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總體組、需求組、雙碳組以及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雙碳行業促進委員會聯合舉辦的雙碳大講堂——聚焦歐盟“碳關稅”研討會在線上成功舉辦。研討會從政策背景、潛在影響以及企業應對等角度著眼,深入解讀歐盟“碳關稅”,剖析其中的機遇和挑戰,共同探討數字化賦能雙碳的創新實踐方案。
張德法
TUV南德大中華集團工業服務部,高級經理。
TUV南德意志集團是世界知名獨立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國際授權減排審定機構,在溫室氣體管控和節能減排認證領域享有良好的聲譽,為全球客戶提供各項溫室氣體管理、能源管理和審計、可再生能源咨詢及相關能力建設服務。在中國,TUV南德意志集團積極參與“雙碳”建設,為國內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專業的技術服務,助力企業與供應鏈低碳轉型。
張德法經理以《解讀歐盟碳關稅機制對我國工業的潛在影響》為題,介紹了CBAM的發展進程、產業影響以及應對方法,并提出以下觀點:
觀點一:2023-2025年是CBAM的過渡期,僅要求受監管的五大行業提交碳數據但暫不征收碳稅,建議國內企業在此期間盡快落實碳減排措施,降低單位產品的碳排放,并邀請歐盟授權機構進行驗證,為應對過渡期后的監管要求做出充足準備。
觀點二:短期內看,CBAM對中國鋼鐵與鋁業影響較大;長遠來看,會倒逼我國企業采取行動,加速低碳轉型發展,因此碳邊境調節機制對我國影響將會逐步弱化。
觀點三:建議我國出口企業參考國際上的雙碳標準來建設自己的碳足跡體系。體系建設可以做到以下三點:第一,摸清自己碳排放家底;第二,基于自己的碳排放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碳減排路線;第三,所有碳排放相關數據通過權威機構進行核實與認證。
觀點四:區塊鏈和數字化等新技術在低碳背景下能夠幫助企業獲取實時、可靠的碳排數據。同時,工業互聯網、區塊鏈等技術在低碳領域的廣泛應用,可助力第三方機構對企業進行碳排核查過程,減少企業的負擔,加速企業進行認證服務。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閱讀線上研討會分享PPT。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0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45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6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41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34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47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46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25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7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