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再提此傷心事,但是事發后,未見圓通快遞公開表達對逝者的哀悼,卻見其無恥的刪帖,令人憤怒。
憤怒之余,我想給快遞行業以外的人,分析一下為何快遞行業會逼得老板娘自殺。
快遞行業的成本分為:單號費、中轉費、派費、以及紙張費用。在快遞行業發展初期,行業內沒有什么太多“高人”,所以快遞成本核算方式簡單明了,網點老板不可能做虧本買賣。
最近幾年,快遞行業來了一些“高人”,他們發明了一種新的經營模式——“包倉制”?“指標返利”。
首先解釋“包倉制”(由于半包倉較為復雜,本文只解釋全包倉方案):以網點過往支付的中轉費為基礎,增加一定的金額,設定目標費用,該費用即為“包倉費”。
舉例:去一年網點收100件貨,合計中轉費為100。那么今年快遞公司總部會給網點至少設置一個120的費用。收200件是120,收0件也是120。“包倉費”就相當于是一個強制執行倉位租金,不論你有沒有貨都必須要交這個租金。
“包倉費”導致的結果是,假如市場上只有一家快遞公司執行該政策,那么肯定是這家快遞公司收過成本會最低。但是如果所有的快遞公司都實行“包倉”政策,快遞行業的內卷就開始了。大家為了攤薄單票成本會瘋狂收貨,瘋狂降價,降到最后會發現,利潤連“包倉費”都無法覆蓋,于是虧損出現了,且收的越多,虧的越多。
有人要問了,為什么網點不可以不收呢?或者漲價硬抗,把“包倉費”保住不就行了么?別急,“高人”還有“高招”,“指標返利”閃亮登場。
“指標返利”一定會伴隨著不達標處罰。快遞公司會給網點制定一個業務量完成基礎。達成基礎以上的會有返利,無法達成的會有罰款。在很多地區,快遞的利潤是用0.1元/票來算的,他們的罰款卻至少是0.5元/票。
故在“包倉費”加“指標返利”的雙重加持下,網點不得不瘋狂收件,否則“包倉費”和罰款會把網點壓死。
在2019年之前,快遞行業增速較快,盡管行業內卷在那時已經開始了,由于市場增量空間較大,所以很多網點還能生存。另外,2019年之前,價格戰打到派費上的公司也只有百世、韻達、圓通、申通,行業老大中通還沒有在派費上參與降價。所以再那之前的網點雖然艱難,但是仍有活路。2019年之后,中通被迫參與到派費競爭,快遞界的噩夢和更嚴重的內卷開始了。
這個噩夢在2021年的最后兩個月稍有緩和,不得不佩服行業老大中通,中通在去年的最后兩個月,率先停止了派費降價行為,讓整個行業得到的喘息的機會。
壽縣圓通的虧損應該主要是2020~2021這兩年造成的。聽同行說這家人比較老實,總部制定的任務量,他們從來都不知道去跟總部爭取減免,一直逆來順受,業務基數大了,“包倉費”高了,再加上無比復雜的成本核算方式,讓壽縣圓通長期微利收件,到最后一算賬發現,表面上收件是掙錢的,但是“包倉費”沒算進去呀!
最近幾年奇缺的勞動力加上總部無休止的個各種指標、考核,以及菜鳥的各種kpi考核……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快遞從業人員。可以毫不夸張的說:每一個快遞從業人員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
那些坐在辦公室里的規則制定者,只要一拍腦門想出來的一個方案,就會讓上百萬的從業人員飽受折磨。
在這種高壓政策的摧殘下,壽縣圓通的老板娘選擇了一種極端的方式讓自己解脫了,可見其生前是多么的絕望。
這位老板娘人挺好,生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才走的。一個善良的人,老實的人,卻硬是被活生生的逼死了。
不要說什么做生意是有風險的;
不要說為什么別人做圓通沒事她就有事;
也不要說政策對誰都是一樣的……
整個快遞行業,最委屈的就是這幾萬個一級網點的老板,下面是隨時可能撂挑子的快遞員,一個都不敢得罪。上面是欺上瞞下的省公司領導,更是得罪不起。
快遞員為什么會隨時撂挑子?因為整個行業,留給一級網點老板的利潤太少了,沒有足夠的利潤支撐,網點老板根本無法給快遞員提供五險一金和節假日。快遞員全年無休還沒有保障,所以愿意干快遞的人越來越少了,干快遞員不如去送外賣。
快遞員可以撂挑子,但是網點老板不敢呀,全部身家都投入進去了,誰敢隨便退出?
壽縣圓通老板娘把全部身家投了進去,又借了180萬,辛辛苦苦親力親為的干了一年,到年底一算賬——全特么虧了!再想想這么多年自己受到的委屈……唉!
在此我沉痛哀悼逝者,并強烈譴責圓通快遞的刪帖行為,請圓通快遞在官網回應此事,正面應對此事,停止刪帖行為,妥善處理善后事宜。
圓通快遞,我奉勸你,此時最好的公關不是刪帖,而是主動承認錯誤,妥善處理善后事宜。刪帖是最低級的公關手段。
最后,我個人認為:
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是可以有的,但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應該使用降派費的手段,派費是行業穩定的基石,沒有足夠的派費就無法給快遞員提供合法有效的保障。降派費屬于無序競爭范疇,嚴重侵害從業人員利益,阻礙了行業合規步伐。
附:刪帖圖片及壽縣圓通老板娘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