到100億件左右。
1.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
快遞發展指數指標體系包含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等4個一級指標和11個二級指標。其中,發展規模指數包括業務量和業務收入2個二級指標,服務質量指數包括公眾滿意度、72小時準時率和用戶申訴率3個二級指標,發展能力指數包括快遞深度、網點密度、勞動生產率和支撐網絡零售額等4個二級指標,發展趨勢指數包括業務增長預期和快遞資本市場預期2個二級指標。
2.評價方法
中國快遞發展指數評價采用指數評價方法,以2016年3月為基期,基期值設定為100,通過標準值實現數據的無量綱化,通過加權合成中國快遞發展指數。
3.數據來源
國內生產總值(GDP)、支撐網絡零售額歷史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其余所有數據來自國家郵政局。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8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74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25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0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