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增速喜人,利潤表現差強人意,這就是京東2021年一季報的總結。
早在去年三季度,36氪就曾表示,整個2020上半年因疫情得益后,京東有必要加大投入進入新一輪“增長期”,尤其在競爭激烈、老對手阿里開始不惜犧牲利潤追求增長之后,京東不能坐以待斃,而這種投入在一季度體現得淋漓盡致。
和這種投入策略對應的是,在新一季報的披露中,京東罕見更改了收入口徑——去年12月成立、針對下沉市場的京喜事業群(包含京喜通事業部、京喜事業部、京喜拼拼、京喜快遞),在新一季報中從京東零售中分離出來,歸入新業務項。
至此,加上即將上市的京東物流,京東財報的收入口徑變成了三項:京東零售、京東物流、新業務。此舉既是為了強化二級市場對新業務的認知,也是市值管理的需要。
在此前的分析師預期中,多家券商都給出本季度京東利潤較低的預期指引,因為進入新的投入期,對于京東未來在投入回報上的期待或許不必太高,而從整個電商行業來看,無論是早前的阿里還是唯品會,“增收不增利”的主基調已經形成,電商巨頭們收割紅利的時代告一段落,新一輪長征開始了。
首先來看收入。一季度京東營收203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9%,相比阿里一季度40%的營收增速,表現相當不錯。
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同比大增34.0%,達到1040.05億,這是幾個季度以來,京東在此項收入的增速首次突破30%;二是凈服務收入,增長至279億元人民幣(約43億美元),同比大增73%,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9%。
日用百貨收入在本季度的增速依然喜人,收入712.7億,同比增速達到了36%,超過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速。在去年一季度疫情期間高增速基數的前提下,仍能保持如此收入增長,京東超市的用戶心智培育功不可沒。
不過對此京東也不必過于樂觀。
尤其是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受疫情影響,去年一季度京東此項收入跌入谷底,增速僅20%出頭,而商家在營銷廣告以及物流服務上的節制,也導致去年京東在這兩項收入的低基數,所以能實現收入增速的反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疫情的恢復,接下來幾個季度能否保持這一增速,考驗很大。而如果從兩年的復合增速來看,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仍然低于30%,這需要京東時刻保持警惕。
京東收入分類
相比之下,京東非通用會計準則下的經營利潤表現則差強人意,一季度17億的經營利潤低于預期的24億,經營利潤率僅有0.8%,相比去年的1.6%下滑明顯。不過如果刨除未分配項目(包括股權激勵費用、資產及業務收購等)影響,今年一季度京東零售的經營利潤率還算不錯,達到 4.0%,同比提升0.4%,這主要得益于京喜業務剝離到新業務帶來的虧損轉移。
營銷費用大增是利潤率下滑主因。一季度京東營銷投入達到了驚人的69.98億,同比增長55.6%,超過了營收增速,也超過了去年四季度(擁有雙11)的營銷費用增速。在去年一季度因為疫情無需過多投入獲客,本季度京東明顯加大了在營銷端的投入,外加發力社區團購業務,“投入換增長”在本季體現相當明顯。
這里著重提一下社區團購業務。2021年一季度京東將京喜事業群從京東零售中分離出來歸入新業務項,該新業務在一季度貢獻51.5億人民幣收入,不過虧損也達到了22.8億人民幣,虧損率達到了6.6%。在財報中,京東提到,新業務的構成主要包括京東產發、京喜、海外業務及技術創新,其中京喜是投入的重頭,也是虧損大頭。
京東收入分類
36氪此前曾報道,現在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平均一單的虧損就在1元上下,而成本控制相對較差的橙心優選則接近2塊,按照一天2500萬的單量算,美團和拼多多社區團購業務單天的虧損就在2500萬,一季度就接近25億,這還不包括后端的各種維護成本。
目前京喜拼拼已經入駐全國17個省份,但與美團優選和多多買菜單量還不在一個量級,后續如果想要追趕,投入和虧損的程度會繼續加大。
社區團購和物流是眼下京東對二級市場著重想講的新故事,但因為前期的高投入,未來幾年社區團購很難在利潤層面給京東帶來多少貢獻,反而是拖累財務報表的那一項,但后”二選一“時代,商家供給的增長,或許能幫助京東零售找到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根據廣發證券對商家的調研,服裝等品類部分品牌過去一個季度回流至京東平臺開店明顯,36氪也從京東內部得知,申請在京東開店的商家數量在過去一個季度有了爆發式增長,甚至超過了往年半年的新店申請數,比如綾致和EVISUS都在過去的季度在京東上開出新店。京東在財報也表示,在2021年第一季度,數十萬品牌和商家在京東平臺上的銷售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由此,一季度京東年活買家數繼續高增長,接近5 億,單季凈增 2800 萬,相比四季度電商旺季凈增的 3000 萬稍有回落,但考慮季節性因素,這一絕對增量相當不錯。未來伴隨二選一逐步解除,在商家數上京東有望繼續保持高增長。
如何讓商家愿意留在京東平臺?在一季報中,京東給出了部分答案。在體現電商平臺經營水平的庫存周轉天數上,一季度京東降低到了31.2天,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同比減少4.2天;應付賬款天數也縮減到44.2天,同比減少7.5天,對于商家展現出較高的友好度。
京東存貨周轉天數和應付賬款周期
伴隨商家入駐的提升,未來京東在傭金和營銷上的收入或許也將水漲船高。
過去的一季度, 京東POP 業務傭金與廣告增長增速 48%,相比阿里同期 40% 的增速相當不錯,但因為歷史原因,京東平臺的傭金抽成一直高于阿里,在反壟斷罰款落地后,阿里在最近接連推出了多條降低傭金和營銷費率的措施,如何在承接大量商家涌入,又保證商家銷路通暢和積極性,將很大程度上影響接下來京東的想象空間。
展望京東二、三季度財報,悲觀的預期可能要更大。去年二季度京東有近17億的稅收優惠釋放,在今年這一補貼將不復存在,在京東物流繼續加大人員和設施的投入下,二季度京東的利潤可能將繼續承壓,而這或許也將成為整個電商行業未來幾年的主旋律。
鑒于社區團購方面的投資不斷增加,以及京東在超市和醫療保健等關鍵類別方面的持續投資,摩根史丹利在早前預計京東non-GAAP下的凈利潤率將從2020年的2.26%下降至2021年的1.76%,由此京東美股目標價也由92美元(359港元)下調至90美元(351港元)。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8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02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97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9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6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5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