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等 12 部門推出《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在《意見》中,重點內容在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其中作為社區配套的物流、快遞、前置倉等相關配套設施也被提及。作為服務商貿流通,服務社區居民的關鍵一環,此次《意見》有哪些物流領域的新機遇呢?
根據《意見》內容,“支持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箱式移動早餐售賣車、蔬菜直通車等便利設施進社區。”
“把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快遞在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是與居民密切關聯的,但現代生活中出于工作時間沖突、安全考量等因素,快遞箱使用頻繁。
此次意見就把快件箱作為一個便民基礎設施進行社區推廣。
政府相關部門也看到社區商業體中前置倉、快遞驛站等需求的爆發。
因此明確“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托育、家政、郵政快遞、前置倉等領域延伸”。
隨著社區團購、快遞業務量的爆發以及配送時效的差異化需求,前置倉、驛站這樣的存在不斷增加,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
并且快遞箱、驛站、前置倉作為便利店、超市、菜市場、餐飲店等商業體的落地設施,無論前端貨物是什么,通過線上渠道落地直達消費者,這些設施是必不可少的。
不過值得相關企業注意的是,因為企業競爭關系,目前無論是快遞箱、驛站、前置倉等資源布局更多是各自為戰,已經造成了資源重疊、浪費,根據官方的表態,更希望在安全合法的前提下,形成資源整合,文件中明確提及“一點多用、服務疊加等方式發展微利業態,保障生活必需。”
相關專業人士告訴羅戈網.物流沙龍,物流的難點、活力、創新力在城市配送,而社區消費占社會零售總額的一半。
因此如何配合好這一半的消費活動,讓居民有更好的體驗,更重要在物流的配合。
根據《意見》內容,“鼓勵企業以大帶小,在做好自營商超的同時,開放供應鏈、物流渠道及門店資源,為傳統夫妻店、雜貨鋪提供集采集配、統倉統配等一站式服務。”
鼓勵統倉統配、集采集配等,物流是服務于商貿的,這是物流的機遇。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一些具備統一輸出形象標識、門店管控、設施配置、服務標準、商品采購、物流配送能力的企業,這將是極大的機會。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2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0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13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8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574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