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德馬科技成為首家登陸科創板的物流設備制造企業。9月份,中通快遞香港上市,港交所迎來最大市值物流股。順豐市值一度超越美國FedEx,成為世界最值錢的快遞公司之一。
隨著社區團購新業態不斷涌現,物流地產、物流科技、物流裝備持續升溫。包括傳統快遞企業在內,未來物流行業將掀起一場效率革命,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具想象力的物流革命現場。
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2020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和民營物流企業50強”名單顯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蟬聯榜首,物流收入為2437億元,廈門象嶼股份有限公司和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別以1634億元、1059億元的收入排行第2名、第3名。
快遞企業方面,順豐、百世、中通、韻達、圓通均入前十,分別位列第3名、第6名、第7名、第8名、第10名。
另外,德邦、申通、蘇寧物流分別位居第11名、第13名、第14名。不過,2020年中國綜合物流50強,中郵速遞并不在列。
通過榜單來看,物流業務收入規模逾千億的有三家企業,在100-1000億元之間的有19家企業,收入規模在50-100億元之間的有16家企業。綜合50強物流企業2019年物流業務收入合計1.1.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同比增長15.6%。
50強中已上市企業包括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外運股份有限公司、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長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中鐵鐵龍集裝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等。
從分布地域看,在2020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中,注冊地在上海的多達10家,在北京的有7家,廣東、浙江、江蘇均為4家,深圳企業為3家。
上榜企業中,不乏集團全資子公司,比如,隸屬于中國鐵建的中鐵物資集團、一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一汽物流、五糧液集團公司下屬全資子公司四川安吉物流等。不過在榜單中,并未看到菜鳥網絡、京東物流等科技類物流企業身影。
通過對所有上榜企業的融資情況整理,據不完全統計,獲得機構投資的物流企業不在少數。然而,今年以來,一片欣欣向榮之下,物流行業在一級市場的表現略顯冷清。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物流行業共完成68筆融資,涉及金額逾200億元。與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融資金額大幅度縮減。經歷了2014-2017年的投資熱潮后,如今資本顯得謹慎而理性。
物流似乎還是那個被稱為“半山腰賽道”的物流,市場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存在一定的技術壁壘。不在風口浪尖,沒有催生較大的市場泡沫。從“山腰”回首,物流行業已走過規模增長期。往前看,政策提倡降本增速,新經濟浪潮下,智慧物流蘊含無限風光。
從投資輪次看,今年物流行業投資處于B輪及B輪之前的企業居多,占比逾70%。
從賽道看,以技術創新創造價值的物流技術,以模式革新實現價值的貨代、商用車后市場賽道最受資本青睞。在68起融資事件中,有近30起投資事件發生在物流技術領域,涉及金額逾30億元。
其中,倉儲智能化、SaaS系統、自動駕駛、物流信息化、分揀技術、無人叉車、自動稱重技術等領域吸金能力較強。
綜合被投企業的情況來看,技術創新、模式革新成為投資機構聚焦點。普洛斯、鐘鼎資本、阿里巴巴、紅杉資本在2019年成為投資物流的主力軍,參投規模逾400億元。
在今年投資案例中,阿里系依舊活躍,投資了韻達股份、圓通速遞、大掌柜、新環世、中國國際貨運航空。普洛斯則投資了利豐供應鏈和贏徹科技,紅杉資本和鐘鼎資本投資趨于謹慎,均出手一次,分別投資了滿幫集團和牛卡福集團。
“物流看上去傳統,但黑科技含量非常高。目前行業盈利主要來自于物流運輸網絡效應、一級中心倉跟二級倉的基礎設施改造帶來的效率提升,這對物流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行業靠模式創新、精細化管理提升效率,如今一定要靠科技來賦能。”毅達資本合伙人朱愛民表示。
“內循環,外循環,只要循環就是在流動。除了資金流,最終要體現在物流上。”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相峰稱。
社區團購、電商直播等新業態層出不窮,中國物流裝備分揀設備市場份額已近4000億。其中,京東物流,阿里系菜鳥等在不斷壯大中。物流是一個巨大的、具有多樣化技術應用場景的行業。
“在制造領域所有生產要素中,物流也許沒有那么性感,但過去半年多時間里,中國供應鏈、中國物流產業抵抗住了這種壓力。我們看到了它所具備對生產和商業革命的激發能力。”
財經作家吳曉波稱,過去十年,中國物流產業取得了四大進步:互聯網電商引爆物流革命,制造企業云物流能力提升,一體化供應鏈模式形成,最后一公里快遞網絡完成構建。
未來,物流行業將掀起一場效率革命,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具想象力的物流革命現場。所有的企業競爭都關乎于效率的提升,企業之間最終拼的將是科技+運營能力,再加上資本的助力,這三者缺一不可。
以同城貨運為例,貨拉拉、滴滴貨運、滿幫同屬于“互聯網+貨運”領域,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即運用技術改變傳統交易模式,整合社會化運力資源,提升效率。
放眼快遞領域,模式創新也具有發展空間和價值。安能物流將快遞加盟的模式用到快運,順豐、京東相繼推出加盟網絡,任何模式的創新都是科技、產品和渠道的創新,想要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力,快遞行業也概莫能外。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815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666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696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662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41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481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61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453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