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雙十一期間都會曝光商家二選一的行業新聞,在快手、抖音自建電商之后,今年戰火又升級。快手在今年年初就企圖獨立運營,封殺了淘系外鏈;上月,抖音也宣布在直播間取消第三方鏈接。站在流量上游開啟N選1,就是有底氣。
缺少了流量來源的傳統電商,如淘寶、蘇寧和京東等開始在存量市場里進行投放大戰。今年的雙十一除了時間被拉長外,廣告投放也異常兇猛。微博、知乎等線上社區被廣告鋪滿,微博作為阿里流量投放的最大池塘,今年幾乎被淘寶壟斷了所有的廣告位和熱搜話題榜。連持續走下坡路的電梯廣告也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天貓投放的電梯廣告
可以說,傳統的互聯網企業正面臨流量焦慮,今年的大促也不得不通過延長蓄水期、廣撒網的方式來進行存量轉換。
戰火之所以升級——是因為本來做流量販賣生意的快手、抖音,野心伸向自建電商,在合作封鎖后,傳統電商平臺可以采買的流量總額在下降。
這里有兩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其一,為什么快抖要自建電商?其二,為什么要取消與第三方合作?
因為短視頻平臺和內容生產者都需要可持續的變現方式,所以掌握主動權很重要。
對快手而言,流量販賣生意之外,商業板塊待擴張,做電商正是水到渠成的業務。
如今的快手,早已不是純粹的短視頻平臺。2018年,快手電商上線第一年就做到了200億規模,2019年GMV已經達到千億規模,差不多能與唯品會平起平坐了。事實上,唯品會做到千億GMV用了十年,連淘寶直播都用了三年,快手電商僅用了一年半。
對抖音而言,給其撐腰的字節要尋求新的變現渠道。去年字節的營收僅有1400億,不足騰訊3700億的一半,其中有9成為廣告收入。在互聯網用戶紅利告竭、廣告投放過多會導致用戶反感的背景下,字節的營收結構非常不健康。
截至今年9月,抖音宣布日活用戶數超過6億,今年前八個月累計,抖音電商總體GMV同比增長6.5倍,閉環直播GMV同比增長36.1倍,開店商家的數量增加16.3倍。
在流量變現階段,最常見的方式是短視頻平臺和電商聯姻。2019年全國直播電商總規模也達到了4400億,可以預見電商業務有望成為字節營收增長的“第二曲線”。
其實,流量是做好電商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唯一條件。快抖都從內容起家,缺乏電商基因和供應鏈能力,封殺外鏈雖然占據了流量的高地,但好像也在“自斷后路”。
事實上:快手電商是封殺了淘系和拼多多的外鏈,早在今年6月就與京東達成供應鏈的深度合作,彌補了供應鏈的缺陷;而抖音此次僅在直播間取消了第三方鏈接,短視頻帶貨仍可以合作。最大限度的把流量抓在自己手里。
總結來說,快抖不再滿足于做一個導流平臺,通過發展自建電商獲得更多主動權,摸索自身業務的新版圖。
經此變革,國內市場逐漸形成了流量電商與新電商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二者的模式也有顯著區別。
在流量端,傳統的流量電商依靠流量采購批發來完成獲客,紅利散盡必然面臨焦慮,如淘系、蘇寧和京東等;而新電商依靠算法推薦和社交場景為用戶創造了新的購物體驗,因此,也解決了流量問題,如拼多多、快手和抖音。
流量電商以貨為中心,核心目標是為了運營和出售商品,所以強調對商家、商品和消費者的絕對控制;而新電商則是以人為中心,核心目標是滿足消費需求,所以強調與用戶的互動。
而快抖布局電商,頭號競爭對手是淘系,拼多多是為數不多的未受影響的電商平臺。
在流量上,淘寶直播的流量和商家流量正在向快手轉移;在商家端,抖音主打的品牌商品同樣是天貓的重要領域。
拼多多崛起的因素之一是社交場景,已經先于快抖。社交的兩大優勢在于:覆蓋更廣的人群和自帶傳播效應。早在2015年,拼多多就通過微信,在缺乏數據支持的前提下以人觸達人,給用戶推送合適的商品。如今,拼多多APP累計下載量已經超過淘寶、京東之和,利用“拼小圈”等玩法,逐漸脫離了對微信的依賴。
2020年拼多多的用戶數規模比肩淘系——截至今年二季度:平臺年活躍買家數達6.83億,同比增長41%,一年凈增2億;平臺活躍買家平均年消費額達到1857元,較上年同期的1467.5元增長了27%。
可以說,拼多多也站在了流量上游,快抖很難限制拼多多。
在PC時代,淘系電商通過搜索引導消費成為了國內規模第一大的電商,并將地位延續至今。不過,隨著移動時代的到來,內容為王的流量遷徙讓流量電商腹背受敵。
流量是做電商的門票,所以行業發展趨勢必然是依賴“流量批發”的傳統電商和傳統互聯網模式,被依靠算法、社交為基礎模式的新一代互聯網企業所迭代。
QuestMobile最新的9月互聯網報告數據顯示,新電商拼多多的月均使用時長已經超越淘寶,這還是建立在拼多多只有一個主APP,沒有支付寶、餓了么、高德地圖、UC瀏覽器導流的情況下。而在短視頻等領域,則體現在抖音APP日活用戶數已經超過6億,徹底超越微博等傳統內容平臺。
傳統流量電商之所以會在移動時代掉隊,是因為其缺乏獲取流量的能力,以“貨”為中心的本質是流量倒賣的生意。所以在快抖自建電商后,遭到更大威脅。
具體來說:其一,前端缺乏獨立獲取流量的能力,主要依靠大量批發。以易趣網與淘寶網早期的商業競爭為例,主要是廣告投放競爭,易趣網壟斷了各大門戶網站廣告,而淘寶網則覆蓋了中小論壇的廣告,實質上是爭奪“流量批發”的渠道。當當網與京東網早期的競爭,亦是一個道理。
后期,這一模式演化出了導購網站和導購APP的興起,包括返利網、蘑菇街、美麗說等等,都是通過各類內容、社區等形式獲取流量,再將流量販賣給阿里電商體系換取利潤。
其二,傳統電商以“貨”為中心,平臺的首要目標是提高流量的轉化成交率。
流量批發的基本模式導致傳統電商的流量成本相對較高,因此,傳統電商需要不斷提高流量轉化效率,讓用戶不斷買買買。
這也注定了傳統流量電商是“以貨為主”,而不是“以人為主”,平臺的規則和玩法主要是為了提高用戶的轉化效率、創造更多交易訂單。
最后,從盈利模式看,流量電商生意本質上是流量的倒買倒賣,售賣的是“用戶轉化交易”的能力,因此,會出現搜索競價排名等產品,進而形成“線上商業房地產”模式。
如今,各個領域,都不再是流量和渠道為王,而是用戶和內容為王。“淘”建立在源源不斷的流量基礎上,“拼”則依賴用戶主動性,因此后者才代表未來。
拼多多的崛起、快抖自建電商,站在行業的上游改寫了競爭格局,傳統電商正面臨流量焦慮,呈現出“拼迭代淘”、“刷迭代搜”的演化規律。
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10%關稅,對跨境電商的巨大沖擊
983 閱讀白犀牛副總裁王瀚基:無人配送帶來了哪些機遇與挑戰?
729 閱讀SCOR模型:數字化時代供應鏈管理的航海圖
759 閱讀快遞人2025愿望清單:漲派費、少罰款、交社保......
718 閱讀京東物流北京區25年331大件DC承運商招標
635 閱讀春節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19億件
516 閱讀1月27日-2月2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517 閱讀暖心護航春節返程,順豐確保每一份滿滿當當的心意與牽掛新鮮抵達!
462 閱讀2025年1月20日-1月26日全國物流保通保暢運行情況
422 閱讀“朝令夕改”!美國郵政恢復接收中國包裹
394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