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供應鏈的概念,百度百科給出的答案是:
“供應鏈(Supply chain),是指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
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就像一名乘客在高鐵上詢問乘務:”我現在在哪里?”乘務頭也不抬的回答:“你在高鐵上。”雖然這是最為妥當且永不過時的答案,但是這并不是乘客想要的。因為乘客想要知道自己在哪一站,距離目的地還有多遠。
想要理解什么是供應鏈以及如何管理供應鏈,筆者認為我們需要從供應鏈的源頭開始了解。
讓我們想一想,供應是怎么產生的呢?
我們說供應與需求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是存在于同一事物上的兩個維度。
也就是說,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應。或者說,因為有需求,所以有供應。
可見,需求是觸發供應的導火索并貫穿于整個供應鏈。
如果沒有需求與供應,這個世界將會靜止。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我們發現,人的需求正在由單一變得多樣,由簡單變得復雜。相應的,滿足需求的供應鏈也在變得越來越多元、越來越復雜。
為了在工作層面理解什么是供應鏈,我們需要了解以下幾個與供應鏈相關的概念。
SCOR (Supply-Chain Operations Reference-model) 是由國際供應鏈協會 (Supply-Chain Council) 開發支持,適合于不同工業領域的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
1996年春,兩個位于美國波士頓的咨詢公司——Pittiglio Rabin Todd & McGrath (PRTM) 和 AMR Research (AMR) 為了幫助企業更好地實施有效的供應鏈,實現從基于職能管理到基于流程管理的轉變,牽頭成立了供應鏈協會 (SCC) ,并于當年底發布了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SCOR),如下圖所示。
SCOR模型
SCOR從你的公司的計劃為起始點,擴展到采購、生產、配送和退貨,之后再拓展到客戶,客戶的客戶和供應商以及供應商的供應商的供應管理,從而指明了供應鏈的概念和供應鏈管理的范圍,是現今被廣泛認可的供應鏈管理模型。
我們常說供應鏈中存在三個必不可少的因素,即物資(或服務)、資金和信息,這三者貫穿于供應鏈始終,形成了物資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其中,信息流是核心,物資流和資金流是由信息流觸發的。
當某一物資在不同企業和不同國家流轉時,它的供應鏈中包含:
(1) 對客戶需求的預測;
(2) 配送;
(3) 倉庫。
而物資之所以能夠流動,是因為信息的觸發,人們需要足夠的信息來做決策。這些信息包括:
(1) 需要執行哪些活動;
(2) 計劃;
(3) 組織;
信息能夠把一家公司內部的各項活動連接在一起,也能夠將供應商和客戶的各項活動連接在一起。為了保證信息的順暢流動,有效的信息技術與溝通手段變得尤為重要。其中,己方的供應信息包括:
(1) 預測
(2) 購買
(3) 訂單
(4) 倉儲
與客戶的閉環信息包括:
(1) 倉儲
(2) 提貨
(3) 配送
(4) 發票
(5) 付款
可以看到,通過整合己方的供應信息和客戶的閉環信息,就能形成一個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統,這就是供應鏈管理的核心。
另外,我們看到資金的流動也是由信息流觸發的,因為信息將決定以下資金方面的表現:
(1) 投資(自制還是外協)
(2) 安全庫存(由相關信息決定)
(3) 應收賬款(由客戶賬期決定)
(4) 應付賬款(由持有庫存和供應商賬期決定)
(5) 匯率影響(由物料所在國影響)
所以,筆者強調,供應鏈管理不是單打獨斗,整個供應鏈條從上游到下游的整體競爭力決定了你的公司的競爭力。一個個單獨的公司需要通過協同來優化管理物資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這三流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因此,需求信息加產品信息就決定了信息流。而對于供應鏈中的供應商,因為不是所有供應商都能夠提供及時而又靈活的交付服務,以滿足市場需求,供應鏈管理者就需要不斷篩選能力更加全面的供應商來滿足以需求驅動的供應鏈的要求。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1050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20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816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711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53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9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610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