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達飛輪船通過和滾裝船航運公司Wallenius SOL合作,利用該公司旗下兩艘在中國新建的滾裝船BOTNIA ENABLER 和 BALTIC ENABLER,從青島運輸部分集裝箱貨物前往北歐。
BOTNIA ENABLER 和 BALTIC ENABLER輪為我國中集來福士船廠為瑞典航運巨頭Wallenius SOL公司建造的5800米車道雙燃料冰級系列滾裝船RORO。該系列滾裝船是世界上最大的雙燃料冰級滾裝船,船長241.7米,寬35.2米,車道5800米,航速20節,裝備有兩個685立方C型LNG儲罐,配置高效的LNG雙燃料推進系統。今年5月13日BOTNIA ENABLER輪成功交付給船東。
根據船訊網為信德海事網提供的該輪的AIS軌跡信息顯示,該輪于5月19日正式離廠,5月20日抵達青島錨地,5月23日進港,5月24日該輪裝載貨物后離港,并前往韓國錨地(應該是疫情期間外國海員入境困難,雇傭中國海員送船后到韓國船廠更換海員),隨后該輪起航前往北歐。
上周,該輪抵達安特衛普港,并在該港卸下了在青島港裝載的集裝箱貨物
船訊網信息顯示,目前姊妹船BALTIC ENABLER也已經抵達青島錨地,預計將很快靠港裝載集裝箱貨物返回北歐。
由于運力短缺加上運費高漲,近兩年航運業充分發揮想象力,包括干散貨船舶、多用途船舶都曾被用來運輸集裝箱。業界稱之為“溢出效應“。
集裝箱承運人“交叉租船”
馬士基集團AP M?ller-Maersk 特殊項目物流區域負責人 Lana Warren 表示,溢出市場的出現是她第一次看到集裝箱承運人租用雜貨空間來運送溢出貨物,這種策略稱為“交叉租船”。
其說道,在疫情大流行引發的跨太平洋貿易激增期間,“我們的運力比大流行前增加了約 40%,以滿足客戶的需求,”Warren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運力增長……運力規劃是當今集裝箱運輸公司最艱巨的工作之一。“看看在急劇變化的狀態下為供應鏈提供服務的復雜性,”她補充道。“我們現在知道做事的方法不止一種,我們的解決方案可能需要一些靈活性。”
集裝箱運費降溫,但“溢出”效應仍繼續
近期多位件雜貨航運市場的公司高管表示,雖然目前集裝箱的擁堵和起裝箱運費高企的緊張局面正在緩解——至少目前是這樣。但一些托運人仍在選擇使用包括多用途船舶在內的其他船型來運輸集裝箱,并且近兩年養成的這種模式可能并不會很快改變。
根據 PIERS 的數據,在 2022 年前五個月,共有 147,751 TEU 集裝箱貨物通過非集裝箱船進口到美國,比 2021 年同期增長 104%,比大流行前的 2019 年增長 139% 。然而,這些溢出集裝箱貨物中有 75%(111,291 TEU)是在 1 月、2 月和 3 月到達的,這表明溢出市場的確在 4 月和 5 月開始緩和。
6 月底,總部位于漢堡的多用途船舶MPV領域專業經紀公司, One World Shipbrokers 董事總經理賈斯汀·阿查德 (Justin Archard) 就表示,租用多用途船舶運輸集裝箱的“熱度肯定已經消退”。他說,許多在 2021 年租用 MPV 運輸“溢出”集裝箱的集裝箱運輸公司現在正在將他們租用的MPV退還給原船東。
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化工公司物流主管告訴媒體,該公司一直在與一家專業租船經紀人合作——即與船舶運營商合作尋找貨物的經紀人——以確保非集裝箱運力,包括 MPV ,移動其大部分集裝箱貨物,并且,該公司還表示在未來一年半內仍將繼續這樣做。
這位化工公司高管還表示,該公司將盡可能地運送貨物,而不管價格如何,并且只有在運力和服務恢復時才會將這些貨物再“歸還”給集裝箱船。在該公司運營的大多數貿易航線中,使用替代運輸的成本是 COVID-19 大流行之前“正常”海運費率的 2 到 10 倍,但該公司表示,他們所運輸的貨物價值較高,因此對運費并不算敏感。
另一家通常用集裝箱進出口大宗商品的公司說,該公司已經將貨物從集裝箱中取出,重新包裝,以便用幾艘出現在溢出市場上的加裝船進行件雜貨運輸。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6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96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62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8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53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