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國家郵政局發布2022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經測算,2022年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251.1,同比下降7.1%。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324.9、303.4、187.7和62.4,同比分別下降1.7%、8.6%、8.1%和39.1%,快遞市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發展放緩。
3月,快遞發展規模指數為324.9,同比降低1.7%。從分項指標看,快遞業務量預計同比下降2.5%,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同比下降4.4%。一季度,快遞業務量和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速預計分別達10.8%和6.9%。一季度行業整體保持增長態勢,主要得益于兩方面:一是電商促銷帶動快遞業務量增長。在“2022年全國網上年貨節”期間(1月10日-2月7日),快遞企業多舉措保障產品寄遞需求,支撐網絡零售額超7000億元。二是寄遞企業春節不打烊保障行業持續運行。國家郵政局引導各寄遞企業節日期間“不休網、不拒收、不積壓”,為人民群眾“就地過年”保駕護航,春節業務規模高速增長。春節期間(2月11日至17日),全國郵政快遞業累計攬收和投遞快遞包裹6.6億件,同比增長260%。從3月上旬開始,受部分地區疫情多發散發影響,多地快遞出現階段性延緩甚至中斷,部分電商平臺也出現發貨延誤、暫停發貨現象,對快遞服務沖擊較大。
3月,快遞服務質量指數為303.4,同比降低8.6%。從分指標來看,快遞有效申訴率預計為百萬分之0.59。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預計為80分,同比提升1.1分。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預計為73.3%,同比降低1.6個百分點。一季度,消費者快遞服務滿意度為80分,同比提高1.2分。重點地區72小時準時率為72%,與去年基本持平。受疫情影響,從3月初開始,部分地區收緊防控措施,快遞嚴格進行消殺,作業時間延長,末端投遞受到一定影響,快遞時效有所延長。3月中下旬以來,隨著浙江、廣東等地區疫情有所緩和,部分網絡恢復正常運轉,72小時準時率逐漸回升。總體來看。一季度快遞服務質量在疫情影響下依然總體平穩,主要得益于以下原因:一是多舉措應對疫情沖擊。郵政管理部門積極組織快遞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扶持網點抗疫情保生產,通過動態調整運輸方式和路線,努力保障快遞網絡穩定暢通。部分快遞企業通過倉儲對接、聯動站點、系統調配等方式實現就近優先發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無接觸派件服務在末端廣泛應用,為滿足疫情期間居民基本生活保障和寄遞需求發揮作用。二是定制化方案保障農產品高質量寄遞。近期,春茶集中上市,為保障高效出山,多家快遞企業為茶農定制專屬寄遞方案,通過提供快遞、快運、供應鏈、到倉等多品類服務選項,開通產地直發、整車集貨、重點流向開設專線等多模式運營服務,滿足不同場景的春茶寄遞需求。
3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為187.7,同比下降8.1%。雖然3月快遞發展能力指數略有下降,但一季度整體來看,發展能力指數保持平穩,資源要素投入增加,主要體現在:一是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西南(昆明)智能科技電商產業園、福建永安電商產業園等項目有力推進,上海智慧物流數據庫創新應用中心成立,行業供應鏈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大數據創新應用進一步深化。二是航空運輸能力明顯提升。行業新增兩架全貨機,航空運力持續擴容。自有航空公司開通“深圳-香港”航線,全力保障入港快件及防疫物資運輸。“香港-圣保羅”“鄭州-科隆”“深圳-紐約”等國際貨運包機航線正式開通,跨境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持續拓展。
3月,發展趨勢指數為62.4。受資本市場整體下滑影響,快遞板塊亦受到波及,但隨著國家促進經濟穩增長的政策逐漸發力,加之群眾對寄遞服務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市場對快遞行業的信心企穩回升,未來發展依然可期。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42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7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02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9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3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79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84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81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