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影響及雙11延長,20年雙11在開始前難以預測,但終究伴隨著喧囂和質疑聲而落幕,天貓4982億、京東2715億,再創記錄。
那么各電商平臺創紀錄的數字游戲背后實情如何?快遞行業攬收量近40億,各家戰況如何孰輸孰贏?雙十一過后又會悄然發生哪些變化?未來的方向在哪里?本期物流一圖將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二。
雙11大促作為每年電商平臺重頭戲,玩法越來越多樣復雜,超級紅包、開彩蛋、跨店滿減、養貓分紅包、消費券等等讓人眼花繚亂。
尤其今年更是提出“兩次爆發”狂歡季,但兩波價格無太大差別,消費者感知不大。只不過節日提前并分散,統計口徑也發生了變化。
從天貓全年及雙11期間GMV增速來看,從2016年以后已趨近全年增速,可見如今的雙11只不過是將消費時間提前或推后到大促期間,更多的是聚集消費,而沒有帶來實際增長。
→雙11期間GMV趨于全年增速:
資料來源:東吳證券
此外,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快遞行業11月1日至11日累計攬收量39.65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73.85%,而從兩波增長來看,就能發現端倪。
第一波1-3號日均攬收量超4億件,累計近13億件,同比增長141%,成績斐然超預期;第二波11號當日攬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增幅比去年降低2.43%未達預期。今年呈雙峰形態與去年暴增形態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兩波雙11本質上是消費的時間遷移。
→兩次波峰,本質上是消費時間遷移:
資料來源:快遞雜志
那么雙11已經結束,各家快遞、快運企業成績也已出爐,成績單一定程度預示著來年水平,下面物流一圖為你分析各玩家排名。
11月11日當天國內七家快遞上市公司也是戰報不斷,從小編收集調研的情況來看,把七家快遞企業當天的業務量和同比增速放在統一可比口徑進行排名:
從數據上來看,表現最搶眼的莫過于順豐,業務量上突破6000萬票超越百世上升一名,增速則高于快遞行業整體增速排名第一;其次是韻達,業務量超圓通位居第二,增速第二同樣高于行業增速;
德邦雖業務量體量較小但收入破億,尤其增速第三值得期待;申通和百世則是難兄難弟,體量和增速排名靠后還需多努力。
另外,快運企業成績單來看,安能貨量突破5.1萬噸排名第一,壹米滴答(含優速)當天貨量僅次安能,突破4萬噸排名第二;百世快運當天3.7萬噸排名第三;中通快運3.1萬噸排名第四、順心捷達、韻達快運分別突破1.4萬噸、1.3萬噸位列第五、第六。最終貨量及排名如下:
→安能、一米、百世、中通當天均突破3萬噸:
數據來源:企業公布、草根調研
相比去年,四家排名發生變化,安能快運超過壹米滴答榮登新晉貨量王,順心捷達以微弱優勢超過韻達快運。
從上面數據也可以顯示,快遞企業格局相對穩定,各家已明顯拉開差距,尤其頭部企業已是尾部企業業務量的2倍以上。而快運企業排名變化較大,安能快運超過壹米滴答榮登貨量寶座,順心微弱優勢超過韻達快運。
雖然雙11有贏有輸,但本屆雙11終究已經已成為過去,但雙11期間市場數據卻蘊含著未來新趨勢,有著較強的未來指導意義。最后物流一圖為你總結雙11新趨勢,以及未來新方向。
中西部下沉市場崛起。從快遞雜志公布的2020年雙11分區域收派件占比及增速來看,收件端東部地區仍為主要產糧區,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山東、福建、河北7 個省市快遞業務量約占全國業務量的七成。
但從同比增速來看,中西部地區無論是收件還是派件,都高于東部地區,尤其中部地區已成主要增量和消費市場,顯然中西部將成為各家重點布局。而派件遠高于收件增速,也意味著末端建設趨于完善,簽收效率正在急速提升。
→中部地區收派件增速最高:
資料來源:國家郵政局,公開資料
新興電商平臺受期待。從雙十一電商平臺的表現來看,雖然傳統電商平臺天貓、京東依舊亮眼。但作為快遞行業來說,挖掘新的電商平臺及“短視頻”“直播”“分享”平臺等碎片化的流量才是快遞未來的增量市場。
因此強抱大腿的年代終將過去,堅持初衷獨立發展尋找新的機會點做好布局,方是正道。與新興平臺合作可能改變未來行業格局。
探索共享共配模式。受制于愈演愈烈的價格戰影響,巨頭掉隊被整合是遲早的事情,對品牌企業而言是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封閉自負只會滋生腐敗,當下僅剩的道路或許只有連橫合縱之策。
尤其是共享共配模式,雖然已有很多區域網點在探索,但缺乏總部支持和正確指引,很多都是以失敗告終,相信未來這種模式值得推廣,也終將會成功而遍地開花。
尋求新的盈利方向。如今末端的派件效率令人驚嘆,但也都知道主要是得益于驛站和快遞柜的興起,尤其是住宅區、商務樓、校園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消費者的需求則更傾向于自取的便利性。
而這或許也能帶來一些商機,驛站可以團購買菜、舊物回收、代為保管、洗衣跑腿等等,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未來更多的盈利方向,也值得好好去尋求。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已然落幕,華麗的數據故事已經告一段落,無論是電商平臺還是快遞行業,講完故事后,終將會在大戰中分出勝負。
對于快遞、快運企業而言,認清現實敢于面對挑戰下一個機會,不僅是企業需要抉擇考慮的,更是千千萬萬個快遞從業者需要共同探索的。畢竟往事已逝,未來如何生存如何盈利,才是大家不斷學習不斷尋求的地方。一個更加健康、共贏的快遞行業,你期待嗎?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1151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90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80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871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8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712 閱讀突發!美國郵政停收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包裹,800美元免稅取消,影響幾何?
648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632 閱讀物流人“搞關系”,如何與對手戰斗?
533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