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采購工作在美國被譽為職業生涯的最后一站,因為那時的采購工作以執行采購計劃為主,在別人眼里就是個“買東西”的。
現如今,隨著市場需求與供應鏈管理變得越來越復雜,采購計劃的復雜度也在不斷增加,同時它也已成為一個技術活,而不再是執行活。
想要理解這個說法,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
采購計劃的職能是什么?
是承接物料需求計劃,生成采購訂單和交貨計劃,確保外購物料及時足額供應。
想要做好采購計劃,有五個問題需要解決好,分別是:
●如何確保采購計劃與物料需求計劃同步?
●如何控制按時足額到料?
●如何抵御物料的短缺風險?
●如何抵御物料的質量風險?
●誰干活、誰審批、誰負責?
經過筆者的觀察和思考,針對這五個問題,普遍適用的方法如下。
使用MRP系統將物料需求計劃同步分解到采購計劃,避免人工計算錯誤。
當MRP計算得到的物料需求時間過于集中,超過供應商的峰值產能時,需要人工將部分需求提前或推后,以便平衡供應商的產能,同時給生產計劃一個反饋,以便做出相應的調整。
需要根據供應商關系、供應商距離和物料屬性選擇最佳的供貨模式。常見的五種供貨模式是:
●JIT,即分時送貨+零庫存管理,適合交付周期短、供應商的倉庫距離近、供應商配合度高的場景。
●JIT+VMI,即在JIT的要求下,由供應商管理庫存、承擔倉儲費和送貨費。適用于供應商配合度高的場景。
●VMI,場景同上,只是管理水平有限,甲方沒有實施JIT。
●BPO,即一攬子訂單,往往是由于供應商不支持JIT或VMI,要求按客戶訂單生產再從供應商的倉庫直發的場景,往往需要甲方提供半年以上的長預測周期。
●PO,即直接下訂單,適用于供應商不簽框架協議或者價格一單一議的場景,預測周期視具體情況而定。
之后,我們需要針對不同的供貨模式制定相應的齊套叫料控制點,示意圖如下:
(▲齊套叫料控制點示意圖)
假設物料的預測時長六個月,生產計劃的長度三個月(粒度到天),VMI庫存放在甲方附近的第三方倉庫,獨立訂單的交期普遍在90天左右。
其中,預控制是在采購計劃下達時,確認長供貨期物料能夠按期足額到達的手段,而叫料是針對短供貨期物料的訂貨及確認到貨期的手段。
對于市場短缺的物料,如半導體,采購不能簡單的按照系統計算出來的采購計劃執行,因為短缺會導致來料不及時。
而是需要采購與供應商協同,甚至一次性把供應商的庫存拉進來,抵御短缺和漲價的風險,同時還要保證庫存不會“呆滯”。
這就需要采購一面與研發確認部件的產品生命周期,評估能否因被其他部件替代導致呆滯;一面采用先進的方法論,按照合理的數量備庫。
詳見文章《催料就能解決供應短缺問題嗎?手把手教你建立供應策略模型》
如果我們只考慮采購計劃的凈需求和抵御市場風險的安全庫存,生產線上依然會出現“缺料”現象,因為我們沒有考慮來料的不良率。
這里會有兩類問題出現。
一是整批不良,在JIT的供貨模式下,根本來不及退貨或返工。
怎么辦?
這就需要我們提前建立一個良品庫,相當于“預備隊”,當JIT來料不良時,生產立即從良品庫取原料,保證不停線。
二是批次中有一定比例不良,這就需要我們根據歷史數據設定一個合理的不良率,并把它加到物料需求計劃的公式中。
例如,某半導體的貼片不良率常年穩定在2%~3%,我們就需要在物料需求計劃中設定3%的損耗值。當產線需要一千個半導體時,系統會通知我們購買1030個,這樣才能保證產線足額完成工單。
關于誰干活、誰負責和誰審批,我們需要拾起“RACI模型”,要點及使用方法介紹如下:
●定義:
誰執行(R=Responsible),負責執行任務的角色,具體負責操控項目、解決問題;
誰負責(A=Accountable),對任務負全責的角色,只有經其同意或簽署之后,項目才能得以進行;
咨詢誰(C=Consulted),在任務實施前或中提供指定性意見的人員;
告知誰(I=Informed),及時被通知結果的人員,不必向其咨詢、征求意見。
●應用:
直接安排到人,而不只是部門;不要太多人負責同一職能;確保相關人員有時間和授權。
●制定:
確認流程、分解活動,列出各步驟或者流程;識別流程和各項活動中的參與者;在表格中填入每個參與者所對應的角色(RACI)。
(▲“RACI模型”使用示意圖)
需要說明的是,有的公司會把采購計劃的職能放在采購部,有的放在計劃部,都有道理。
但是對于已經建立全球或區域采購中心的公司,筆者會傾向于把這個職能設置在計劃部,以便將尋源職能從供應鏈管理中獨立出來,進行跨區域、跨產品線的集中管理。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采購計劃已經不再是一個執行活,而是一個技術活,需要懂算法、熟場景、避風險。
一名優秀的采購計劃員,會讓采購經理高枕無憂。而不夠優秀的采購計劃員,會讓整個采購部到處救火、疲于奔命、問題卻得不到根本性的解決。所以,每一家企業都應該重視這個崗位,舍得投入資源,把人才培養好,體現它的價值。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2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9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40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