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過多年的價格競爭,最近快遞行業終于釋放了拐點信號。
數家快遞公司表示,要放棄“以價換量”的策略,逐步上調快遞派費,讓價格回歸理性,為客戶提供更大價值。這是“止戰”信號的釋放,快遞行業有望回歸理性。
自進入9月以來,在派費上調等措施的影響下,整個快遞板塊就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板塊內各大巨頭股價也一路走高。其中圓通速遞漲勢迅猛,15個交易日中,11個交易日均上漲,總體漲幅超過47%。
上半年,整個快遞板塊呈現不斷下探的趨勢,圓通速遞下跌超20%,順豐則受困于一季度的業績“暴雷”,下跌超過30%。
為何市場的預期出現了逆轉?
“誰先漲價誰先死”,這是一句在快遞江湖流傳多年的話語,反映的是價格戰競爭的慘烈。尤其在去年“黑馬”極兔入局后,形勢更趨于惡化。
價格鏖戰之下沒有贏家,整個行業哀鴻遍野,內卷嚴重。無論企業、網點還是到快遞員,都沒有享受到行業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企業層面,業務量不斷增加,但是收入和利潤卻沒有增加,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網點層面,更是陷入不盈利甚至虧損的尷尬局面。快遞員層面,辛辛苦苦一年到頭,收入卻隨著派費的不斷下跌而不斷減少。
更重要的是影響到了消費者的體驗。
在價格戰陰云下,各大頭部企業的贏利狀況都不樂觀,業績下滑趨勢明顯,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不可避免地有所下滑,甚至陷入虧損。
申通首當其沖,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0.17億元,虧損1.46億元;順豐控股則迎來了上市以來最慘一季報,2021年一季度歸母公司凈利虧損9億元-11億元,同比下降209%。韻達半年報,凈利潤同比降34.45%;極兔今年在國內業務也虧損幾十億。
即便是“成績單”相對突出的中通與圓通,也不容樂觀。中通上半年凈利潤18.26億元,同比微增0.15%;圓通速遞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6.46億元,同比下滑33.74%。
“價格戰的后果很可能使打價格戰的企業最終永遠退出這一行業”。
雖然8月時值快遞行業淡季,但是在生鮮寄遞、日常電商件需求的刺激下,各大快遞公司你追我趕競爭依然激烈。
據國家郵政局統計,8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完成89.9億件,同比增長24.3%;1-8月累計完成673.2億件,同比增長40.1%,超過2019年全年,2021年全年的快遞總量則有望突破1000億件。
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業內人士認為,單量增長的主要動因來源于下沉市場新的增長極。
抖音、快手等直播帶貨平臺,讓快遞下沉市場煥發出巨大的增長潛力,生鮮電商、農貨上行在新增業務量中占比持續走高,各家快遞企業在傳統電商件紅海之外找到了業務新藍海;另一方面,在疫情影響下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帶動了跨境物流迅速成長,這也成為快遞高景氣度的新支點。
根而據企業公告,8月順豐、韻達、申通、圓通分別完成件量8.7億件、15.3億件、9.1億件、13.8億件,同比增速分別為33.1%、19.0%、15.9%、27.3%,其中圓通、順豐件量增速超過行業增速,順豐市占率9.7%,申通市占率10.2%、相較7月上升,韻達及圓通市占率相較7月小幅回調。
再從收入方面來看,今年8月單月快遞行業收入840.1億元,同比增長15.49%;1-8月行業收入合計6509.4億元,同比增長23.41%。
8月順豐控股速遞業務收入138.7億元,是韻達、圓通、申通收入之和的近2倍,頭部效應極為顯著。順豐在市值超2600億元的體量下,8月同比增速也達到了24.3%。
韻達股份以31.3億元的快遞服務收入排名第二,同比增速15.3%。圓通速遞快遞產品收入29.4億元,同比增速高達28.6%。
來源:iFind
整體來看,整個快遞行業的業績迎來反轉點,營收與業績開始逐步抬升,龍頭公司股價也在最近出現大幅拉升,疊加未來的雙節與雙11行業的消費旺季到來,快遞行業也將再次進入業績爆發時刻。
核心原因在于快遞價格戰的緩解。
8月,各大快遞公司的月度數據中,都顯示出單票價格回暖的跡象,其中圓通環比增長1%,韻達環比增長0.5%,順豐環比增長0.1%。進一步印證了快遞價格戰迎來拐點。
從行業整體情況來看,8月全國快遞的平均單價為9.34元,環比提升0.08元。
來源:wind,浙商證券研究所
同時,從快遞公司此前披露的半年報及近期的戰略動作也可以看到,下半年以來,部分頭部快遞公司已在嘗試主動走出價格戰的泥潭,并相繼通過投入基礎設施及提高數字化的方式以達成降本增效。
自9月1日起,百世、極兔和三通一達等快遞行業巨頭紛紛上調0.1元派費,被認為是快遞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價值競爭的標志性節點。
A股快遞標的單月票單價情況
快遞單價上升,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快遞員的報酬,切實保障快遞員的合法權益,而且還能改善加盟商以及末端網點的盈利水平,有助于快遞企業加盟網絡的穩定運營,提升整體盈利水平。
快遞行業有望從相對低階的價格競爭轉向服務比拼,底盤相對扎實、服務品質相對更好的公司將會受益,短期行業價格競爭態勢預計將有所放緩,電商快遞龍頭將有望出現利潤水平的修復,同時對于進軍下沉市場的順豐,其壓力也將有所減緩。
監管部門的相關政策則是重要的外部因素。
派費上漲的背后首先是政策在推動,從今年4月末起,政策不斷釋放信號,要求提高快遞員合法權益。
7月份,七部門《意見》發布,要求保障快遞員合理的勞動報酬,嚴令網點必須嚴格貫徹落實政策,不打折扣地惠利到快遞員。
7月15日,江蘇省郵政管理局集中約談極兔、圓通、申通等3家快遞企業負責人,針對其嚴重擾亂快遞市場秩序、末端違規投遞、快遞單價過低等問題進行通報。并要求被約談企業承擔管理責任、推動快遞價格回歸合理性。
8月底,各快遞企業普遍上調派費,其目的就在于提高派件網點快遞員的收入,讓快遞價格回歸合理性。
同時,快遞的準入門檻也在提高,對新加入的快遞新成員更加審慎。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指導思想下,價格戰已經無法使得競爭快速出清,龍頭之間有望達成價格同盟。
此外,隨著傳統快遞旺季的到來,快遞公司在同步上調派費后有望延續漲價節奏。雙十一臨近,各大電商購物節促使快遞行業訂單量激增,訂單量上漲將攤薄單票轉運及干線成本。加上每年雙十一前夕快遞公司聯手漲價,提高收入端,行業下半年整體走勢樂觀。
在政策監管加強的背景下,價格競爭日漸趨緩,逐步回歸高質量發展,有望進一步推動快遞企業市值恢復。
電商快遞派費上調具有深遠意義,一方面防止價格向下引起的負面問題,一方面推動向上開啟高質量發展的序幕,在流通體系中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
中短期來看,快遞行業的低價博弈仍將持續,價格戰、市場份額的爭奪依然是競爭的關鍵詞,但由于相關部門出手,接下來價格競爭將升維為人力成本競爭、信息技術競爭、運營效率競爭與品質服務競爭,單純的拼價格時代會提前結束,快遞龍頭公司將迎來一波估值提升的行情。
不過,由于電商行業增速逐步放緩,作為下游的快遞行業,所擁有的的存量市場也是有限的,派費最多回歸到之前的水平,不可能無限制上升。
總體而言,快遞行業仍處在格局出清的前夜,網絡穩定、精細化管理能力強的頭部公司將最終勝出。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9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3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87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2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42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44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