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裝箱船訂單和在二手市場的積極采購,地中海航運明年將取代2M合作伙伴馬士基,成為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
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兩家航空公司目前的運力差距約為22.5萬teu,丹麥航空公司擁有709艘船,運力為4121,964 teu,而地中海航空公司擁有588艘船,運力為3,897,002 teu。
不過,該顧問表示,地中海航運在吸納二手噸位船舶的同時,采取了雙管齊下的自有船隊增長戰略,這將使馬士基“在2022年某個時候”成為這個2M聯盟的初級合作伙伴。
Alphaliner表示:“MSC至少有35艘大型深海船的訂單,總運力接近66萬teu,而馬士基目前的訂單僅包括16艘‘區域’船,為41674 teu。”
該顧問補充稱:“地中海航運的pipeline可能會進一步增長,因為據信,許多大型新船將以長期租船合同加入MSC船隊,這一點尚待確認。”
自去年8月以來,MSC已經購買了30多艘二手船,從925標準箱到8500標準箱不等。它也是租船市場上最活躍的運營商之一,據經紀公司消息人士表示,該公司采取了“不惜一切代價”的政策。
事實上,地中海航運在把握時機發展壯大,例如,今年2月,它與Costamare簽訂了一項合同,租用4艘11037標準箱的姐妹船,租期為10年。
與此同時,預計馬士基不會在短期內下任何大訂單,因為該公司正專注于研發為新船提供動力的替代非化石燃料。
此外,馬士基首席執行官Soren Skou曾多次表示,該公司對400萬標箱的船隊運力感到“滿意”,轉而選擇投資將觸角延伸至供應鏈物流領域。
Alphaliner表示:“MSC在班輪航運業排名靠前的道路上實現的是有機增長,而馬士基排名第一則要歸功于對Sealand(1999年)、P&O Nedlloyd(2005年)和Hamburg Süd(2017年)的收購。”
盡管2M聯盟合作伙伴似乎對他們的船舶共享感到滿意,但在疫情需求高峰期間,這兩家公司都表明,它們準備在合作之外單干,以滿足特定的市場需求。
例如,Alphaliner報告稱,,MSC已經在跨大西洋的往返航線上部署了13102標準箱“MSC Cristina”,以滿足從北歐出口到美國的貿易航線快速增長的需求,而這種需求不包括在2M聯合loaders的范圍內。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3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57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53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77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644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20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58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30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3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