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開戰以來,國際油價是一次次突破的數年來的新高,我國的柴油價格也已經突破8元,高漲的油價,低廉的運費,愁眉苦眼的司機,啥漲都漲不倒運費上來的怪圈到底是什么回事呢?
2010年前后,電商逐漸興盛,包裹增多、數碼家電、進口生鮮、冷鏈對物流行業起到很好的發展促進,一名大卡車司機年收入過10萬、20萬的不是少數。在高收入的誘惑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物流行業。
隨著人多車多,車多貨少的態勢越來越嚴重,公路運輸的利潤就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下跌。據統計,我國現在有約3000萬的卡車司機群體,這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散戶,他們大多單打獨斗,有的是父子檔、有的是夫妻檔。
又當老板又當工人 成本第一
當一個散戶既是老板,也是司機,既要還車貸,還給自己開工資。精打細算之下,買車從來都是考慮便宜優先,性價比再商量。
AMT省力好用,太貴不考慮。液緩安全,淋水便宜更方便。作為賺錢的工具,大家從來不考慮自己的舒適性,車能裝能跑就行了。
而這一點也可以從各個廠家賣車的口號看出來,更從經銷商的金融政策能看出來。當一輛30、40來萬的牽引車,在金融政策的支持下,做到不到10萬就能開走時,就決定了這個市場注定會過熱。
作為從業人員,我也跟著不少卡車司機跑了不少地方,許多地方裝貨等半天,卸貨等1天是常態,更有等幾天甚至更久的。為什么要等那么久?因為車多?。?/p>
車多了咋辦,為了增加競爭力,那就超載唄,前幾年的飛機車、大板、超長集裝箱就很猖獗的出現。
看人賺錢眼紅,自己也隨波逐流加入其中,劣幣驅逐良幣就這么來的。
說到超載,大家再看看那些坑坑洼洼的國道、省道,要么破破爛爛,要么一年到頭永遠都在維修,道路支撐不住超載貨車的碾壓,要不了多久就爛朽朽。
然后路政、交警整治,大家總感覺交警路政都是狼,不停地攔車罰款,但超載亂象還是無法避免,因為不超載,就賺不到錢。
有貸款壓著,很多卡友什么活都接,多低的運費都拉。用咱卡友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僧多粥少——競爭太大了。
父子車、夫妻車 成本壓縮已成惡性循環
競爭大了怎么辦?只能是壓縮成本,不請伙計了,上陣父子兵,吃住在車上,夫妻車來了。自己辛苦一些,但是省下來的錢還是能賺一些的。
為了省錢,小油成為絕大部分司機的選擇;
為了省錢,國四國五尿素箱加水、屏蔽尿素成為大多數司機的選擇。
為了省錢,自己買菜自己做,饑一頓飽一頓司空見慣。
到了國六階段,車更嬌氣,小油不能加,便宜尿素限扭限速,為什么卡友反映這么強烈,因為用車成本提高了,賺的錢更少了。
各種互助群、互幫群 卡友群體弱勢且一盤散沙
在很多卡車上可以看到這樣軍團,那樣戰隊的標語,在所有卡友的微信群里,也能看到無數個互幫互助群。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卡友群體極其弱勢。
因為貨主強勢,運費拖延、扣運費、壓車,油耗子猖獗,一趟活跑下來人累不說,還心驚膽戰一路斗智斗勇,貨主到款周期還長。
甚至,這個貨主還要求國五國六的車才能裝他的貨因為他們沒有安全感,急需找到組織來互幫互助。
面對高油價,他們無法和貨主平起平坐討論運費,給多少是多少。
惡性循環=無解
車多→貨少→運費下降→開源節流:夫妻車、父子車、小油(省成本)→超載(多賺)→交警罰款→繼續多超彌補損失→貨更少→運費走低→繼續內卷=惡性循環
入市有風險 現實很殘酷
不管是新發地的卡友,還是拉水泥的司機、亦或是冷鏈、煤、快遞,大家幾乎異口同聲:行情一年比一年差,無貨可拉、低價運費,完全沒得挑。
卡車銷量從不斷攀升,破百萬、破150萬,再到腰斬,這期間有不斷買車入行的人,也有賣車退圈的人,新老交替下,卡友人數、卡車數量依然保持高位運行。散戶們一直盼著市場回暖,但現實就是這么殘酷。跌下來的運費想漲回去,比登天還難,面對低運費的市場,只能順應市場規律。(文/朱鵬飛)
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442 閱讀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7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00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32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3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4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13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80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93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