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發現廣大的企業不僅搞不定不確定的需求,同樣也搞不定確定的供應,他們往往把問題都推給預測,假設所有后端的問題都是前端預測不準造成的,只要預測準確,后端就不會有問題。而預測永遠不可能完全準確,所以永遠要先解決預測的問題。現實并不是這樣的,一個一個項目都證明,除開預測不準,我們的供應端自身的問題也非常多。這些問題雖然復雜,卻有更加確定的解決路徑和方法論。
今天我們就要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們實踐過程中獲得的啟發,這些想法也源自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靈隱寺成立佛教數字賦能中心》。靈隱寺這個佛家勝地也發起了數字化轉型運動,大家深感訝異,數字化難道真是上天入地,全宇宙無死角?數學和神學或者哲學有關聯嗎?數學,哲學,神學完全是同源的。很多大哲學家同時又是數學家,“萬物皆數,數學統治了宇宙,數學是現實的核心?!?nbsp;就是出自兩個大哲學家畢達哥拉斯和柏拉圖。柏拉圖認為“純粹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數學。” 柏拉圖的學生亞里斯多德更是發明了幾何學和邏輯學,而邏輯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笛卡爾作為近代最偉大的哲學家也發明了解析幾何,他的愛心函數的故事廣為流傳。德國的大哲學家康德也非常推崇數學思維,他認為“數學科學呈現出一個最輝煌的例子,表明不用借助實驗,純粹的推理能成功地擴大人們的認識領域?!?/em>黑格爾是唯心主義創始人,他認為“數學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號?!?/em>而大數學家狄拉克干脆直接認為“上帝是最高等級的數學家,他構建宇宙時使用了十分高級的數學。”
數學是抽象的,無限的,神的世界也是抽象的,無限的。數學之所以比其他科學受到尊重,還有一個理由是因為“他的命題是絕對可靠與無可爭辯的,而其他學科經常處于被新發現的事實推翻的危險(愛因斯坦)”。兩千年的勾股定律現在依然有效,而即使偉大如牛頓定理現在也被證明僅僅適用于低速世界。數學命題與哲學命題和上帝存在一樣是無法被證偽的,所以數學與哲學和神學是完全相通的。不知道這樣的邏輯鏈是否足夠證明所提出的論點。如果上述論證成立,那神所管轄的廟宇佛堂則擁有數字化發展的最高優先級。再回到中國,其實我們中國人是缺乏對數字的重視,或者說對數學的重視,世界上極少數學命題是我們中國人提出的。今天我們突然前所未有的開始重視數字了,這是一個好事情,但是我們一定不能再次陷入形式主義的慣性中,我們要看到數字化的本質—數學思維。
一堆的數據,無論是多大的體量,其本身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價值在于找到數據之間的關系,并形成邏輯模型,不僅驗證已經存在的真實世界,更要能預判未來世界的變化,所以數字化的本質應該是數字的應用。概率論用于賭博,矩陣被用于量子力學,二戰的彈痕案例中軍方和數學家的觀點是完全相反的,最終采納了數學教的觀點而挽救了很多飛機。本拉登也是科學家使用模型推測出來的,科學家認為他的行為與瀕危動物差不多,便推測出兩個地方,其中一個就是白沙瓦,本拉登被擊斃的地方,而情報人員做到這一點要花費很大的力量。竟然抓人都可以數學建模,供應鏈管理對于數學建模而言就是小菜一碟。在數學的加持下,即使連基本的供應鏈管理體系還沒有,也可能讓你實現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轉型,你信不信?“在自然界中,數學是不可思議的有效,已經達到不合理的程度。”(尤金,維格納,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雖然扯了有點遠,但是還是要回到主題,數學與供應鏈管理的關系。首先我要再次強調,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什么是供應鏈?什么是供應鏈管理?》。采購,生產,制造,物流等職能是供應鏈的組成部分,但絕不是供應鏈管理,他們不僅不是供應鏈管理的支持者,還往往是供應鏈管理轉型過程中的抵制者,因為供應鏈管理是要管理不僅限于供應鏈(生產,采購,物流),還包括銷售,產品等要素之間的連接關系,不是管理要素本身,而是管理要素間的連接關系。所以供應鏈管理的行為會影響各要素和各要素部門的利益,分化他們的自主權,切走他們的奶酪。這就是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之間的博弈。全局最優必然要犧牲掉部分局部利益,供應鏈與供應鏈管理的之間的關系就是局部與全局的關系,重要的事情要說N遍。大部分企業只有供應鏈,而沒有供應鏈管理,因此他們的產銷關系之一是產銷服從,不計代價滿足。另一種就是產銷博弈,兩敗俱傷,還有一種叫產銷交易,一家人變成兩家人,當然還有實施阿米巴模式的,那就是產銷混戰,你死我活。所以,從供應鏈到供應鏈管理是一種變革式轉型,因為和利益、權力有關。
從管理學的角度去解讀的話,供應鏈管理可以描述為“供應鏈管理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質量和效率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采購、生產、銷售、服務等全過程高效協同的組織形態?!钡侨绻麖臄祵W的角度去解讀的話,可以描述為“供應鏈管理是研究企業各職能要素,包括但不限于產品,銷售,采購,生產,物流等實體之間的連接關系的一種思維活動,其目的是讓這些本質相互關聯,但訴求可能互相矛盾的要素基于所選擇的目標形成合力,實現一種高效有序的聯動模式”。而數字化供應鏈管理,就是要把這種復雜的連接關系通過數學公式進行表達。
比如某公司常年租賃固定的倉庫,分布全國,倉儲費用非常高,但他們發現旺季不夠用,淡季卻有閑置。因為淡旺季,產能約束,需求波動,出貨節奏,甚至物流路徑等都對倉庫的利用率產生影響,那采用何種租賃模式更好呢?如果基于流量來租賃,那如何判斷何時加倉,何時減倉呢?一旦操作不當,臨時租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如果是冷鏈那就更不用說了,甚至租不到倉庫。從管理角度大家都容易理解哪些因素影響庫容變化,但是如何將這些分散的因素關聯起來,基于利益最大化目標,而不僅僅是倉儲成本最小形成一個聯動模型?這個復雜,動態的尋優模型如何搭建,這就是將各種連接關系用數學公式來表達的典型案例。這就是供應鏈管理的數字化,重要的是梳理場景中各要素之間的實際關聯關系,它需要基于企業的實際業務進行構建,而不是求助于一個預置邏輯的通用化的系統,更不需要AI技術,需要的是最基本的運籌學算法,解決的是企業日常運營管理的核心訴求。
數字化已經是一個爛大街的話題了,談得人非常多,但是發現都是談理論,談情懷,沒有人談數字化如何解決具體問題的,似乎數字化不屑于與企業具體的問題為伍,掉了數字化的身價。專家們說支撐數字化的技術必須是云計算,大數據,AI,物聯網,有的還增加了區塊鏈,5G,也就是說不掌握這些高大上的技術就無法實現數字化。云計算提供決策速度,大數據提供決策參考樣本,5G,物聯網提供決策信息快速收集以及決策結果快速下達的作用,AI是通過大數據尋找潛在的規律性。這些高大上技術都不涉及最為核心的決策邏輯,而決策邏輯算法恰恰是制造業供應鏈管理的核心技術。我們一直認為,供應鏈管理數字化的核心是決策的智能化,而決策的核心就是基于信息反饋做出判斷時所用的判斷邏輯。那誰來提供這個邏輯支撐呢?是數學,第一性原理告訴我們數學是所有技術的底層邏輯。
供應鏈管理從技術層面而言也是一種抽象思維活動,而數學也恰恰是通過一種抽象形式來表達現實世界中各種事物或對象之間的關系,它的計算對象可以是動物,農產品,星球……,當然也包括我們要管理的各種經營活動。所以,供應鏈要分行業,而供應鏈管理是不分行業的,它借助抽象思維模式,揭示了事物的普遍特征而使其具有廣泛的應用性。
華羅庚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今天我要再加一句,管理之亂更要用數學。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我們不需要那些高科技,我們只需要一點抽象思維。抽象思維又是數學思維的底層邏輯,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高人即使從來沒有做過這個事情,但是他很快能夠掌握技巧和方法,所謂的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起決定作用的就是抽象思維。有一個現象叫“佛林效應(Flynn effect),認為過去的一百年,人的智力水平一直在提高,換算成標準智商,相當于每十年提高3分。其中最明顯的進步就是體現在抽象思維能力。一般人看東西是關注不同點,而高手則善于發現兩個很不一樣的事物之間的相同點,表現在應用領域就是某些人常常具有很強的跨學科能力,而正是這種交叉學科的研究為人類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很多公司面試過程中的歸類測試題目,考的就是抽象思維能力。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什么才是問題的本源,才不會被那些形式上正確,而實則空泛的言論所迷惑和誤導。數學的抽象不是空洞,而來源于長期的實踐總結,以世界客觀規律為基礎,而我們今天很多專家談數字化的時候卻沒有體現科學精神,空泛而經不起挑戰。
正當大家為供應鏈管理轉型而發愁時,數字化理念橫空出世,借力硬件技術的發展,普通計算機的算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以往停留在大學講堂的數學理論開始走入了企業實踐,數學模型可以告訴你到底何為全局最優,而不是通過事半功倍的流程來反復博弈。在數學這一科學工具的支撐下供應鏈管理這種復雜管理模式的說服力和價值呈現將得到了指數級的提升,反過來又強有力地推動了供應鏈管理模式的轉型。所以企業無論是否有供應鏈管理體系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實現供應鏈管理的跨越式發展,直接從沒有供應鏈管理走到數字化供應鏈管理,這是技術進步帶給我們的福利。
盡管今天我們要強調數學在供應鏈管理轉型過程中的價值,它甚至可以突破文化,理念和行為的銅墻鐵壁,但是有一個障礙數字化見了也要繞道,這就是比神還厲害的“人”。如果你完全沉浸于數字世界的全局尋優中,那你也很快會成為全公司的敵人。你真以為企業會欣然接受用更精準高效的數學方法論去管理業務嗎?理性角度當然是,但在大部分情況下這種轉變將遭遇巨大的挑戰,因為你動了別人的決策權,給大家帶來了不安全感,數字化對于大部分還沒有準備好的企業就好比葉公好龍。如何實現科學與人性的協同就是轉型的第一大挑戰。所以你不僅要有數學思維,你更要有管理智慧。你既要實現數學上的全局最優,更要兼顧管理中的權力平衡。
如果你讀完此文,也感受到了數學,神學,哲學,心理學和供應鏈管理之間的關系,那恭喜你,你已經擁有了數學思維—一種最純粹的智慧。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94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17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5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34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7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3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1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1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