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V表示,在過去十年中,航運業在安全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船舶建造與運營標準的提升減少了傷亡事故,但新燃料和數字化技術帶來的風險不斷涌現,必須得到妥善應對。
日前,Lloyd’s List Intelligence與DNV發布了名為《2012-2021年海事安全:十年進展》的重要分析報告,顯示在此期間,人員傷亡、損失與船舶滯留的數量顯著下降。
在2012年到2021年間,每年的傷亡統計從1922例降至1537例,下降了20%;由傷亡造成的損失從2012年的132例降至2020年的58例,降幅為56%;2020年底,船舶滯留數下降60%,絕大多數發生在雜貨船領域。
在這種海事安全發展良性態勢背后,全球船隊總載重噸位增長了46%、船舶數量增長16%——100總噸以上船舶數量從11.6萬艘增至13萬艘。由此,安全事故數量占船隊的比重也從接近5%降至2%。
“這種可喜的安全趨勢得益于包括數字化系統、現代船級規范、船況改善、監管趨嚴等措施,更重要的是安全文化的提升”,DNV海事首席執行官柯努特(Knut ?rbeck-Nilssen)表示。
今年早些時候,DNV指出需要警惕正在出現的“安全鴻溝”,因為脫碳化和數字化的雙重推動帶來了替代燃料技術的新風險如火災和爆炸風險,以及數據安全和日益復雜的數字化系統問題。
“安全與可持續性之間不存在取舍。隨著航運業開啟脫碳之旅,我們需要重新思考風險管理,再次關注人與組織的因素,確保安全仍是新燃料系統與數字化工作方式的發展核心”,柯努特補充說。
在過去十年間的21746例傷亡事件中,約有1/3發生在船齡超過25年的船舶上,其中老舊雜貨船與客船的傷亡事故數量最高。
近一半(48%)的傷亡事故是因船體和輪機(H&M)故障導致——輪機問題是主要原因,船體損害僅占5%——奇怪的是,船齡為10-14年的船舶中這類事故的數量激增。
DNV海事入級技術支持總監Marianne Strand Valderhaug在報告中指出:“統計數據中,因船體和輪機導致事故的普遍性仍是令人擔憂的問題。”
Valderhaug重點指出DNV新的“運營可靠性”船級符號,旨在通過盡可能減少推進、操舵、電力和操縱方面的功能性故障,來解決大量的機械故障并減少停電風險。
“主要挑戰在于消除因網絡威脅、新技術和新燃料帶來的安全差距。降低這類風險對于實現數字化和低碳燃料技術的巨大潛在利益,持續提升安全、效率和可持續發展目標是至關重要的。”柯努特補充道。
“這需要船級社、船東、供應商、租船方和其他利益相關方之間開展行業協作,開發出以人為本的整體解決方案,為終端用戶提供支持。”
“船員與環境福祉必須始終是船舶安全與可持續船舶運營的核心所在,保持事故數量處于下降通道。我們沒有自滿的余地。”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515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54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46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21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19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106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1002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8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93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9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