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遠??匕l布2021年年報,業績復合預期。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3336.9億元,同比+94.9%;實現歸母凈利潤894億元,去年同期僅為99.3億元。其中Q4公司實現營收1022億元,同比+90.9%;實現歸母凈利潤217億元,去年同期僅為60.7億元。同時公司發布預增公告,預計2022年Q1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276億元,同比增長約78.6%。
?集運市場景氣度持續上行,高盈利基礎上公司實現大額分紅。全球疫情仍持續蔓延,集運市場供不應求現象仍未緩解,船期延誤、港口擁堵等因素加劇即期運價上漲。公司充分發揮產業鏈經營優勢,保障貨量穩健增長。1) 貨量:受益于終端市場需求旺盛,21年貨運量同比+2.2%,其中跨太平洋、亞歐、亞洲區內、其他國際航線貨量同比分別增長0.3%、4.2%、2.5%、15.7%;內貿航線運量同比下降4.5%。2)運價:21年 CCFI指數均值達到2616,與去年相比增長165.7%。21年公司單箱航線收入同比增長95%,其中跨太平洋、亞歐、亞洲區內、其他國際航線單箱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5%,160%,74%、99%;內貿航線運價同比增長13%。3)盈利及分紅:21年集裝箱航運業務EBIT為197.9億元,超越馬士基與達飛,EBIT margin 提升至39%,公司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39.32億元,占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15.6%,為母公司2021年可供分配利潤的50.15%。
?展望2022年,經濟復蘇支撐集運需求,中期行業供給持續偏緊。需求方面,中期內零售商補庫存現象持續,伴隨全球經濟復蘇,全球集運需求將得到較強支撐,預計2022年集運需求增速為5.9%。供給方面,港口擁堵加劇運力緊張,主要班輪公司航線準班率仍然較低,預計供應鏈緊張局面將至少持續至2022年年中。截至22年2月,閑置運力占比回落至0.5%。截至2月行業在手訂單運力占比提升至25%。但是由于船舶供給具有時滯性,大規模供給釋放可能將延后至2023年以后。
?投資建議:中期來看,全球終端市場對于各類物資需求依然強勁,供應鏈緊張局面無法得到有效緩解,高運價或將持續較長時間。經歷長時期運力緊缺的局面,終端客戶更加重視供應鏈的穩定性,22-23年長協合同租期與運價都有明顯提升,預計未來兩年公司盈利中樞及盈利穩定性出現較大抬升。我們預計22-24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003/ 594/ 398億元,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滑、重大海上事故、油價大幅上漲、業績測算風險
中遠??匕l布2021年年報,業績復合預期。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3336.9億元,同比+94.9%;實現歸母凈利潤894億元,去年同期僅為99.3億元。其中Q4公司實現營收1022億元,同比+90.9%;實現歸母凈利潤217億元,去年同期僅為60.7億元。
中遠海控發布預增公告,2022年Q1業績實現超預期增長。經公司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約為276億元,同比增加約121.5億元,同比增長約78.6%。預計報告期內公司息稅前利潤(EBIT)約393億元,同比增加約194.5億元,同比增長約98%。去年同期歸母凈利潤約為154.52億元。
集運市場景氣度持續上行,高盈利基礎上公司實現大額分紅
全球疫情仍持續蔓延,集運市場供不應求現象仍未緩解,船期延誤、港口擁堵等因素加劇即期運價上漲。公司充分發揮產業鏈經營優勢,加強全球運力資源調配,緩解供應鏈緊張局面,保障了貨量的穩健增長。
1)貨量方面:終端市場需求良好但運力緊缺對總體貨量也產生一定影響,2021年貨運量同比增長2.2%,其中跨太平洋、亞歐、亞洲區內、其他國際航線貨量同比增長分別增長0.3%、4.2%、2.5%、15.7%;內貿航線運量同比下降4.5%。分季度來看,Q1、Q2、Q3、Q4業務量分別同比增長21%、13%、-7%、-13%。
2)運價方面,21年春節期間由于航商囤貨,即期市場報價有所下行,但春節后至6月份,運價保持上升態勢。21年 CCFI指數均值達到2616,與去年相比增長165.7%,其中Q4運價均值為3266,同比+161.2%,環比+9.2%。2021年公司單箱航線收入同比增長95%,其中跨太平洋、亞歐、亞洲區內、其他國際航線單箱收入同比分別增長75%,160%,74%、99%;內貿航線運價同比增長13%。
3)整體來看,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1年集裝箱航運業務EBIT為197.9億元,超越馬士基與達飛,EBIT margin 提升至39%,凈利潤提升至1070億元,同比+949.8億元。公司擬派發現金紅利每股0.87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39.32億元,占2021年歸母凈利潤的15.6%,為母公司2021年可供分配利潤的50.15%。
需求展望:全球經濟逐步復蘇,海運需求增長仍將得到支撐
海外疫情持續困擾,全球經濟對中國進出口貿易依賴度較高,客觀支撐集運需求維持高位。中國經濟在疫情控制得力的情形下自2020Q2開始迅速復蘇,在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情況下,各國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依賴程度較為明顯,我國進出口金額同比增速在2020下半年開始維持較高水平。2021年進出口金額增速為21%,全國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為7%。
海運需求增長仍將得到支撐。2021年由于終端消費需求旺盛,美國零售商庫銷比仍保持較低水平,22年1月份為1.25。中短期內補庫存現象仍將持續。同時隨全球經濟復蘇及疫情影響消退,國際海運貿易有望得到支撐。據Alphaliner,2021至2022年集運需求增速分別為6.7%、5.9%。
供給展望:港口擁堵加劇運力緊張,中期供給增速緩慢
目前行業供給持續偏緊,港口擁堵進一步加劇運力緊張。一方面,從閑置運力來看,供給已無釋放空間。20年12月至21年1月閑置運力占比出現上升,主要因為目前行業航商船舶被動停航(用于維修、檢查、養護等),行業實際可用運力已基本全部釋放,截至22年2月,閑置運力占比回落至0.5%。另外,港口擁堵未得到實質性緩解(歐美主要港口等泊時間仍然較長),主要班輪公司航線準班率仍然較低(21年主要班輪公司準班率為23.1%)。預計供應鏈緊張局面將至少持續至2022年年中。
在手訂單運力占比有所提升,但大規模供給釋放需要延后至2023年以后。17-18年行業需求低迷,在手訂單占運力比例處于下降趨勢。同時,疫情下航商進行大規模擴張意愿不強,截至2020年11月,全行業在手訂單運力占比達到歷史最低值8.7%。2020年11月后,部分航商為了正常經營需要以及替換老舊船舶,考慮補充運力,因此近期新船訂單運力占比提升到23%以上。但是,考慮到2年左右的造船周期,2023年以前集運行業供給仍將保持較低增速。據Alphaliner,2021至2022年集裝箱運力增速分別為4.5%、4.1%。
中期來看,全球終端市場對于各類物資需求依然強勁,供應鏈緊張局面無法得到有效緩解,高運價或將持續較長時間。經歷長時期運力緊缺的局面,終端客戶更加重視供應鏈的穩定性,22-23年長協合同租期與運價都有明顯提升,預計未來兩年公司盈利中樞及盈利穩定性出現較大抬升。我們預計22-24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1003/594/398億元,維持“強烈推薦-A”評級。
宏觀經濟下滑、重大海上事故、油價大幅上漲、業績測算風險
附:財務預測表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2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8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56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