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輪24億元融資后,準時達將繼續在科技化、平臺化、全球化三大方面加大投入。”準時達CEO楊秋瑾女士表示:“未來準時達將繼續加大供應鏈智能化、數字化研發力度,致力于更多場景服務的提升和完善,以供應鏈實時協同平臺為重要載體完善制造產業服務體系,幫助上下游企業客戶提高協同能力,構建跨界融合的產業供應鏈生態,推動供應鏈物流的效率變革和質量變革,創造供應鏈新價值?!?/p>
1月29日獲悉,準時達宣布正式完成A輪24億元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中國人壽牽頭領投,IDG 資本及中金資本聯合領投,中鐵中基、鈦信資本、元禾原點投資等頂尖投資機構跟投。
從過往十多年的投融資數據來看,中國物流行業最大的一次單筆融資發生在2018年,京東物流曾在去年2月份獲得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招商局集團、騰訊等投資方約25億美元融資,估值134億美元,僅次于順豐和中通。
京東物流是在消費互聯網的環境下,電商和物流彼此融合,衍生出的物流巨頭,采用的是以成品配銷為主的B2C模式,更強調提升消費者體驗。在無界零售的背景下,京東開始深入參與到供應鏈當中。2017年底提出以“3S”——短鏈、智慧、共生為特征的新一代物流的發展方向。
但在供應鏈管理環節中,從原材料采購到成品生產完成的上游供應鏈環節,參與方更多、時效要求更高、原料及零部件的品類更為豐富,專業度要求更高的B2B端供應鏈物流領域卻鮮有大額融資。
此次準時達獲得的A輪24億元融資已創下B2B供應鏈物流領域最大單筆融資記錄。
另外,2018年,釋放了兩個信息:第一是以C端為主的快遞領域無論市場收入還是業務量均略有放緩;第二是供給端的商業主流業態趨勢由消費互聯網(B2C)到工業互聯網(C2B)轉變正在加速,對于供應鏈效率和成本優化的要求在提高。
此次供應鏈巨頭準時達獲得B2B供應鏈物流領域最大單筆融資,是否代表著資本開始青睞B2B領域的供應鏈物流企業?2019年這個領域會不會迎來大規模投資?下一個獨角獸會不會在這個領域產生?
2019年,我們繼續觀察。
1)產業互聯網B2B供應鏈市場大
據統計,目前B2C物流占社會物流總額的比例不足8%,以生產和流通為主體的B2B物流在社會物流總額的比重則超過92%。2022年主要國家B2B供應鏈及物流市場有望達到50萬億規模,B2B供應鏈市場降本增效的需求強烈。而準時達所切入和擅長的正是亟待開發的B2B供應鏈藍海市場。
2)創新的商業模式
B端供應鏈發展空間巨大,是物流降本增效的關鍵,但操作起來卻阻礙重重。比如,斷層嚴重,整段鏈條的可視化程度很低;供應鏈系統只解決了電子化問題,卻沒有解決智能化問題;企業外大部分服務商都只著重于倉儲、配送,而不是對整個供應鏈的環節都了解。
針對“數字驅動”和“協同共享”兩大特征,準時達的做法是通過同一平臺把B2B供應鏈鏈條上活躍著不同產業的多個參與主體串聯起來,通過AI、大數據、IoT等這些新型技術為它們提供可視化、協同和數字化,實現不同角色的協同和信息傳遞的無縫鏈接與動態可視,降低庫存,減少波動。
獲取到精準的場景和海量的數據后,再通過AI+大數據分析建立計算模型幫助企業高效決策。
準時達的開放生態體系主要分為天網、垂直骨干網、地網三大部分;天網則是上面介紹的實時協同平臺,垂直骨干網是一個業務層,可以看作是準時達的產品,地網則是更像是一個網絡聯盟,聚合了眾多物流與供應鏈企業。
準時達的“天網+垂直骨干網+地網”面向的是B端生產制造業,根本性是優化成本結構,涉及到整個制造前端有很多需要優化的部門,服務的流程和方案更為復雜,需要從計劃、采購、生產、銷售、商務、稅務、關務等多個方面去考慮供應鏈運營的難題。
準時達的開放生態體系強調的是“開放”,準時達希望把在B2B精益供應鏈管理領域的多年的實踐經驗(適合制造業供應鏈管理的商業模式和創新方向)對外輸出,向社會共享,幫助除富士康以外的其他制造型企業解決在供應鏈上痛點。
3)國際化能力
準時達除了平臺化能力特出外,全球化也是其一大優勢。服務范圍廣,服務覆蓋面大,網絡齊全,產品種類豐富,這些都是準時達在B 2 B供應鏈領域的優勢。
準時達目前已在全球開拓155個據點,擁有超過1500條??砧F運線路和110個海外跨境轉運中心,以及250萬平方米的倉儲分撥面積,在大陸、臺灣、美國、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均建立有分支機構。
我們可以看準時達正在依托全球化網絡在服務的一個例子:
某企業設計了一個產品,但產品有上百種原材料來自于幾十個不同國家,需要把這些原材料采購到國內去加工生產,再到終端消費環節(C2M2C)的全程供應鏈整合解決方案。
首先,通過準時達的實時協同平臺進行動態銷量預測、采購訂單風險預測、物料調撥、物流分析、關務作業分析、VMI倉庫存分析等前端供應鏈管理的重要環節;
然后再依托地網(海陸空資源)將原材料送到VMI倉/CMI統一管理,這里面包括廠區周轉、物料上線流程優化策略等,最后生產完成后最將需求匯總進行成品配送。
這里面會涉及跨國運輸、VMI倉管理、供應鏈管理(計劃、采購、生產、銷售等)、關務、金融等服務,如果沒有全球化的資源能力和數據化的協同平臺是很難完成整個端到端供應鏈管理服務。
4)未來戰略:MDS全新布局
準時達正在著力打造Manufacturing Digital SCM (簡稱MDS,制造數字供應鏈)的全新布局。因為產業互聯是相較于消費互聯更為龐大和復雜的協作網絡,需要通過以數字化為驅動的智造協同供應鏈解決方案,助企業縮短供應鏈環節,降低供應鏈總成本,改變傳統制造業供應鏈由單一的鏈條上企業的單線鏈接,轉向網絡化,多層次的全方位的鏈接。
這是供應鏈管理由線到面進化、升級的一種體現。
運用準時達研發的供應鏈管理實時協同平臺為軟體,并結合以物聯網核心科技的智能硬體,針對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形成軟件+硬件+解決方案,發展供應鏈管理從MS(Manufacturing SCM制造供應鏈)轉向MDS,最終協助客戶實現IDS(Industrial Digital SCM 產業數字供應鏈)的立體化供應鏈升級目標。
未來我們看到,一個制造業的供應鏈的管理,它會從純制造業供應鏈,到制造業的數字化供應鏈,再到未來的產業數字化供應鏈,服務的范圍在不斷的擴大,科技含量是也在不斷提高。
比如某個大型制造企業,作為一個核心企業,它可以鏈接上下游企業和周邊合作伙伴,但由于這些上下游企業對外無法鏈接,只是在鏈條上做到了協同,但整個網絡協同依然比較困難。如果其他企業都轉向準時達的MDS,未來這個產業就會有包含多個核心企業,通過相互間的信息共享,做到真正的網絡協同和成本優化。
總的來看,未來的制造業會帶上“互聯網”的翅膀,會把全鏈條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串聯起來,從原材料采購一直到終端購買和售后服務一起鏈接起來。而要實現這樣的鏈接,背后就需要一個數字化、互聯協同、智慧化供應鏈平臺。
準時達為富士康在供應鏈管理領域服務了近20年,具備了從制造鏈到分銷鏈的整合實踐經驗,并將AI、大數據、IoT這些新型技術運用到優化供應鏈流程上。
在新的產業時代,新的商業模式,新的戰略布局下,目標定下來了,也走在正確的方向上,離B2B供應鏈的獨角獸這個終點還遠嗎?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77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568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3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599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2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91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33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34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35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