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供應鏈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組成的供需網絡,既由物料獲取、物料加工、并將產品送到用戶手中這一過程所涉及的企業和企業部門組成的一個網絡。
從這段定義中,我們應該要明白,高效的供應鏈,一定是所有相關單位和部門的協同。我們在為別人服務時,別人也在為我們服務。我們每個企業即是各種服務的需求者,又是提供者。任何倉庫的貨物,不可能只進不出,也不可能只出不進。收貨要高效,發貨要高效,不僅需要從源頭考慮,還要考慮貨物去向哪里。
一個倉庫要管理好,管理者就需要供應鏈思維。所謂供應鏈思維,是作為一個倉庫管理者,你必須要知道你倉庫的貨物是從哪里來的,比如說是從北京來的,上海來的,還是石家莊來的,是從工廠過來,還是從供應商倉庫過來,還是從門店退回來的?要知道這些到貨是怎么來的?是航空過來的,輪船過來的,火車過來的,汽運過來的,是專車,還是零擔拼車,還是快遞包裹,因為這關系到時效,也關系到這當中的中轉作業,也許有人說這跟倉庫收貨有什么關系,因為這關系到貨物在運輸過程有沒有受潮的風險,裝卸次數過多貨物內部受損的風險,甚至和其他貨物接觸,或與過多的裝卸工接觸有沒有病毒的風險,甚至是中轉過程中分揀出錯的風險等等。
我們還要知道倉庫里面的貨物最終要發到哪里去,是發到哪些城市,是發到倉庫,還是門店,還是個體消費者。目的地不同,貨量不等,時效要求不同,選擇的運輸方式,包裝方式也會不同,消耗的包裝材料,采用的包裝工藝也會不同;我們要知道倉庫的貨物怎么發出,發貨流程是什么樣的,指令從哪里發起,通過什么方式傳輸指令,是郵件,還是系統,還是電話,還是各種單據,由哪個部門到哪個部門再到哪個部門,制作揀貨單,分貨單,交接單,最終交接給哪些貨運公司,快遞公司。
這前前后后,從收到發,都經歷了哪些環節,涉及了哪些崗位,人員,都和誰有關,前前后后各個作業環節都用到哪些設備,物料,消耗了哪些能源,又會產生哪些廢料,哪些作業環節相對復雜,哪些作業環節工作量最大,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是哪些環節,以往都出現過哪些問題,一旦出現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找誰,比如說倉庫漏水找誰,停電了找誰,系統出故障了找誰,我們有沒有他們的聯系方式等等,又要通過哪些過程,經過哪些環節配發出去,這當中前前后后你都要和誰溝通,前前后后的操作又都需要準備什么?
只有我們具備了這樣的思維,我們考慮問題相對才會周全,才會減少倉庫管理工作中的一些死角,減少問題的發生,提升我們的服務品質!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45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51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1393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1158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981 閱讀傳化智聯:緊跟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助力現代物流體系建設
101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963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95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897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90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