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報發布后,12日,美團點評股價下跌11.12%至52.35港元。
在最新的財報中最搶眼的仍是外賣業務。其中,2018年全年外賣收入達到381.4億元,占總收入比例約為六成,其毛利達到13.8%。而酒旅業務也保持了高速發展,其毛利高達89%。
外賣和酒旅業務高速發展的背后卻是摩拜和網約車虧損的持續加大。2018年,收購摩拜為美團帶來了45.5億元的虧損。摩拜和網約車業務給美團新增了81億元的總成本,這兩項成本的合計占比,從2017年的1.6%,增加至2018年的11%。
種種跡象表明,美團的現金流業務外賣和酒旅,已經度過了艱難的投入期,開始進入平臺收割期。另外,美團一直被視為沒有業務邊界的企業,在本地生活服務上更是要與阿里一爭高下。
在2018年10月底的組織架構調整中,美團點評決意戰略聚焦Food+platform,以吃為中心,組建用戶平臺,到店、到家事業群,這個餐飲業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今天獸哥就跟大家聊一下,這份業績報告透露出的餐飲業發展的趨勢。
從營收結構來看,外賣數據為收入381.4億元,同比增長81.4%;餐飲外賣交易筆數從2017年的40.9億筆增至2018年的63.9億筆,增長56.3%;2018年日均餐飲外賣交易筆數1750萬筆。從財報數據可以得知,外賣業務仍然是美團點評的業務核心。
同時,美團新業務收入在餐廳管理系統和快驢供應鏈平臺解決方案雙引擎的帶動下保持高速增長。其中,快驢進貨目前已覆蓋全國21個省,38座城市,350個區縣,年活躍商戶數約45萬。
而對于餐廳管理系統美團稱:“我們的RMS正透過SaaS模式對餐廳軟件行業造成革命性改變。RMS能夠將餐廳的整體業務經營數字化及與我們平臺更好地連接。”
2018年,以餐飲RMS和快驢進貨為代表的新業務及其他實現收入112.4億元,較2017年的20.4億元增長450.3%。
在2018年10月底的組織架構調整中,美團點評決意戰略聚焦Food+platform,以吃為中心,組建用戶平臺,到店、到家事業群。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表示,這多個事業群的使命我們叫:We help people eat better ,live better(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吃得更好是整個業務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餐飲業務很重要,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的精力都在餐飲上。
隨著財報一起透露的,還有美團抓住的“大趨勢”。“供給側數字化,是新餐飲的重要特征,這是一個巨大機遇。”那么,一個高度數字化的中國餐飲行業,究竟什么樣子?
王慧文表示,我們觀察最近一段時間行業的新趨勢,總結為四點:線上線下一體化、數據化、全渠道化、餐飲零售化。
1、線上線下一體化
過去做團購是消費者在團購完以后買到一張券,拿密碼到商家驗證,商家用瀏覽器打開后臺驗證。所以商家驗證跟商家系統之間完全不閉環。其實這樣商家的效率是非常低的,用戶體驗也比較差。
未來線上線下是一體的,同一個系統解決整個事情,這樣對效率幫助會很大。
今天,餐飲線上線下一體化比例低于10%。比如說消費者在線上要預定餐廳,不管打電話還是在線上下完單,商家服務員是自己手動記到本子上,等消費者到店后確定有曾經的承諾,拿餐盤定一個位置。
線上線下一體化以后,可以在線上預定座位,這會導致行業、消費體驗、商家效率有大幅度提升。未來餐廳會實現多種在線:交易在線、信息在線、行為在線。
2、數據化
很多產業看起來數據化是早已發生,其實這和行業有關系。總體來說餐飲行業小商家比較多,因為在新科技、新工具的使用上相當落后。所以在今天這個時間點我們才可以看到行業開始出現一些數據化并且有工具支持、商家意識開始上升,數據化才成為大家逐漸要支持的事情。
現在數據化已經開始逐漸成為趨勢。包括行業數據、門店數據、用戶數據。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餐飲行業門店倒閉率很高,但倒閉率高的很大原因在于選址和定價搞錯了,事實上如果把任何一個餐廳消費者的消費水平、口味做分布的話,再把附近的商家供應做分布,匹配完以后就可以看到有一些餐廳、口味、定價已經過剩了,有些還不足。
但過去的商家沒有數據,導致很難用數據化的方法知道選址、口味選擇,很容易開店發現匹配錯了就倒閉了,所以新店倒閉率很高的很大原因就在這里。數據的應用需要提供工具、提供基礎才能推動前進。
3. 全渠道化。
過去的餐飲商家開店只有一個渠道,線下門店的人流,除了這個渠道以外其他幾乎沒有渠道,所以對線下門店的依賴度很高,也導致線下好門店的成本很高。現在互聯網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吸引用戶,并且可以混合使用使得消費者體驗更好。
比如,有餐廳會讓消費者在線上預點餐,提前做好。消費者到店后直接上菜,這會使得消費效率、門店停留時長、餐廳坪效、餐廳后廚效率等都大幅上升,也會使得餐廳前廳和后廚的面積占比發生大的變化,可以讓后廚面積更大前廳面積更小。這是多渠道、線上線下渠道混合、流程效率體驗上升的典型例子。
4.餐飲零售化。
過去一段時間餐飲商家越來越能適應和學習零售的經驗指導經營,餐飲零售本身就是很大的話題。目前餐廳里很多食品開始標品化、半成品化,菜單數開始變少。過去的餐廳菜單很多,但這會導致每個菜很難把控質量,現在標品化、菜單變少是一個趨勢。
同時還有外賣化。現在餐廳如果外賣比例低于20%的話經營坪效明顯會出現競爭劣勢。店面的成本隨著房地產的成本越來越高,成為餐廳整個成本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所以坪效的上升是餐廳經營很重要的要素。
羅振宇在跨年演講時提到了小趨勢。他認為,大趨勢有時候太宏觀、太久遠,而小趨勢則對普通人的生活實踐更具有指導意義。
如果把美團在餐飲B端的“生態養成”看作大趨勢,那么餐飲商家可以從中找到哪些決定未來命運的小趨勢?
1、收銀提速
排隊,是喜茶永遠繞不開的話題。無論是他們設置了”人不離崗手不停”的工作流程,還是增開新店分散客流。聚焦到單店,排隊是喜茶的常態。
喜茶選擇從軟件端開始解決這個問題,使用美團收銀茶飲版產品后,通過顧客預點單以及更快的收銀,每單能節省3~5秒,系統穩定性更強,日單量紀錄已刷新至4000單。
“針對餐飲行業的細分品類,我們推出了美團收銀茶飲版,未來可能有燒烤版、火鍋版。這件事情大家可能覺得好笑,我們堅信這件事情是必須的。”美團收銀茶飲版產品負責人表示。餐飲行業中,開火鍋店的運營流程和面包店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專注理解行業細分業態,才能真正提升運營效率,適應今后的競爭環境。
2、收款堵漏
當顧客付款越來越方便,商家收款卻開始面臨各種挑戰,做餐廳靠的是精耕細作、親力親為。因科技引發的困局,也要靠科技來破解,哪怕只是裝上一個小小的美團收款音箱。
收款音箱是美團看起來并不炫酷的一個小創造,但對于商家來說體驗極好:每一次付款成功后,系統都能實時、清楚地大聲語音播報,避免了漏單、顧客逃單情況的發生。
3、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
長久以來,餐飲業的經營管理更多是憑借經驗,難有數據可依,其中的誤差使得許多決策反而成了吞噬收益的黑洞。
去年,美團宣布上線全渠道會員系統,依托美團平臺和門店的收銀收單工具,匯集用戶在各個場景產生的消費數據,形成一個最全的用戶消費行為數據池,幫助商家更了解用戶特征,進而實現精準、無感知的營銷。
線上線下數據間的互通,正是未來餐飲行業發展的新動力,并將逐步改變餐飲產業成本結構、創新結構,甚至重塑整個行業。
“在餐飲生態的繁榮中,與商家形成一個長遠、良性的共存和發展,這是美團不斷鞏固的護城河,也是商家需要把握的小趨勢。”有業內分析人士表示。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51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54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46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21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19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108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100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9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93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9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