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山路,層層的梯田,目之所及盡是蒼翠的青山、錯落有致的村居,初次到訪軍營村的人都忍不住感慨“這兒真美”。然而,山路雖美,可對村民來說,想要走出村莊來到城里,卻是山高路遠,困難重重。從山腳出發(fā)進村,一共要拐178道彎。
為滿足軍營村村民的用郵需求,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廈門市郵政企業(yè)一直雇用當地村民為代投員,由軍營村村委會指定人選,代投員承擔二次轉投工作 ,承擔軍營村及周邊的白交祠村、西坑村、羅溪村等幾個建制村的郵件報刊投遞任務,郵政企業(yè)給予適當補貼。代投員每周投遞三班次(周一、三、五),服務區(qū)域內1200多戶4000多位村民。由于地處偏遠,平常除了普服代投員,只有一兩家快遞企業(yè)進村收投。隨著村里經濟的發(fā)展,軍營村現有的郵政快遞服務已無法滿足村民們日益增長的用郵需求。
“村里的自然資源非常好,蓮花高山茶供不應求,高山小番茄等農特產品也非常受歡迎。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軍營村黨支部副書記蘇海亭說,“以前我們常說,要致富,先修路。現在我覺得,要致富,還要先通郵,只有快遞物流這條路通了,村里的特產才走得出去。”
同安區(qū)供銷社軍營村加盟點負責人兼郵遞員孫銀坂也持相同觀點。和很多一心想走出大山打拼的年輕人一樣,孫銀坂也曾在外打過工,吃過苦。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的趨勢下,2016年,孫銀坂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回到軍營村開了廈門市首家“農村淘寶”,又做起手機直播帶貨,專門向外推介村里的農副產品。然而最初,物流問題一直困擾著孫銀坂。為攻克這一難題,在廈門市郵政管理局(以下簡稱“廈門局”)的推動下,廈門市郵政分公司規(guī)劃在軍營村設立郵政驛站,利用同安區(qū)供銷社軍營村加盟點的店面隔出 20 平方米為驛站區(qū)域,加盟點負責人孫銀坂負責日常經營,郵政公司負責日常業(yè)務指導與管理,方便周邊幾個村的村民電商包裹的領取和寄遞。
滿足村民的用郵需求有了思路,可如何降低投遞成本呢?
軍營村距離同安城區(qū)有32公里,來回64公里,且都是山路。郵政驛站進出口的包裹,中途中轉的運營成本壓力太大。為了將“快遞進村”做實,廈門局和廈門市交通運輸局數次深入調研、牽線搭橋,以“交郵合作”為破題思路,促成同安區(qū)郵政分公司與同安公交公司合作,郵政分公司每天將需要配送的郵件、快件運送至公交場站,由執(zhí)行軍營村班次的公交車負責中轉至郵政驛站,再將村民在郵政驛站交寄的郵件、快件運回。如此聯手,運營成本大大降低。
2020年7月1日,廈門市首條山區(qū)“公交快遞”正式開通,素有“走在云端上的公交”之稱的 606 路公交車為快遞包裹開辟了專座,解決同安區(qū)蓮花鎮(zhèn)軍營村村民收、寄包裹難的問題。之后,廈門局組織快遞企業(yè)前往軍營村實地調研,提出了加快推動交郵合作、郵快合作,更好地滿足農村群眾日益增長的用郵需求的目標措施。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公交快遞”開通不到一個月,中通、韻達、極兔、菜鳥等快遞企業(yè)就已和軍營村郵政驛站進行了對接,并就派送費用、時限、交接方式等合作事宜達成了共識,為快遞進村鋪平道路。
“從城里開車到軍營村,行程48公里,需要駕駛1小時50分鐘。每天的快遞運輸量從最初的三四件到如今的20多件,送起來越來越方便了。”606路公交車駕駛員劉怡良說。
如今每天黃昏時分,當606路公交車伴著夕陽開進海拔近千米的軍營村時,孫銀坂都會準時在驛站里等候,只見他熟練地與公交司機對接,從車上取下村民們的快遞包裹,并迅速將通過“農村淘寶”電商平臺銷售出的茶葉、地瓜、蜂蜜等高山農特產品,以及軍營村、白交祠村等附近村民的快遞送上606路公交車。這座綠色的郵政驛站成了村民和外界聯系的重要紐帶。
“打通物流通道是我們多年的愿望。當我把‘公交快遞’開通的信息通知給各個村民時,村子瞬間就沸騰了。”孫銀坂說,“有了‘公交快遞’,快遞收寄就在家門口,再也不用花1個小時的時間去山下收寄快遞了,我們高山上的產品也越來越受歡迎。”
“發(fā)家致富有了清晰路子,兩村鄉(xiāng)親甩起膀子加油干。”白交祠村黨支部書記楊明福說。在“快遞進村”的助力下,軍營村、白交祠村采取“公司 + 基地 + 農戶”的產業(yè)模式,改良茶葉品種,創(chuàng)新制茶工藝,打造出“雅毫”“慕蘭”等高山茶葉品牌,使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
每天幫村民做著送取快遞工作的孫銀坂也在這份平凡的工作中尋找到更高的價值:“‘公交快遞’的開通帶來的不僅是村民寄取快遞的便利,還有外出子女對老人的牽掛。留守老人沒法下山取件,我?guī)退麄儼芽爝f送到家門口,讓子女的盡孝之心得以實現。此外,茶農也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以前茶農購買肥料,雇車送上山要花200元至1200元。現在有了‘公交快遞’、郵政驛站,肥料運費省下了不少開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推動綠色發(fā)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點我們高山上的鄉(xiāng)親們感觸很深。”蘇海亭說,曾經,偏遠的高山是村民們脫貧致富的障礙,而今,快遞物流為山區(qū)特產“插上翅膀”,高山成了大家發(fā)展的“靠山”。
開通的“公交快遞”和郵政驛站,不僅服務于同安區(qū)的“三農經濟”和發(fā)展,也解決了郵政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在帶動工業(yè)品下鄉(xiāng)的同時,也實現了農產品進城。“我們這個郵政驛站目前有中通、圓通等12家民營快遞入駐。今年以來,郵政驛站為軍營村及周邊的邊遠山村的百姓投遞了3981件快遞。”同安區(qū)郵政公司工作人員陳金頂說,“下一步,我們還將繼續(xù)聯合同安公交公司開通更多的‘公交快遞’,建立更多的鄉(xiāng)村郵政驛站,讓村民享受更便捷的郵政服務,更好滿足用郵需求。”
走出高山念大學,然后返回村里,這在軍營村、白交祠村并不新鮮。看著家鄉(xiāng)一點點變美,越來越熱鬧,村里的年輕人開始考慮返鄉(xiāng)發(fā)展,與孫銀坂一同創(chuàng)業(yè)做直播帶貨的白交祠村返鄉(xiāng)掛職副書記楊財穆就是其中之一。原本在廣東從事地產、煙酒生意的他,現在回到家鄉(xiāng),一邊經營農家樂,一邊牽頭經營一家果蔬專業(yè)合作社,帶領社內50多個村民共同致富。
據悉,楊財穆計劃帶領大家利用軍營村農文旅平臺開展村兩委直播帶貨,并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運營模式:“‘公交快遞’每逢周末都會增加兩趟班次,為我們直播帶貨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我們現在引導村民跟我們一樣做直播,但不僅是賣農副產品,接下來我們還會直播一些網紅打卡點,比如一些比較有特色的民宿和村里面的景點。”這些年輕人對家鄉(xiāng)的未來充滿期待,干勁十足。“我們合作社還打算再承包100多畝地,種植優(yōu)質農特產品,再到電商平臺上售賣,形成長久持續(xù)的致富資源。” 楊財穆信心滿滿地說道。
“公交快遞”辦了實事,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好口碑漸漸傳播開來。5月7日,《福建日報》頭版頭條報道了福建省委“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的系列先進實踐典型,軍營村的“公交快遞”就在其中。村民的生活因鄉(xiāng)村振興而日新月異,因“公交快遞”而煥然一新。在這樣的變化背后,是廈門市交通運輸黨工委、廈門局黨組、軍營村黨支部等各級黨組織結合學黨史辦實事、精準幫扶轄區(qū)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一個縮影。
“快遞進村工作既有速度又有溫度。”廈門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也是一切工作的著眼點和落腳點。下一步,廈門局將繼續(xù)在“辦實事、開新局”上奮力耕耘,不斷展現新作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0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zhàn)?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95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qū)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fā)!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zhàn)斗?
533 閱讀春節(jié)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fā)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