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航空貨運是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際航空貨運是支撐浙江省雙循環戰略樞紐發展、深入推進“兩進一出”示范建設的重要舉措,承載著浙江民航強省和高質量交通強省建設的重要使命。2020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浙江省口岸機場完成國際航空貨郵吞吐量約15.8萬t,同比增長29%,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在進一步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的同時,機場的基礎設施、運行容量、物流設施保障能力等主導因素對機場貨運競爭力的影響也愈發顯著。本文通過對浙江省四大口岸機場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凝練核心短板,把握國際航空貨運市場格局,給出在新冠疫情影響下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的運行特征,針對性的提出后疫情時代浙江省航空貨運市場發展的策略建議。
航空貨運是指以空中貨物位移為主的、銜接和參與陸運物流和(或)水運物流的綜合性物流服務,其運輸過程較傳統的陸運、海運更加復雜,且需要滿足民航運輸的所有監管要求。但國際航空貨運的高效性已經成為國際市場商品競爭的有理因素,低損耗率、高安全性也為國際貿易中貴重物品、鮮活貨物和精密儀器等的運輸提供有力保障,同時也體現著國家的抗風險和應急管理的水平。但國際航空貨運也面臨著參與市場主體較多、貨物流轉環節較多、管理流程手續較多等的現實因素,也給國際航空貨運的發展帶來了阻礙。國際航空貨運主要業務結構如圖1所示。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貿易合作跨越了地域和國家的限制,高頻次的貿易合作給航空運輸帶來了新的發展需求。尤其是新冠疫情以來,國家相關部門從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等多個方面密集出臺關于航空貨運發展的相關支持政策,有效推動了我國航空貨運市場的發展。浙江省作為經濟大省、外貿強省,發展國際航空貨運對于打造交通強省、民航強省具有重要意義。
在現代物流服務體系中航空貨運的貨運量占比最低,但貨值占比最高,周轉速度最快。航空貨運量占全球貨運量的1%,但貨值占全球貿易貨值的占比高達35%。且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蓬勃發展,跨境電商出口高出全國20個百分點,是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的新增長極。因此,亟需分析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發展面臨的戰略環境,找出切合國際航空貨運的發展路徑,以更好助力我國實施對外開放戰略,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新格局。
1.1運輸規模國內排名靠前,貨值較高
總體上看,十三五期間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年均增速11.7%,高于全國5.09%的水平。2019年全省國際航空貨運吞吐量為12.3萬t,位列全國第九位;占全省航空貨運量的13.7%,低于全國38%的水平,遠低于上海浦東79%、廣州白云58%、鄭州新鄭51%的水平;全省國際航空貨運吞吐量僅占全國前十機場國際貨運量的1.4%。浙江省口岸機場國際貨運量變化情況如圖2所示。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的運行特征呈現加速增長態勢且占比提升,除1~3月份受疫情沖擊短暫下降外,其余月份呈現正增長并屢創新高。2020年疫情期間各月份及同比增速如圖3所示。
各口岸機場看,杭州機場國際貨運量占全省的比例幾乎在70%以上,杭州機場的國際貨運的發展對全省在全國的排名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也說明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發展不充分不均衡的形式非常嚴峻。2019年,杭州機場以9.49萬t的國際貨運量占杭州機場總貨運量69.03萬t的13.8%,占全省口岸機場國際貨運吞吐量的76.7%,全國排名第九位,位列廈門、成都之后;寧波機場以2.8萬t的國際貨運吞吐量占全省的22.3%,而其他口岸機場占比不足1%。2015~2020年浙江省各口岸機場國際貨運量及杭州機場占比情況如圖4所示。
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杭州機場是唯一一家達到兩位數增速的機場,年貨郵量穩居全國第5,前十大機場中有近半數實現了正向增長。從每月杭州機場的占比來看,1~3月、11~12月占比達80%以上,杭州機場的國際貨運量強勢拉動整體的增長態勢,市場韌性較強。2020年疫情期間各月份各口岸機場的國際貨運量及杭州機場的占比情況如圖5所示。
目前浙江省國際貨運共三種方式,分別為通過杭寧溫義口岸機場進行空運、通過寧波舟山港進行海運、通過義新歐班列進行鐵路運輸。根據當地海關部門的不完全統計,從浙江省口岸機場出口的國際貨物的單t貨值測算結果為16.7萬元/t,是海運的31倍,在國際貨運方面,全省空運的貨物價值遠高于海運。經過測算,航空貨運吞吐量每提升1%,將會帶動浙江省的國際貨運增加6%。
1.2適航貨物的貨源充沛,特色鮮明
從適航貨物分類看,和郵件、快件和跨境電商(郵快跨)成為浙江省口岸機場貨郵主力和新特色。普通貨物運輸和郵快跨之間的貨量比重約為58∶42,顯現與浙江省的貿易結構和多元化的市場需求相匹配的特征。據統計,普貨運輸出口貨值占總貨值的50.5%,主要流向美國、德國、日本,進口則以東南亞的農產品、生鮮、水果為主,寧波和杭州機場為主要的進出口機場。郵快跨進口貨值約占總進口貨值的75%,主要從中國香港、比利時、美國等國家和地區輸入,輸入貨種一般為集成電路、自動處理設備零件及化妝品、保健品等,與浙江省進出口貿易國際及地區的市場配額總體匹配。全省郵快跨占國際航空貨運出口的比例達到42.1%,高出全國近20個百分點,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新增長極。
1.3貨運航線網絡貫通
2020年疫情期間浙江省全貨機貨量同比增加166.7%,占機場總貨量比重達18.5%,全貨機航線對國際航空運力的支撐作用更加的凸顯。從全貨機和客機腹艙運力情況看,2019年浙江省客機腹艙和全貨機承擔國際貨郵吞吐量的比例為52∶48;客機腹艙航線網絡方面,國際及地區通航點由2015年的64個增加至2019年的89個,航線網絡基本覆蓋世界五大洲。全貨機航線自2015年的1個增至2019年的13個,全貨機通航點占國際及地區通航點的比例由1%增至12.8%,已通達比利時列日、菲律賓馬尼拉等主要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航班頻次方面,口岸機場的國際航班架次頻率為1077架次/周,其中全貨機國際航班架次頻率為98架次/周,占比從2015年的1‰提高至2019年的9.1%。2020年疫情期間由于國際客運的大面積停航,貨運航點占比大服務提升,且新增烏蘭烏德等國際航點使浙江省機場的通達性更強。浙江省國際及地區通航點情況如表1所示,網絡通達性如圖6所示。
1.4綜合保障能力充足
基礎設施品類基本齊備,結構相對合理。浙江省口岸機場國際貨站、國際收運通道、集疏運體系相對完備。國際貨站總面積約為4萬m2,占機場總貨站面積的比例偏低,共建成國際收運通道15個。2019年浙江省口岸機場的國際貨站及國際收運通道情況如表2所示。
通關環境初步營造。浙江省擁有杭州和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杭州海關已實現24小時無障礙通關,擁有安全便捷高效的通關服務;創新開通義烏等地的異地機場貨站及下沙城市貨站建設。
盡管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取得長足進步,但發展質量并不高,總量占比低、貨源外流明顯,不能有效滿足內外雙循環對高質量航空貨運的發展需求。據當地海關不完全統計,2019年浙江籍企業生產的適航貨物約90%外流至上海、廣州等省份,其中上海對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的虹吸效應非常明顯,67.5%外流至此,主要貨種包括計算機與通信技術、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等,其次有11.7%外流至鄭州新鄭,主要貨種包括光電技術等,如圖7所示。
2.1基礎設施保障不足
浙江省各口岸機場的國際貨站保障能力有待提升,杭州機場的國際航空貨運設計保障能力與年均30%的市場需求增速相比明顯不足。四大口岸機場的自動化裝卸平臺供給水平相對較低。
2.2航線網絡支撐不足
網絡通航點少,貨運航線網絡布局不均衡。杭州、寧波、溫州屬于區域樞紐,通航點的數量與上海的143個、廣州的95個相差甚遠,航空貨運供給能力有待進一步強化,貨運時刻有待增加。口岸機場均為客貨混運機場,白天時刻以保障客運為主,全貨機起降時刻聚集在凌晨12點至早6點,白天時刻的缺失降低了國際航空貨運當日達的時效優勢。
2.3國際航空貨運信息數據未有效整合
浙江省內航空公司物流信息系統共有三個體系,但數據格式不相同,缺乏技術協同。菜鳥網絡和順豐航空貨運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較高,但各系統之間的連通程度較低,小型貨代企業信息化程度低,依然依靠人工操作。目前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實行不同的運單,使得“多式聯運”無法一單到底,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航空貨運的物流運輸效率和成本。
2.4通關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口岸資質有待進一步完善,寧波、溫州、義烏機場的進境水果、進口肉類等指定口岸資質有待進一步擴充;目前僅杭州可以實現24小時無障礙通關。跨境電商和郵快件是全省國際航空貨運特色,但相應的通關服務有待加強。目前跨境電商進出口(9610)、出口海外倉(9810)的服務只有杭州空港跨境園區(下沙綜保區)才能實施。網購保稅進口(1210)服務因杭州機場尚無空港綜合保稅區,且在杭州機場無國際郵局互換站,不利于國際航空貨運的跨境電商和郵快件支點的打造。
2.5扶持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
浙江省暫無國際航空貨運龍頭企業,現階段提供貨運服務的順豐航空、圓通航空、菜鳥等航空貨運相關企業,在機隊規模、遠程機隊數量、產品結構、國際化水平、貨運航線網絡覆蓋能力等方面與DHL、UPS、FedEx等國際航空物流巨頭還存在較大差距;且在浙江省開展國際航空貨運貨代業務的企業,全球排名前50位僅一家(中外運第12位),國內排名前30位僅6家,在浙江省開展貨運代理業務的全國前30位貨運代理企業的國內排名如表3所示。
航線培育政策未覆蓋浙江省全口岸機場以及航空貨運全鏈條形式,現有的培育政策的兌付周期過長,與國際航空貨運的季節性和市場供需關系嚴重脫節,在引入全球知名貨代企業打造總部經濟方面存在政策細則缺失。
3.1確立發展定位
后疫情時代國際航空貨運將持續保持高位需求,在民航十四五和中長期等專項規劃等的編制窗口期,轉變以客為主的發展觀念。確立“客貨并舉”的發展定位,自上而下系統性的完善頂層設計。根據杭寧溫義等機場的發展基礎和機場特色,統籌考慮各機場發展側重,推動協同發展。
3.2推進設施建設
挖掘存量,加快推進寧波、溫州機場等貨站改擴建工程。做優增量,加快推進義烏機場新貨站等工程建設。完善集疏運體系,實現鐵路、機場、公路“三網融合”。充分利用卡車航班等編織多層次的航空貨物集散網絡。
3.3完善航線網絡
貨腹并重、拓密結合,完善全省國際航空貨運航線網絡。強化與全球50大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連接,建立全貨機和客機腹艙并重,橫跨亞歐美的環球貨運航線,打造全球72小時航空貨運骨干網絡。強化全貨機對整體運力的支撐,鼓勵通過融資租賃、購買以及濕租等方式壯大貨運航空公司全貨機機隊規模。
3.4科學配置時刻
探索白天貨郵飛行時刻的科學配置。結合浙江省國際貨運航班時刻的使用價值、準點率等經濟及運行指標,加大杭州、寧波等時刻容量供給,科學匹配口岸機場功能定位和航班時刻供需關系,制定分類量化貨運航班時刻配置政策。
3.5發揮頭部企業的帶動作用
支持本土企業做大做強,積極整合全省航空貨運資源,推動省機場集團成立專業的航空貨運公司。鼓勵菜鳥網絡、中外運等航空貨運企業積極參與全省機場貨站的規劃、建設與運營,積極培育全省航空貨運超級承運人。支持引進國際大型物流集成商,發揮自貿區優勢,配合地方政府筑巢引鳳,引進全球前30的航空貨運代理企業和有實力的貨運航空公司(如DHL、UPS、德迅、辛克等),加強與我省貨運代理企業在產品結構、國際化水平、貨運航線網絡覆蓋能力等方面深度合作。
3.6提高口岸機場通關效能
支持杭州機場新增疫苗、活體動物進境等口岸資質,補齊寧波機場進境醫藥產品指定口岸資質短板。推動寧溫義機場全天候無障礙預約通關。探索以信用為基礎的國際航空貨運承運人備案制度和涉電涉磁貨物差異化安檢。總結推廣機場異地貨站、城市貨站集貨模式。
3.7提升航空貨運信息化水平
以四港聯動信息港建設為基礎,支持省機場集團建立全省航空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加強大數據等新技術在機場貨運中的數字化應用。推動航空物流操作標準、信息標準等建設,推動多式聯運“電子化”和“一單制”。
本文通過對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的總體情況分析,進行問題剖析,并針對性的提出在后疫情時代浙江省高質量發展國際航空貨運的策略建議。后疫情時代浙江省國際航空貨運的發展,需更加突出與浙江省的產業格局融合,打造全過程的國際航空物流服務體系,打造國際航空貨運發展的“浙江模式”。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4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0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4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