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港口整合第一步已經邁出去。即使坊間早已傳得有鼻子有眼,但整合的面紗仍由7月18日唐山港、秦港股份兩紙股權無償劃轉公告正式揭開(詳見“河北港口開啟大整合:劃轉股權與更名齊飛”)。兩天后,秦港股份再度對外公告,唐山港口實業集團(100%)、曹妃甸港集團(100%)、國投曹妃甸(4%)、華能曹妃甸(5%)等國有股權無償劃轉至河北港口集團。7月25日,秦港股份再發公告表示,控股股東河北港口集團受讓省市屬相關國有港口企業股權的無償劃轉協議已全部簽署完畢,將通過無償劃轉方式受讓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曹妃甸港集團有限公司 100%股權、唐山曹妃甸實業港務有限公司25%股權、國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24%股權、華能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 25%股權、唐山曹妃甸煤炭港務有限公司6%股權。從河北省國資委實控的秦港股份、唐山市國資控股的唐山港,再到“央字頭”的國投、華能都紛紛劃轉股權,雖看似動作頻頻,實際還是常規操作。
之所以三次公告都不令人意外,因為三次股權劃轉都還在河北省、唐山市國資委勢力范圍內。唐山港、秦港股份反正都權屬一根藤蔓,“股權無償劃轉”的操作就相對簡單。但是國能、國投、華能、華電、中石油、中石化的碼頭則盤根錯節。雖然目前劃走的股權中涉及國投和華能,但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那部分股份本就屬于地方國資委,央企本身股權巋然不動。
從港口圈(ID:gangkouquan)的角度來看,如果河北省港口整合第一步是劃轉省、市兩級國資委控股的港口碼頭的股權,那第二步可能會向央企碼頭拋出橄欖枝,雖然這很有難度。因為在“一省一港”推進過程中,還沒有省級港口集團成功整合央企碼頭的先例。
外資有先例,山東的濰坊森達美港就是最近的例子,馬來西亞的森達美集團以19.2億元脫手,山東港口全省整合的版圖又趨完善。央企控股省級港口集團也有先例,招商局集團入主遼寧港口集團就十分典型。但是,唯獨省級港口集團想要收購央企碼頭只有談崩的案例,廣東就是例子。2018年就有傳言說要分江而治,廣州港集團主導建設西部港口集團,招商港口主導建設東部港口集團,除了這種做法對現有的競爭格局并沒有太多實質性改變外,兩方本就處于角力狀態,更不要說省級港口集團一舉吃下央企招商港口在廣東的版圖這種更激進的做法。
那么新成立的港口集團還有機會嗎?我們不妨再看看各大央企在河北“諸侯割據”的現狀:
國投系
國投集團最為港口人熟悉,一是由于國投的交通板塊中,重點發展的就是港口和鐵路。國投的勢力范圍雖然近年來在港口整合過程中逐漸式微,但仍舊手握國投曹妃甸港、國投中煤同煤京唐港(以下簡稱國投京唐港)、國投湄洲灣港、國投欽州港、國投洋浦港,參股廣州港、重慶港九、寧波遠東碼頭等。另一個原因則是,國投集團剛剛走馬上任的“掌舵人”付剛峰曾就任招商局集團、中遠海運集團兩大業內巨無霸央企。其次,國投曹妃甸和國投京唐港地位不容小覷。
圖源自國投曹妃甸港官網
其中,國投曹妃甸港,由國投交通公司與河北省建設投資公司、秦皇島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珠江投資有限公司、唐山市建設投資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的法人實體(股比分別為51%、20%、15%、10%、4%),年設計卸車能力1.3億噸,擁有18條堆場、194個垛位,設計堆存能力為832萬噸,擁有5-15萬噸級煤炭鋼板樁碼頭泊位10個,下水能力1億噸。2021年,國投曹妃甸港完成吞吐量7829萬噸,并成為曹妃甸港區四家煤炭中轉碼頭中唯一盈利近2億的企業。
圖源自國投京唐港官網
國投京唐港股權關系如上圖所示,國投、中國中煤、唐山港口實業集團、晉能控股煤業、唐山港集團分別占股27%、21%、20%、20%、12%。泊位水深16.5米,碼頭岸線1170米,共有3個泊位,均可靠泊10萬噸級船舶。卸車系統采用翻車機工藝,配備有三翻式翻車機2臺、兩翻式翻車機1臺。堆場面積54萬平米,堆存能力可達280萬噸以上,配有6臺堆取料機和2臺取料機。2021年,國投京唐港全年吞吐量完成4804萬噸,同比增長6.7%。也就是說,2021年,國投系的兩大碼頭在河北完成貨物吞吐量1.26億噸。
國能系
圖源自國家能源集團官網
除此以外,國能黃驊港亦是重中之重,這家由國家能源集團占股70%的二級管理單位,經過20余年的持續開發,已擁有專業化煤炭泊位17個,雜貨泊位4個(含兩個在建),油品泊位1個,總資產約140.8億元,是一座以煤為主,兼顧散雜貨和油品的綜合性能源港口。2021年,國能黃驊港完成煤炭裝船2.148億噸,同比增長5.4%,連續三年煤炭下水量居我國港口首位。除此以外,這兩年國能黃驊港頻頻出圈的原因是全面實現了全港翻、堆、取、裝環節全天候自動作業,成為世界首個實現全流程智能作業的煤炭港口。黃驊港全員勞動生產率、人均利潤2項核心指標領跑全國主要港口。
華電系
圖源自華電煤業集團官網
華電曹妃甸煤炭儲運有限公司(煤三期項目),由華電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股比分別為60%、40%),公司成立于2009年6月,注冊資本132847萬元,主要負責煤炭碼頭三期工程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并分為先期工程3500萬噸運能和后期工程1500萬噸運能兩部分進行建設。三期工程包括2個10萬噸級、2個7萬噸級和1個5萬噸級裝船泊位,堆存能力374.5萬噸,為北方專業化煤炭下水碼頭。2020年,年設計裝船能力5000萬噸的煤碼頭三期工程先期工程正式竣工投產,當年完成煤炭吞吐量1422萬噸。
華能系
華能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也叫華能煤碼頭(煤四期),由華能集團公司、唐山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河北建投交通投資有限公司、唐山市建投、國投交通公司五家單位出資組建的法人實體(股比分別為51%、23%、20%、5%、1%),主要負責華能煤炭碼頭的建設及運營管理。
煤碼頭項目設計吞吐量 5000 萬噸/年,總投資約55.27 億元,項目碼頭全長 1428 米,自東到西規劃建設5個專業化煤炭裝船泊位;其中,10萬噸級2個,7萬噸級2個,5萬噸級1,主要承接大秦鐵路、唐呼鐵路腹地煤炭,2017年7月開始試運營,2021年完成貨物吞吐量3337萬噸。
除此以外,還有中石化、中石油在曹妃甸成立的中石化曹妃甸實華原油碼頭、LNG碼頭盤踞。
而上述碼頭均為大型央企在河北的業主碼頭,若要涉及這些碼頭的整合,已完全超出河北省的勢力范圍,從而上升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層面,這是難點之一。而且,回歸到港口整合的初心,是為了解決 “多小散弱”導致的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等問題,而上述業主碼頭實際上是各大央企一體化產業鏈上的一環,主要服務的是母公司的能源需求,與當地較少存在惡性競爭,這又是尷尬所在。因為,如果要實現版圖更大的整合,上述央企必不可少,但是從實際角度、操作難度來看,都舉步維艱。
因此,港口圈(ID:gangkouquan)認為,如果河北港口的整合邁出了較為輕松的第一步,那么是否整合央企碼頭就成為困難重重的第二步。河北新成立的港口集團是否需要引入央企作為戰略投資者的角色,打造全新的央地合作標桿,從而促進一次地方央企成功整合央企碼頭的動作,是值得期待的。
除此以外,河北港口整合仍有很多謎團未解開:一是新集團的注冊所在地設在何處;二是新成立的港口集團的班子組成情況;三是整合后將一舉成為國內第一大散貨港口集團,未來的發展藍圖是什么等等。而且前者的經驗是掛牌容易融合難,在三港四區整合完畢后,如何發揮這艘巨輪功效,駛向更遠的深藍,都充滿很多想象的空間。后續,港口圈仍舊會持續關注河北省港口整合,步步跟進最新的整合態勢,給出我們的觀點與評述,也歡迎圈友在留言區發表觀點,與我們交流。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2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1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0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