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節過完,海運出口行情迅速變臉。到目前為止,多條遠洋航線的運費相比最高峰時期下跌了一半。船公司果斷采取了屢試不爽的“騷操作”——停航,而且越來越騷。
為什么這么做?一個原因是上海疫情導致出貨大幅度下降,這樣的停航是很正常的。
但原因絕對不限于此。停航的最終目的是減少運力供給,減少船公司之間的競爭,撐住海運費。如果艙位繼續敞開供應,船公司之間的競爭會白熱化,海運費會一崩到底。停航有沒有成本?當然是有的,船的租金,員工工資,都要付的。不過雖然海運費已經大幅度下跌了,但是對照2020年以前還是很貴,利潤還是很高的,只要能撐住,就是賺到。所以停航有費用,船公司也要停,停得越多,艙位供給就明顯減少,高運價就能維持住,船公司就能繼續大賺。2022年第一季度,船公司的利潤依然非常驚人,就是最好的證明。這幾年船公司各種聯盟,抱團(說壟斷也不為過),貨主沒什么話語權。
另外一個方面,出口好嗎?
首先,消費品出口商在手訂單不多。第一,美國退出刺激政策,福利不發了,加息導致美元回流,大家錢少了;歐洲也一樣退出了刺激政策;刺激政策下物價漲了很多,現在沒補貼發,更買不起了。第二,俄烏大戰,歐洲經濟受到打擊,消費信心下降。全球消費品主要進口地區都這樣了,各發展中國家受到疫情和美元回流的雙重打擊,兜里都沒啥錢,消費能力就更加不用說了。
第二,半成品的出口出現分化現象。比如東南亞和南亞國家選擇躺平政策,暫時熬過了奧密克戎的打擊,生產迅速恢復(參考相關越南的報道)。這些地方以服裝,家具,電器之類的加工貿易為主,大多數半成品是在中國生產的,所以貨量增加非常明顯。另外有些地方,要么像土耳其那樣受戰爭外圍影響,要么像埃及一樣缺少外匯,還是一副死氣沉沉的樣子。
綜上,目前的情況是出口總體不景氣,貨量下跌;船公司拼命停航,艙位減少。貨代面臨的是一個“貨物少,利潤低,出貨依然不暢”的市場,可以說進入了標準的“垃圾時間”。怎么辦,打價格戰么?海運費還是高的,打得動么?船舶晚靠晚開嚴重,疫情封控此起彼伏,各種操心事一點都不見得少,攬一堆沒利潤的貨物,有意思么?
海運有問題,中歐班列的機會就來了。前幾年的中歐班列,由于價格比海運貴30%-50%,一直靠國家補貼養活。2021年海運費狂漲、晚開現象嚴重,很多海運貨轉走鐵路,中歐班列的行情火爆得一塌糊涂,一艙難求,成了香餑餑。國家補貼退潮,各站點開行的班列卻越來越多,武漢,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石家莊......等等。
到了今年,一方面出口貨物減少,另一方面許多歐洲大貨主出于對俄烏戰爭的擔心(也可能是站隊問題)紛紛取消了鐵路出貨的計劃,中歐班列一下子出現車多貨少的局面,這樣,對于海運的替代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1、起運車站很多,車次也很多,運力完全不成問題;
2、鐵路運費大跌,西歐南歐可以與海運費持平,東歐遠低于海運費;
3、歐洲壓港情況蔓延,漢堡60天不是夢,鐵路的速度優勢明顯;
4、目前歐盟和俄羅斯都需要中國,所以沒人敢斷中歐班列運輸線,運輸能力穩定。
很感謝國家提前布局了中歐班列,在海運被幾大船公司玩弄于股掌之中的時候,有一條相對順心如意的路線可以選擇。據說目前不少做歐洲生意的出口商都開始轉向中歐班列運輸,您怎么看?
額,那些鐵路到不了的地方,那就繼續煎熬唄,請貨主對海運服務的期望值不要高,對降價的期望值也不要高,能出去就好了......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9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3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9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78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3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