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我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快遞業實現逆勢增長,增速逐季提升,主要指標遠超預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2021年作為“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將成為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在此期間,快遞業將擁抱新發展格局,發揮更大的價值。
2020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833.6億件,同比增長31.2%,比上年高5.9個百分點。業務規模連續七年穩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快遞包裹市場的六成以上,成為全球快遞業務增長的動力源和穩定器;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8795.4億元,同比增長17.3%%,是同期經濟增速的7倍多,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將成為快遞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總體來看,我國快遞業仍處于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條件和優勢。
快遞市場規模高速增長
我國經濟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經濟加速修復。根據社科院發布的《經濟藍皮書:2021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顯示,2021年我國經濟增長在7.8%左右。我國加速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有助于快遞服務深度嵌入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衍生新的消費需求。
經濟運行恢復和新發展格局構建將加速釋放快遞服務需求,快遞增量市場空間巨大。通過快遞規模數據與宏觀經濟數據之間的相關關系,預計2021年,我國快遞業務規模將實現“超千上萬”目標,即快遞業務量將累計完成超過千億件,同比增長約30%;將實現快遞業務收入超過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7%,快遞業務量和業務收入增速將分別是同期國內生產總值增速的3倍多和2倍多,是宏觀經濟增長的亮點。
同時,快遞市場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日均快件處理量將達到3億件,最高日處理量將超過8億件。從下半年開始,單月快遞業務量規模將保持在100億件以上,單月完成業務量相當于歐洲全年的體量。據歐洲研究機構Effigy Consulting最新發布的歐洲寄遞市場報告顯示,2019年歐洲包裹業務量增長7.2%,達123億件。增量依然可觀,2021年1月快遞業務增量為47.1億件,創單月歷史新高。月增20億件將成為新常態,預計全年將新增200億件以上,創歷史新高。
快遞增長動力更加強勁
隨著“快遞進村進廠出海”工程實施,快遞與關聯產業融合更加緊密,新業務、新模式、新產品不斷涌現,快遞服務領域加速拓展,市場增長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快遞市場傳統增長動能依然強勁,網絡購物仍然是快遞增長的主要動力,預計2021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將超過11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將超過四分之一,線上消費對線下的替代比例持續提升。
同時,社交電商和直播電商等新興電商快速崛起,對快遞業務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升,預計給快遞市場帶來100億件以上的增量,成為市場增長新的增長極。
隨著快遞“進村”工程推進,農村服務網絡加速覆蓋,農產品上行步伐明顯加快,預計2021年農村網絡零售額將達1.9萬億元,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將超過6000億元,農村地區快遞業務量增速將比城市高10個百分點以上,農村地區攬收和投遞快遞業務量之和將超過450億件,是快遞新的增長點。
隨著快遞“進廠”工程推進以及C2M(用戶直連制造)模式推廣,定制化生產和柔性制造成為現實,入廠物流、線邊物流等供應鏈業務增長迅猛,這是快遞發展的藍海,將有望再創一個萬億元級的新市場。
隨著快遞“出海”工程推進,快遞企業海外布局步伐明顯加快。一方面海外對我國產品需求旺盛,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修復明顯加快。我國擁有全球最完整、規模最大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除滿足內需,還可以滿足外需,海外市場對我國產品需求旺盛,特別是醫療物資和生活用品等需求強勁。另一方面,快遞出海暢通國際寄遞通道,部分國際物流需求分流到寄遞渠道,加之跨境電商政策紅利密集釋放,將對跨境電商和寄遞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預計跨境快遞業務量將超過25億件,同比增長36%以上,成為行業增長的亮點。
快遞板塊市值理性回歸
2020年,受快遞逆勢增長影響,資本市場十分看好快遞板塊,順豐以137.2%漲幅居前,其次是中通(+24.9%),再次為德邦(+14.2%)。順豐、中通市值均創上市以來歷史新高,快遞板塊市值之和最高超過7000億元,較2020年初新增近3000億元,順豐市值超過4000億元,占快遞板塊的一半以上,中通市值占剩余的一半以上。
2021年,快遞市場將有望保持高速增長,頭部企業在市場中的領先優勢將進一步確立,部分上市企業隱現“觸底反彈”之勢。此外,京東物流計劃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將進一步壯大快遞板塊市值。預計2021年,快遞板塊市值之和將有望超過萬億元,成為資本市場的“明星行業”。 受快遞市場競爭加劇和快遞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加大等影響,上市快遞企業融資的力度將明顯增大,上市企業增發、發債等數量和頻次將明顯增加,融資能力將成為企業市場競爭的重要體現。
技術賦能行業效率提升
2021年,快遞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人力投入將明顯滯后于業務增速,處理能力將面臨較大挑戰,技術賦能將成為破解人力不足的重要舉措。同時,隨著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其他領域相對成熟的技術開始在快遞領域推廣應用,技術更新換代的步伐明顯加快。
2020年,國家郵政局認定了第二批共24家郵政行業技術研發中心,關鍵領域“揭榜掛帥”激發行業創新活力,在資本注入、消費升級、行業規范化和技術提升等影響下,快遞業將迎來新技術持續躍升和新設備持續迸發的時代。
行業靠技術驅動實現巨大變化,核心科技在快遞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快遞業正在加快從勞動力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以智能分揀、智能派送、智能倉儲為核心的智能寄遞軟硬件市場進一步擴張,倉儲、裝卸、配送等專業機器人將投入使用,全自動分揀中心、無人機、無人倉等加快推廣,無人操作和無接觸投遞場景將更加豐富。區塊鏈技術從理想變為現實,5G和北斗等通用技術在快遞領域應用推廣,通用技術在行業應用推廣。行業技術研發應用生態將持續優化,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郵政業科技創新戰略聯盟等平臺作用漸顯,通過整合產、學、研、用等各方資源,將明顯提升行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
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
2020年,快遞價格戰異常慘烈,快遞市場競爭明顯加劇,并且市場競爭從頭部企業與二三線企業之間競爭轉變為頭部企業之間的競爭。
從近幾年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變化情況來看,2016年觸底后,2017年出現小幅反彈,2018年呈現加速提升勢頭。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快遞包裹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2.2%,同比下降0.3%,四年來首次出現回調。從7家上市企業前期公布數據來看,順豐、中通、韻達、圓通等4家業務量增速高于行業整體增速,業務量前四的企業市場份額快速提升,市場份額向領先快遞企業集中。
“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馬太效應將在2021年將更加明顯,預計2021年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將超過84%,同比提升接1.8個百分點。此外,隨著快遞企業快運網絡起網運行,快遞企業成熟的組織作業模式和高效的資源整合能力將對傳統快運企業提出新的挑戰。從市場競爭角度來看,快遞價格戰已經沒有空間,市場整體競爭格局趨穩。在沒有新的外部資本進入的情況下,快遞價格戰在下半年將降溫。
快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
營商環境持續改善,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地郵政快遞企業積極作為獲得了地方政府的高度認可,各地對快遞支持力度增強,政策紅利密集釋放,特別是用地難等突出問題在多地得到有效解決。
快遞企業業務高速增長和服務領域的拓展,對土地的需求激增,建設分撥中心、倉儲中心、電商園區等和升級原有場所服務功能的意愿增強,企業重資產化發展步伐加快。快遞市場的廣闊前景吸引外部資本加速涌入,快遞企業投資意愿增強,順豐鄂州航空貨運樞紐、京東蕪湖航空貨運樞紐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步伐加快,產業園區建設數量明顯增加,部分地區探索建設快遞經濟,以快遞為主導帶動產業集聚發展模式。
同時,末端共配平臺將加速建設推廣。疫情期間,無接觸投遞方式逐步為用戶所接受,共同投遞平臺模式已經成為末端投遞最主要的模式。同時,快遞進村工程的實施和農村快遞網絡持續運營也有賴于共配模式,通過共享末端網絡來提高設施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運營的成本。(作者系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指數研究室主任、大數據實驗室副主任)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9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64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6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749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98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18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4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