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甜是對一顆好蘋果的褒獎,但對蘋果產業鏈而言,“脆”卻意味著“苦”。
今年以來,國內多個蘋果黃金產業帶在經歷價格波動的同時,又遭遇了春霜夏雹、秋季前旱后濕的不利天氣,不少果農心情跌宕,擔憂今年的收益。
作為全球最大的蘋果生產國與消費國,我國蘋果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關系著廣大種植戶的安居樂業。11月17日,在中國農業產業鏈韌性探索——2021區域農業產業研討會上,專家從蘋果切入,圍繞如何構建更具韌性的農業產業鏈體系,提升農產品價值鏈,應對疫情等風險沖擊展開討論,各抒己見。
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院長郭沛在會上發布題為《電商對我國蘋果產業鏈的影響》的報告,認為電商有助于提高蘋果產業鏈相關主體應對風險的能力,從而顯著降低產業鏈的脆弱性。
(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院長郭沛帶領的課題組采用從風險識別、脆弱性評估到韌性提升的邏輯分析框架,研究電商對蘋果產業鏈的影響。潘越|攝)
10月中旬,中國農業大學智慧電商研究院先后對山東煙臺、陜西洛川、山西運城、甘肅天水及四川鹽源五大蘋果產業帶展開田野調查,并對各地產業鏈應對生產、市場、社會和政策四大類風險時所表現的“脆弱指數”進行了量化分析。
(新疆阿克蘇、喀什、和田、伊犁,四川涼山、甘孜,云南昭通,貴州威寧,西藏林芝等地是近年來形成的特色蘋果產區,影響力和品牌競爭力提升較快。圖為新疆阿克蘇果農采摘蘋果。王曉峰|攝)
結果顯示,與傳統型蘋果產業鏈相比,電商型蘋果產業鏈表現出更強的韌性。這種韌性主要體現于后者在應對市場競爭、消費升級、價格變動、市場信息可得性等方面均具備相對較強的能力。
比如,今年臨近采收期,突如其來的連續降雨造成了蘋果上色難、光澤差等“顏值”問題,很多人都擔心蘋果滯銷。但山西萬榮“果二代”王震不以為然,“比起‘看臉’,更多電商用戶在乎蘋果的口感和品質”。
10月下旬以來,拼多多聯合山西、陜西、山東、甘肅、四川、新疆六大蘋果產地,開啟為期半個月的蘋果“雙11”,借助百億補貼、限時秒殺、萬人團等扶持資源,幫助產地精準對接用戶。受益于此,王震在該平臺日均銷售蘋果8000多單,與之合作的種植戶快速“回血”,種植積極性未受影響。
同樣,陜西“果二代”王琦在上半年的價格波動中“逆勢”將蘋果賣出了令不少中小種植戶羨慕的價格。而這源于此前他在運營拼多多店鋪時發現,“瑞香紅”的用戶評價及回購表現都要優于紅富士,便大膽決定“以銷定產”,勸說生產部門部分改種“瑞香紅”,實現了差異化競爭。
再如,在山東榮成,海歸新農人宋楠在過去四年間將悅多果業發展成擁有2300畝高標準果園、1.2萬噸氣調保鮮庫、6000平食品級加工分選車間、月拼單量逾10萬+的當地電商龍頭企業,與其借助電商平臺精準捕捉消費升級需求并敏捷反應緊密相關。這個過程中,悅多果業推動商超品質的精品優果登陸拼多多百億補貼進行銷售;而高性價比的果子則通過萬人團、限時秒殺等活動,讓更多人接觸并熟悉榮成蘋果。
(宋楠的果園實行寬行密植的種植方式,行距4米,大型農用機械進出自如。李浩|攝)
據課題組評估測算,以陜西洛川蘋果為例,傳統型產業鏈應對市場風險的“脆弱指數”為5.12,應對生產、社會、市場、政策四類風險的“脆弱指數”均值為4.13;而電商型產業鏈的這兩項數值分別為4.44與3.74,表現出韌性更足、活力更強的特點。
報告認為,傳統型與電商型產業鏈面臨相似風險,但因流通環節數量、信息透明度和需求市場細分度不同,應對風險的合作度、透明度和敏捷度表現差異較大。由此可見,電商在縮短產業鏈、拓寬銷售渠道、品牌宣傳推廣、識別消費者需求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而且,隨著電商化程度的提升,電商對于增強蘋果產業鏈韌性的效果將會進一步凸顯。
其實,電商型產業鏈響應時效更快、合作度更高、恢復力更強的背后是互聯網技術對于產業鏈組織方式的優化。
“過去做電商就是拍張照片發到網上,現在可不止如此,要請專業人士,要會拍照、懂直播、知道如何運營。”郭沛認為,電商型蘋果產業鏈以電商平臺企業為核心,以消費者為中心,有效結合產地收購商、產地批發商、銷地批發商,通過自建物流或第三方物流,提升蘋果產業鏈運營效率。基于這種組織方式,產業鏈主體之間信息共享、精準匹配、高效協作,“減震”效果更好。
以中國農大課題組重點調研的“農地云拼”模式為例。這是拼多多近年探索的一種與農產品產業帶共同成長的路徑。具體而言,針對中國蘋果產業小規模種植的特點,通過“拼”的模式,將時空上高度分散的需求,和自然成熟的小規模果園供給在云端精準匹配,打造一條“鄉村果園直連家庭果籃”的產銷對接高速通道,既讓消費者、種植者都能收獲實惠,又提升了產業鏈的抗風險能力。
陜西洛川頂端果業就是這一模式的受益者。他們的10000畝果園,由1000多戶種植戶托管,生產出的蘋果直連拼單用戶。去年下半年,盡管蘋果價格波動,頂端果業依然按照蘋果質量,以高于市場0.2-0.3元/斤的價格收購,帶動農戶去年每家增收2萬元。
(在電商型產業鏈中,每年的蘋果上市季都是用工需求旺盛期,農戶閑暇時可到企業幫忙選果、打包、發貨,從而獲得更多收入。李里|攝)
蘋果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提高農村經濟收益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目前,在品種繁多的水果市場上,蘋果具有較高的可替代性,秋冬的柑橘、夏天的西瓜、桃子、酥梨等都會對蘋果消費形成較大沖擊。
如何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產業鏈的韌度?上述報告認為,應當在發揮電商的數字化技術優勢,促進產銷對接;把控蘋果品質,推動區域公共品牌和企業品牌建設;聯合社會多方力量,解決基礎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等短板這三個方面繼續加大投入,進一步降低蘋果產業鏈的脆弱性。
國家扶貧辦原主任劉堅認為,農產品產業鏈絕不能斷,這不僅關系到鄉村振興,更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質量問題。“我們應當采取綜合性的措施解決產業鏈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要發揮當前信息網絡的優勢,把信息搞真、搞實、搞對稱,防控投機炒作的風險。”
而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金發忠認為,農產品的生產端和消費端相對穩定,貯藏、保鮮、加工三個調節器是增強農業產業和產品韌性的三大關鍵。“沒熟的、正好的、過熟的農產品,都要貯藏;光貯藏不保鮮,農產品保持不了固有品質特征和生物活性;而消費需求的提檔升級,農產品必須做適當的加工,以提升、保持和調節品質。農業產業及產品的未來發展重在把產地做優,把物流加工做強,把消費做細做精。”
“目前,我們的農業產業鏈面臨生產、加工、農民組織、利益分配等領域韌性不足的情況。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應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進一步發揮企業在保障供給、提升韌性方面的作用,推進農業產業鏈穩定、健康地發展。”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聶鳳英表示。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52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8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8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67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3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8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