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主成立船公司不是航運業的新聞,干散貨與滾裝領域都有貨主的身影,譬如三大礦石巨頭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都通過自有及租賃的船隊橫渡大洋,上汽集團旗下的安吉物流也將自營航線開到了北美。話語權占優的淡水河谷擴張運力時,一度引起中國船公司恐慌,以至交通運輸部于2011年發布《關于進一步規范貨主投資國內航運業的公告》,要求防止貨主投資設立的航運企業利用優勢地位擴大運力規模。
但在集裝箱運輸領域,貨主的心思不在海上。道理很簡單,有低價專業的班輪服務,誰愿意一頭扎入需要大量資本投入又長時間不景氣的商業紅海,與韓進海運比賽誰先破產呢?作為貢獻諸多箱量的直客,大貨主們一直是船公司的座上賓,直到疫情暴發,一箱難求、一艙難求成為航運常用詞,海的這邊是貨主飽受運價飛漲、航線準班率不斷下降之苦,海的那邊是船公司日進斗金又四處收購揮金如土,最痛苦的莫過于既要把控成本又要保證貨物充足的零售商們。
在此情形下,進軍集運市場成了貨主們的無奈選擇,2021年美國前三大進口商,沃爾瑪、Target、Home Depot,看著空空的倉庫,都傳出了租船運貨的新聞。但在如今的運力市場上,租船與購買二手船都耗資不菲,還要與地中海航運等巨頭競購,這些新聞因此少有下文,只有德國零售連鎖巨頭Lidl成立了船公司(Lidl所屬Schwarz集團是全球第四大零售商)。我們不妨偷窺下Lidl的日記,看看它如何邁出這一步,探探貨主成立船公司這條路好不好走。
2019年3月,晴,平平無奇賺得多
Dear Diary,我是Lidl,專職開店88年,從一家德國水果批發鋪起家,現在是覆蓋全球31國、一萬多連鎖店的零售小天才。零售講究薄利多銷,有了集裝箱后,哪里便宜從哪進口,早十年各航運公司快破產了還打價格戰,托他們的福,跨洋開店so easy。
聽說現在有三大海運聯盟壟斷運力?無所謂,運費能漲到哪去。作為商界首富(Lidl創始人Dieter Schwarz為德國首富),跨界與超模合作賣潮襪,和網飛(Netflix)玩合拍,無限的可能里我決不會跑到海上運箱子。先寫到這兒,船公司又雙叒叕來求我訂合同了,不多給點折扣我真不想簽字。
2020年3月,陰,虧是暫時的
Dear Diary,我是Lidl,專職開店89年,歐美COVID-19確診和死亡病例越來越多,各地紛紛實施各種形式的lockdown,沒疫苗、沒特效藥,各行各業都不好過,不過和瀕臨破產的船公司比,零售業還能熬一熬,正巧電商這幾年越來越火,也許我可以收購一家電商平臺賣賣貨。
2021年3月中旬,晴,有在賺很多
Dear Diary,我是Lidl,專職開店90年,好消息,疫苗有了,居家辦公用品、防護用具也在狂銷,線上電商銷售額蹭蹭漲,開線上店,母公司Schwarz集團收購電商平臺做的太對了。雖然海運費翻了兩三番,但只要疫情逐漸消散,蘇伊士運河常打開,運費很快就會回到正常水平,有了線上購物習慣的顧客會帶來更多利潤,就讓船公司得意一時吧。
補記1:2021年6月,雨,因賺得少而痛苦
蘇伊士運河沒有常打開,鹽田港也因疫情關了。每個港口都在堵,每條船都在延誤,亞洲到北歐的即期海運費超10000美元/FEU了,船公司在搶錢嗎?要盯著他們履行之前簽的合同,過了這段日子,供應鏈會恢復正常吧!到時候,他們還得求著我簽長協!
補記2:2021年8月,暴曬,旺季但是痛苦
在最火熱的季節迎來最貴的運費、最堵的港,供應鏈看來一時半會好不了。想買一家船公司的股份,沒成功,聽說中國有家跨境電商包船出海,沒開多遠就出事了,有錢沒船沒經驗沒人才,我要不要趟這混水?
2022年2月,雪,問題不在賺多少
Dear Diary,我是Lidl,專職開店91年,港口好像沒那么堵了,亞洲到北歐一度破15000/FEU的運費降了些。但供應鏈還是千瘡百孔,舊合同到期,要和船公司簽新的長協了,對方航線一天天沒一個準點的,還掛著高價愛搭不理。要是我自己有船,何苦受這氣。
2022年4月,雨,在投資很多
Dear Diary,我是Lidl,開船公司第1月。反正有錢,船公司說開就開,取名討個好彩頭,就叫順風(Tailwind)吧。要做就要真刀真槍,上個月我已經租3艘買1艘,船舶運力從 3868 TEU到 5527 TEU不等。買一艘船要一億美元,想和貨物延誤和高運費分手真的很貴。這個月我聘請了Peter Gr?nwoldt作為順風主管,他在船舶管理公司干了20年,專業事就要交給專業人。等到夏天,我就上新亞歐航線,運完了自己的貨,剩的艙位還可以賣給別的公司。訂艙,不也是一種零售?
2022年5月,陰,繼續投資
Dear Diary,我是Lidl,開船公司第2月。上海還在靜默,運費還在降,船公司也還在繼續割草般賺錢。把之前租的船分別租給MSC、達飛和赫伯羅特了,又買了一艘803TEU的小支線船,現在準備第四季度再上線服務、運營航線。船還得繼續買,明天要早起去和碼頭打交道,累了,做一個普通的德國首富怎么這么難。未完待續.....
偷窺完這幾篇日記,不難理解很多人并不看好Lidl進軍航運業的行動。高價買船租船,等其正式上線服務時,集運市場或許已恢復正常。屆時除了運自己的貨,Lidl還要兜售多余艙位,與碼頭協議航線掛靠,這些專業壁壘都不好打破,順風(Tailwind)的賬本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收支平衡。但跨境電商日漸成為潮流,船公司也不斷進行著有針對性的收購與布局,將供應鏈抓得更緊,貨主目前不但不是強勢的話語權主導者,還要與船公司競爭搶占供應鏈的未來,因此當有的零售商將租船運貨作為權宜之計時,也有巨頭如Lidl不斷投入。
從投資渠道來說,不愁現金流的船公司可以通過收購、入股、設立合資公司等多種方式設立航空部門、發展全程物流,Lidl卻入股船公司失敗,求購無門,也說明對貨主來說,現時進入海運業,不論你是否是XX首富,沒有話語權,就沒有容易的路可走。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4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75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