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疫情的沖擊,讓“黑五”越發安靜了,往年美國“黑五”的經典開場似乎一去不復返了。圣誕將至,但港口擁堵、司機短缺造成的供應鏈瓶頸依然在持續,就連特斯拉都坐不住了。近段時間以來,許多美國特斯拉客戶遭遇了長達幾個月的交付延誤,導致他們自掏腰包支付租車和叫車應用程序的費用。供應鏈問題已經折磨美國消費市場很久了。
交付延遲背后,是持續的港口限制和運輸成本不斷的上升。更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情況絲毫沒有緩和的跡象。德意志銀行的分析顯示,全球最大的兩家航運公司馬士基(Maersk)和赫伯羅特(HapagLloyd)的集裝箱平均價格在2022年可能上漲30%。
《華盛頓郵報》在日前的報道中采訪了美國圣誕老人服裝公司的一位發言人,該公司原計劃于8月到貨的貨物延誤至今沒有消息,“有很多需要的物品仍然裝在海上的集裝箱里”。
11月中旬,美國西海岸兩大門戶港口加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的停泊區和等待區排隊船數達到83艘。“這絕對是我們所遇到過的最大規模的單一供應鏈中斷事件,目前物流的運作能力只有疫情前的50%-60%。”美國中心線物流公司首席執行官馬特戈登表示。
為了補足貨源,不少制造商不得不選擇了另一條路子——空運。公仔玩具制造商泰爾(Ty)累計在中美間包機150多個航班,飛躍9700公里運輸產品,每架航班的成本在150萬-200萬美元。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公司面臨著停航和漲價的問題。比如,航運聯盟THE Alliance計劃在12月初停運四分之一的亞歐航線,另一家德國航運公司赫伯羅特則計劃將這條航線的費率提高70%。以長度40英尺為國際計量單位的集裝箱為例,12月1日起,Hapag-Lloyd從亞洲到北歐的FAK(均一運費率)將增加2000美元至4890美元。
美線航運同樣有大面積停航的風險。由于港口擁堵,此前萬海航運表示,其正在將船只從其六條亞洲—美西航線轉移到其亞洲內部航線。以星航運Zim已與萬海公司一道,將亞洲—美國西海岸航線上的船只改道,并暫停其至洛杉磯的加急服務掛靠至少七周。
此外,東南亞運費也出現大幅上漲,一柜難求已經開始出現在一些東南亞港口。根據一些市場貨代公司的梳理,以及多家船公司新推出的漲價通知來看,東南亞的海運費開始要起飛了!據悉,暴漲原因或與東南亞多個航班取消有關,近期業內刷屏的漲價原因參考如下:
東南亞泰國線:TRX、CV6撤掉,市場艙位少了900T,CUL撤了一條船,艙位少了500T,PIL和RCL兩條船經常不來,艙位少了300T,以上合計1700T;市場原本艙位5000,減少到3300,碼頭塞港4天,原來14天一個來回,變成18天,每周運力減少22%變成2574Teu。
以下是達飛旗下專注亞洲市場的CNC本周剛剛發布的漲價通知:
蛇口港至泰國曼谷、林查班港,漲價USD350/700/700
蛇口至仁川釜山等港口,直接漲價USD500/1000/1000
運輸成本飆升已經困擾了進出口商家們一年多。根據物流網站Freightos的數據,過去一年,為來自亞洲的貨物租用集裝箱的成本急劇上升,從中國到北歐的40英尺集裝箱的平均價格從2000美元左右上升到14000美元。
而這樣的增長可能給商家帶來更大的壓力,并且進一步推高物價,因為激增的需求與實際運力供給之間極度不匹配。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在近期發表的《2021年海運述評》報告中寫到,在海運供應鏈中斷問題、港口限制問題和碼頭效率低下的問題得到解決之前,未來一年內,全球消費者物價指數將大幅上漲。
聯合國貿發會表示,幾乎所有集裝箱運輸航線的集裝箱運費都創下了紀錄。目前集裝箱運費的水平如果長期持續下去,到2023年,全球進口商品價格可能會比現在增加11%,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加1.5%。(查看文章:海運成本飆升,明年全球進口價格料上漲近11%)
報告還稱,集裝箱運費的飆升將增加生產成本,進而提高商品服務價格,對國民經濟產生消極影響,特別是對于那些在消費和生產領域高度依賴貿易的小型國家和欠發達國家。高運價還將影響家具、紡織品、服裝和皮革制品等低附加值商品,這些商品的生產通常分散在遠離主要消費市場的低工資經濟體中。聯合國貿發會預測,這些類別的消費價格可能會上漲10.2%。
雖然成本高企,但為了貨源,零售商們已經拼了。耐克、阿迪達斯、孩之寶、李維斯、UA等鞋履服裝品牌制造商也選擇用空運替代海運,繞過美國擁堵的港口。
在供應鏈中斷的影響下,供不應求的另一個表現是漲價,畢馬威分析師琳達·埃萊特稱,成本上升影響利潤,供應鏈問題影響商品供應,為大規模促銷活動留下的空間已所剩無幾。Allianz研究公司高級行業顧問奧雷利恩·迪托希特給出了大致的數字,據估算,今年“黑五”期間,消費者預計要為玩具、服裝、家電等多付5%-17%的費用。
眼下,“奧密克戎”新毒株的出現更加劇了全球經濟復蘇的擔憂。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認為,如果病毒產生大范圍傳播的話,可能會對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上的很多生產地產生影響,也會短期之內出現某些貨物、某些供應鏈產業鏈的供需失衡。更多極端天氣和新冠病例暴發的風險也可能再次造成供應鏈堵塞。
高昂的運費已然引起了有關部門的注意。由于近幾個月來利潤大幅增長,航運公司被指控在費率問題上串通。歐盟委員會、美國當局和英國競爭監督機構都在對該行業進行審查,但還尚未采取任何行動。
不少人也在想辦法解決難題。國際航運協會主席Esben Poulsson上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的集裝箱船正在有序建造之中,并將在未來24-36個月內大幅擴充現有運力。
不過Poulsson也稱,航運業仍然存在一些揮之不去的問題,恢復常態化運營困難重重。比如,勞動力短缺導致海員調換困難以及海員全面接種疫苗的進度非常緩慢。據了解,由于多數國家繼續實施旅行限制,以遏制新冠病毒蔓延,這使得一些海員難以往返于船舶、工作場所和居住國之間,再加上調換存在困難,因此有些運輸工作無法順利完成。
Poulsson還強調,在許多國家要求入境者完全接種新冠疫苗之際,海員們能夠獲得的新冠疫苗數量非常有限,這使情況變得更糟。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36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35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01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1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07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819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96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77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75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