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供應鏈》出版以后,很多朋友表示本書缺少了財務處理部分內容,有些美中不足。關于這個問題,寫書的時候,木筆也曾認真規劃和斟酌過,也找小毛、老邱等好幾位財務的朋友咨詢和索要過學習資料,但一方面財務和供應鏈是兩個獨立的領域,當時個人對財務部分一知半解,不敢班門弄斧,怕誤人子弟,另一方面寫作時發現全書內容已經很多了,于是就放棄了財務模塊的編寫。
但正如木筆在書中后記中所說,書中的文字是僵硬而有限的,總有一天會過期,但成長和交流的空間是靈活和無限的。于是,書中沒法呈現的內容,我們可以基于公眾號繼續延伸,最近2個月,惡補了一下財務供應鏈方面的知識,消化了幾本財務書籍,也向做財務的朋友們請教了幾番,特整理了此文,希望以我的視角帶大家更好的銜接上供應鏈和財務兩個關系緊密的領域。也立個flag,如果后面有機會出《實戰供應鏈》2.0的話,我也會將財務這部分內容填補上,將實戰這件事進行到底。
因為財務的內容比較多,本篇文章,我們先介紹供應鏈的財務處理全貌,后面找機會再來展開介紹應收、應付和存貨相關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木筆也是邊學邊寫,文章參考了楊周南老師的《會計信息系統》,以及向好友謝H美女的討教,若有欠妥之處,也歡迎朋友們指正。
下圖展示了企業核心的業務流程,從供應鏈的視角來看,商品在企業內部實施進銷存的過程中,會分別經過采購過程從供應商處采購商品,然后在企業內部倉庫或加工中心完成生成/存儲過程,最后通過銷售過程將商品銷售給客戶。在處理以上三個供應鏈過程的同時,會涉及財務過程和人力資源過程。
▲企業核心業務流程
(1)采購過程:企業從供應商那里獲取需要采購的商品,并為之支付商品款項,這部分商品款項通常會記為應付賬款(只要不是現款現貨,都會產生應付,常規采購流程,現款已經很少了)。供應商為商品開具發票,財務核實發票和采購明細無誤后,出納基于發票金額完成打款。
(2)生產/存儲過程:商品采購入庫以后,在企業內部進行生產和存儲的過程,如果是批發和零售企業,通常只需要存儲管理,保證商品的質量和數量的完整,而在生產企業,還會有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組裝成成本或半成品的過程。在生產和存儲的過程中,如果商品的成本發生變化,會聯動財務的存貨處理。
(3)銷售過程:企業通過線上電商平臺,或線下賣場等渠道將商品銷售給客戶,客戶為之支付商品費用,這部分商品費用通常會先記錄商品應收,待財務出納從微信、支付寶或銀行卡等渠道獲得收款入賬金額并對賬無誤后,對應收賬款進行核銷。
(4)財務過程: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涉及到的收付款、預算、存貨核算、成本管理等財務活動,主要對資金流進行管理。
(5)人力資源過程:人力資源主要對員工的管理,涉及到員工的招聘、入離職、勞動關系、培訓、績效、考勤、薪資等人力處理過程,主要目的是對企業內外相關人力資源進行有效運用,以便更好的服務于業務,滿足組織當前及未來發展的需要。
(6)其它過程:除以上5大核心業務之外的其它企業管理過程,輔助企業良性運轉,比如行政、企業文化、政府關系、法務、品牌管理、設計、金融等。
以上6大過程涵蓋了企業日常經營的所有業務活動,各個業務過程在運轉過程中相互協作(有些也會相互制約),共同達成經營目標。
從企業的核心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供應鏈和財務是相互獨立又緊密聯系的兩個領域,只要是實體企業,這兩個領域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
供應鏈管理商品從入到出的全流程,涉及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是企業的庫房先生,目標是降本增效,一切和實物商品的進和出相關的行為都屬于供應鏈范疇。
財務管理則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對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是企業的賬簿先生,一切和資產和資金相關的行為,都是財務管理范疇。
供應鏈與財務的交集主要是針對供應鏈的財務核算部分,其中供應鏈中的采購管理、銷售管理和庫存管理的明細記錄,會分別在財務系統中做應付管理、應收管理和存貨核算,生成相應的財務憑證,這是物流通過信息流與資金流的對應過程。
所以,財務系統中,通常會有一個供應鏈管理模塊,用來專門承接供應鏈系統中的作業流水數據,用以財務核算。
▲供應鏈系統與財務系統
一個常規的業務,從業務到財務的整體處理流程,如下圖所示:
▲從業務到財務的處理流程
供應鏈、人力資源等業務系統處理完相關業務后,會將需要財務核算的數據同步到財務的業務子系統中(也可能是財務系統中的業務子模塊,主要看怎么設計系統架構),比如WMS系統中的采購完成數據、銷售出庫數據、庫存數據,HR系統中的工資數據等。
財務的業務子系統獲取到這些原始數據(也叫原始憑證)后,會將需要對明細核算的數據進行分析,如果需要進行核算(比如出入庫、存貨),則由核算子系統進行核算,核算完成后,生成憑證推送總賬系統;如果不需要核算(比如報銷、發薪等),則直接將數據推送總賬系統。
最后由總賬系統核算分類數據,輸出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會計報表。同時,總賬系統核算完成后,會將核算完成的數據再推送給業務系統,完成本會計周期。
以下是財務系統處理的整體架構:
▲財務系統整體架構
在財務里,有個很重要的詞,叫“財務核算”,好像只要和錢相關的,都需要核算核算,下面我們一起來理解一下它的標準定義和核算范圍:
財務核算是企業經濟核算的重要內容,它是以價值形式反映和監督企業及其企業內部各核算單位生產經營過程的活勞動消耗、物質消耗和資金占用及其經濟效果的方法。
財務核算根據審核后的原始憑證,運用會計科目,填制記帳憑證、登記會計帳簿,以貨幣為計算尺度,連續、系統、全面地記錄,計算各核算單位或核算項目的經濟活動過程。
通俗的說,財務核算就是將企業內和錢相關的業務行為進行記賬,并形成財務報表來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
核算的內容包含:
(1)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2)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3)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4)資本、基金的增減;
(5)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6)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7)其他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事項。
05 財務應收、應付與存貨管理
應收:指應收賬款,是應向購貨單位或接受勞務單位收取的款項應付賬款,是單位因購買材料,商品中接受勞務供應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應付:指應付賬款,是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持有以備出售的產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類材料、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或庫存商品以及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資等
通俗的說,應收就是我們需要收回的錢,因為還沒正式到銀行卡上,所以叫應收;應付就是我們要付出去的錢,但暫時還沒打款,所以叫應付;存貨就是清點所屬權屬于我們的商品,包括在庫的以及一些在生產過程中的庫存。
在供應鏈里,采購入庫后會產生應付,商品入庫后會記入存貨,銷售出庫后會產生應收。
講個簡單的故事串一下應收、應付和存貨:
6月5日,采購員老王從供應商采購了100件礦泉水,采購價為1元(含稅價)
6月6日,供應商將100件礦泉水送到倉庫,庫管收貨100件入庫。入庫明細回傳財務系統,產生100元的應付賬款,同時記錄100件存貨;
6月7日,財務會計小蘇收到發票,申請出納付款,出納小陳依據發票金額給供應商付款100元,結清應付賬款;
6月8日,電商運營小李將商品上架到銷售平臺上售賣,定價1.5元;
6月9日,用戶共計下單了20件,由倉庫安排發出,出庫明細回傳財務系統,產生了30元的應收賬款,同時存貨變為80件;
6月10日,出納小陳核對銀行到賬30元,對應付賬款進行核銷。
由于有了應收和應付,很多時候我們已經收到商品了,但還沒有支付應付賬款,我們已經發貨了,但還沒收到應收賬款,那到底該什么時候計算我們的收入和支出呢?在財務里,根據計算收入和支出的時機,有兩種記賬的方式,分別是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權責發生制:也叫“應收應付制原則”,按收入和支出權責的實際發生時間來記賬,并不考慮是否已收到或支付款項。凡在本期發生應從本期收入中獲得補償的費用,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支付或未付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費用處理;凡在本期發生應歸屬于本期的收入,不論是否在本期已實際收到或未收到的貨幣資金,均應作為本期的收入處理。
收付實現制:也叫“收付實現基礎”或“現收現付制”。是“權責發生制”的對稱。在會計核算中,是以款項是否已經收到或付出作為計算標準,來確定本期收益和費用的一種方法。凡在本期內實際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項,無論其發生時間早晚或是否應該由本期承擔,均作為本期的收益和費用處理。如:本期支付而由后期受益費用,一律由本期核銷進入本期成本,不再分攤。
通俗的的說,權責發生制就是財務權責變化的系統記賬的時間確定收入或支出;收付實現制是以錢款的實際收付確定收入或支出。
權責發生制適用于盈利性公司,收付實現制適用于行政事業單位。一般來說,實行權責發生制更加有利于實時反映各期的費用水平和盈虧狀況。
下面,我們分別介紹采購入庫和電商出庫業務對應的完整的供應鏈和財務處理流程:
(1)采購入庫流程
當商品庫存不足,需要采購補貨時,采購員會先提交采購申請,審批通過后,會進入采購詢價和采購合同階段,然后由采購員在采購系統中建采購單,供應商接到采購單后會安排送貨,貨物到達倉庫后,由倉庫完成收貨入庫。
以上為供應鏈的處理流程,看過《實戰供應鏈》的朋友想必應該非常熟悉了(還不熟?趕緊回去翻翻書本中第3章和第4章去)。
商品入庫以后,財務系統會基于入庫的明細生成暫估入庫(暫估入庫在后續文章中我們來詳聊),核算存貨成本,待供應商的發票送達以后,財務(有的公司是采購)在財務系統中錄入采購發票,生成需要支付給供應商的應付單,并申請付款,財務會計審核付款申請后,由財務出納安排付款,付款的明細生成付款單。
以上為財務的處理流程,采購發票、應付單和付款單都會生成對應的財務憑證,保存到財務總賬系統中,便于出具財務報表。
▲采購入庫從業務到財務全流程
(2)電商銷售出庫流程
商品入庫以后,會發布到銷售平臺售賣,C端用戶在平臺上下單后,訂單下傳到履約中心進行庫存的調度分配,匹配合適的發貨倉庫,然后下發到對應倉庫里,由倉庫完成訂單的打包發貨,這是供應鏈的處理流程。
訂單發貨明細會傳入財務系統中生成應收單(也有一些銷售業務會基于開具的出庫發票生成應收單),由財務出納定期與收款平臺(銀行、支付寶、微信)進行回款對賬,確認回款到賬后,生成收款單。
和入庫一樣,銷售發票、應收單和收款單都會生成對應的財務憑證,保存到財務總賬系統中。
▲銷售出庫從業務到財務全流程
以上便是供應鏈與財務的整體處理流程了,從供應鏈的起點到財務的核算終點,才是一個完整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后面文章里,再對入庫和出庫流程展開了分析,敬請期待。
財務管理是一個需要具備一定財務知識沉淀的領域,木筆的功底有限,只能淺嘗輒止,如果想深入學習,可以先學習一些會計的基礎知識,然后再結合著供應鏈的出入庫實際業務流程去串聯財務的應收應付流程,先從整體上了解財務全貌,再深入去了解每個流程的處理細節,如果有機會去財務領域里實戰一番,這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6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1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2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09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03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5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